關于中科院預警期刊的一點思考!
2021年12月31日,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分區表團隊發布了2021年度《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試行) 》。
正值21年最后一天發布,給本來很happy的一天加上了一些灰色的元素——得知這個消息,想必會有一些作者懊悔發了xxxx期刊吧。
今天來談談小編對于中科院預警期刊的一些看法(僅代表個人觀點)。
什么是中科院預警期刊?
預警期刊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團隊發布的,主要目的是從期刊評價角度推進中國科研良好生態的建設。預警期刊從2020年末首次公布,到2021年12月已經是第二版了。最新的中科院預警期刊名單如下:
中科院預警主要是三個等級,預警風險依次減弱。高風險預警旨在抑制學術不端,像什么論文工廠出的文章比較多的刊物,最好不發。
中風險預警旨在促進學術傳播以及優化科研經費使用,這個對于國家來說確實是需要管控的,一篇sci的版面費動輒1-2W人民幣,一個作者發一篇1-2萬,十個作者發一篇就是10-20W,人民幣外流不是什么好現象,特別是作為版面費外匯,與我國所倡導的把論文發在祖國大地也是相違背的,小編看來,中風險預警不用擔心:出版商不是公益機構,不會免費給作者出文章的,既然想要發高級別的刊物,也要接收其版面費的收取,當然,這里并不是鼓勵發“給錢就能發”的刊物。
低風險預警主要是說大體量期刊發文量激增的問題。其實這個稍微有點不太科學,像本次預警的幾個刊物里,有的是新入選sci的,肯定會收稿量劇增,這如何作為評判刊物好壞的標準呢?假設當一個刊物是普刊的時候,我們發文的意愿在10%;那么當它升級成為核心期刊,人們的發文意愿可能會達到100%(如果方向符合并且有能力發文章)。如此,其發文量必然會激增的。
中科院預警期刊的效用?
雖然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強調了預警名單僅僅旨在“提醒科研人員審慎選擇成果發表平臺、提示出版機構強化期刊質量管理。期刊預警不是論文評價,更不是否定預警期刊發表的每項成果?!?/span>
但是鑒于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在國內科研院所中的巨大影響力,這個預警在國內高校還是引起了很大的波動,2021年一整年陸陸續續一直有高校在相應比積極出具更符合自己校情的預警期刊。
2022年還能發預警期刊嗎?這就會涉及到中科院預計期刊的效用問題了——
中科院到底是根據什么標準指定的這份名單?這些雜志又是出現了什么問題被中科院盯上的?中科院預警名單有強制作用嗎?
據中科院文獻情報中心分區表2022年1月18日的公眾號推文來看,中科院采用專家咨詢方式建立評價維度和指標,并給予客觀數據確定預警期刊。但是此標準并未對外公布。而其標準也是有待商榷。我們都知道,sci是國外評價的一個目錄,并且是頻繁更新的。而中國并沒有一個相對科學的評價機制,在這樣的背景下,為了把sci更科學更符合國情的引入中國,有了中科院分區,如果留意的話,可以觀察到中科院分區相較于jcr分區來說存在明顯的滯后性。試想:目錄都不是自己評的,更新也不及時,其劃分預警的方案又是否可行呢?
如果深入探究中科院預警的對象,就會發現一定的規律。低級預警是大體量期刊發文激增警告,確實近些年來中國是發國際刊物的一個大頭,2018-2020年甚至一度超過美國。
中國人為什么這么熱衷于發sci呢,真的有那么多論文需要發嗎?學術界,評職稱的,結項的,畢業的……太多人需要發核心了,但是國內的核心要求單位職稱,限制專業方向,難度太大。如果乖乖發中文核心,50歲都難以評上副高吧?!于是就會有人把目光放到國際上,sci刊物沒有單位限制,只看文章質量(甚至有的也不看質量),相對好發一些。在之后一傳十十傳百,sci能夠畢業評職稱就成了眾所周知的捷徑,引發越來越多的人發國外的刊物。
此后的發展,我們就從發國際刊物的大頭變成了“冤大頭”,也就是為什么中科院會有一個中級預警。中級預警主要是針對論文處理費不合理。當發sci的國人越來越多,就給國外的出版商營造出了一個商機,我們會發現,有的sci雜志對中國人格外友好,投稿難度很低。但同時帶來的是人民幣流向國外的一個情況,這肯定是政府不愿意看到的。特別是科研經費管理部門,早些年一篇sci能獎勵五萬八萬,但是其獎勵的成果卻不一定是優質的,能解決重大科學問題的高質量成果,這無疑是病態的。
再嚴重一點的,因為sci好發,但是國人英文水平/學術水平有限,催生了一大群論文工廠。在三個預警的級別中,最高級的預警就是學術不端,也可以看出,在學術界,人民幣外流可以容忍,但是學術不端是嚴格禁止的。
綜上,如果非要給預警的期刊來個總評價:低中級預警可以少量發,高級預警一定不要發!
有點跑題了,說回中科院預警本身。
中科院的預警更像是在為官方解憂,但是卻沒有一個強制性的作用。中科院預警,防大體量論文,防人民幣外流,也防學術不端,更符合國家學術界的主流動態。但是中科院的預警卻沒有一個平臺可以查到。sci最權威查詢機構是Web of science,這個數據庫里能查doi,能查wos,就是不會顯示中科院預警這幾個字;雜志社官網更不會出現預警了,甚至他們連認都不會認的,中國的評選機構憑什么、有什么能力去評價國外最權威的刊物呢;再說國內比較認可的檢索報告,依然不會出現預警的字樣。
但是在目前來說,中科院預警確實給了我們一個警示:發sci不能盲目發,要慎重!
題外話
最近經常有作者來問,中科院預警的期刊到底能不能發?
對于這個問題,小編也側面了解了一下,中科院預警只在某些高校比較認可。比如在某中部地區,全省范圍內,只有一個211高校是認可中科院分區的,而這個高校正好也是中科院的重點項目支持。所謂“食君之祿,忠君之事”,大家都懂的。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