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教學法在應用型土木工程專業中的教學應用
摘要:三本院校定位于注重傳授學生理論的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和專業技術能力,增加學生的專業技能。它的培養方式通常側重于應用型教學,這對三本院校里土木工程這一工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無疑指明了方向。實踐教學法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提出的,它是工學教學模式在土木工程專業上的具體應用。實踐教學法就是要突破傳統本科的教學方法,提高動手解決問題能力,切實做到“教、學、做”三合一。
關鍵詞:應用型;土木工程;實踐教學法;教學應用
1. 引言
三本院校的人才培養定位有別于普通本科院校,總的來說有質的不同,三本院校側重于能力應用,以培養實踐型人才為導向,而普通本科則兼顧培養研究型人才。我國三本院校發展至今已有十余個年頭,它的培養方式也一直在不斷探討摸索中前進。工學這一學科類型通常以培養解決實際工程問題有別于其他學科類型。同普通本科院校相比較而言,三本院校而言通常都存在招收優秀學生難的問題。而工科又特別需要學生有良好的理科基礎,因此如果按照普通本科院校培養工科人才的方式來應用于三本院校工科人才的培養,效果必然是不理想。因此探索適合三本院校工科人才培養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反觀國外有德國的“雙元制”、英國的“三明治”、美國的“合作教育”等工學教育模式且較為成熟,國內也一直致力于三本院校工學教學模式的探討實踐。實踐教學法[1]正是在工學教學模式的背景下提出的,是工學教學模式在具體專業上的具體應用。
2. 現行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模式
與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土木工程專業的三本教育要求人才培養更貼近生產實際,在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更要使學生掌握未來所從事職業應具備的崗位能力,包括專業技能、方法能力和職業道德等[2]。這一定位決定了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下的實踐教學法應是三本院校的教育特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國家積極倡導并大力推行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各學校已不同程度地進行了改革和探索,形成了靈活多樣、各具特色的局面,但由于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還不夠成熟、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產業結構特點不同等原因,從整體運行情況來看,仍然存在很多不可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影響了三本院校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主要問題有教學模式落后;實驗實訓條件較差,實踐訓練水平低下;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持續發展缺乏動力;在實施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過程中普遍存在“結而不合”的現象。
3. 實踐教學法在土木工程專業教學應用
傳統教學方法,只注重教師講授,學生聽課,信息傳遞是單向的。實踐教學法把學生作為教學中心,以實際工程實踐為媒介,調動學生在教學中的主觀能動作用,培養學生在面對案例時思考內力和解決問題的內力,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活動是互動式的,在此過程中,把需要應用的專業知識得以傳授。此外,考慮到土木工程專業的專業性質,提出實踐教學法來改善工學教學模式中存在的問題,使工程實例走進課堂,貫穿始終,顛覆傳統教學模式,重過程、重質量,將各門課程的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生產、技術服務融于一體,即使有不同教師講授,也能保證教學和學習效果,師生雙方可邊教、邊學、邊做,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突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專業技能的培養。
實踐教學法是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技能要求為依據,以培養學生實際能力為目標,在實踐教學中加強過程管理和質量監控,建立以能力考核為核心、以過程考核為重點的考核評價體系,使學生在真實的實踐中形成就業所需的職業技能。學生一畢業就具有強競爭力,經過短暫熟悉環境就能勝任相關崗位,為企業培養新人節約了時間和費用。綜合表達就是:以實踐引導確立目標,激發熱情;以實踐需求增強理論學習的主動性;以實踐實踐受益終身;以實踐經歷幫助順利就業。
實踐教學法就是要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建設特色教學方法,以幾個或者多個有特點有代表性的實踐、大工程作為教學背景,譬如:框架結構、高層建筑結構、筒中筒結構、鋼混結構、玻璃幕墻及橋梁結構等。以這些有代表性的結構、材料等實踐帶動教學,在課程開展之前,將實踐對應的需求擺在學生面前,鼓勵學生自學、提前學。每門課程的課程設計都必須緊密結合目標實踐,在每課程結束之后就必須為實踐做一些工作,完成實踐中的一些工作,目標就應該接近一步。以實踐統一多種實踐環節,教師以導師形式全程跟蹤,課程設計完成功能驗證設計,暑期實訓完成部分功能設計,團隊內部分工合作,提倡自我管理,畢業設計完成實踐原形設計,按實踐設計說明書格式撰寫設計報告。
具體的教學思路是在幾實踐資料健全的情況下,從大一學習建筑制圖和CAD開始就以這些工程實例為主帶動教學,始終貫穿于各個學期的教學學習中一直至到完成畢業設計,讓學生從開學伊始就認識到所學專業,形成整體系統的概念,繼而使教學和學習簡單有效,達到教學目的。隨著教學和學生的學習進度的深入,讓學生對工程實踐的策劃、預算、設計、招投標、施工、管理等一系列實踐有關的專業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了解、掌握,在這樣的寬平臺、多口徑的學習條件下,讓知識變得簡單易學,學生就業后通過簡單培訓即可上手。一來對學生學習負責,二來培養的學生能夠得到社會的認可,提高就業率,三來為經濟建設培養了高級人才,提高了學校知名度,促進學校建設發展。
4. 總結
利用實踐教學法,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改進現行的工學結合培養模式,建設特色教學,激發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與能動性,制定土木工程專業新入學學生的培養計劃,使學習和工程實踐零距離緊密結合,切實做到了“教、學、做”三合一,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分析問題和動手能力,逐漸形成創新意識,突出教學效果。最終,使學生畢業時專業素質過硬,增強就業競爭力,為社會經濟發展做出應用的貢獻。
參考文獻:
[1]. 魯道夫·普法伊賽爾.實踐教學的理論與實踐[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
[2]. 許強,來堯靜,張萍.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實施途徑[J].江蘇高教,2009,(2):95-97.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