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鍛壓技術》雜志 月刊 金屬學、金屬工藝類北大核心期刊 CSCD期刊
《鍛壓技術》1958年創刊,由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主管,北京機電研究所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學會主辦。全國鍛壓行業會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國際刊號:ISSN1000-3940,國內刊號:CN11-1942/TG,廣告許可證:京海工商廣字第0012號,國內郵發代號:2-322,國外郵發代號:BM5549。
刊名:鍛壓技術
Forging & Stamping Technology
主辦:北京機電研究所;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塑性工程分會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語種:中文;
開本:大16開
ISSN:1000-3940
CN:11-1942/TG
郵發代號:2-322
歷史沿革:
現用刊名:鍛壓技術
創刊時間:1958
該刊被以下數據庫收錄:
CA 化學文摘(美)(2014)
JST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日)(2013)
Pж(AJ) 文摘雜志(俄)(2014)
CSCD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來源期刊(2015-2016年度)(含擴展版)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
中文核心期刊(2011)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主要欄目:
鍛造、板料成形、特種成形、摩擦與潤滑、鍛壓設備、模具技術、信息
收錄情況: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北京大學)、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CSCD)、中國科技期刊引證報告(CJCR,核心板)、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文摘數據庫(核心板,CSAD-C)、中國學術期刊文摘數據庫(英文版)、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中國知網、萬方數字化期刊群、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美國化學文摘(CA)、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數據庫(JST)、俄羅斯文摘雜志(AJ)等。
辦刊宗旨:
理論聯系實際,普及與提高相結合,為促進學術交流服務,為促進金屬塑性加工行業技術進步、提高產品質量和企業經濟服務。
主要報道:
金屬塑性成形(鍛壓)的新理論、新工藝、新設備,模具設計與制造技術、加熱技術、摩擦與潤滑、測試技術、計算機應用、標準等方面的科研成果、現場經驗、實驗研究、技術革新、綜述、專題講座及最新行業信息等。
讀者對象:
金屬塑性成形(鍛壓)領域的科研、設計、生產部門的工程技術人員、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工人,以及大專院校的師生等。
投稿要求:
(1)摘要選用小5號字,正文選用5號字,單倍行距;頁面設置選用A4紙,上下左右頁邊距均選用2 cm。
(2)格式(按下列順序排列,要求內容齊全)
● 論文的中文題目(不超過30字)、作者姓名、單位的全稱(應包括院、系、科室等二級單位)、省名、城市名、郵政編碼;作者人數不超過6人,作者所屬單位不要超過3個。
● 中文摘要:約300字,主要表達文章中有創新意義的內容,應含有研究的問題、過程和方法、結果、結論4個層次;摘要中不要重復題目中已經表述過的信息,也不使用評論性語言。
● 中文關鍵詞(3~5個),中圖分類號1~2個(參見《中國圖書館分類法(第四版)》一書)。
● 論文的英文題目、作者姓名(如Zhang Yahong)、單位的全稱(不得用縮寫,應包括院、系、科室等二級單位)、城市名、郵政編碼、國家名。
● 英文摘要:務必與中文摘要完全對應;摘要中涉及文章研究、闡述、設計、試驗等內容時宜選用過去時、被動語態撰寫(例如:A die was designed¼¼ ),結果、結論宜選用一般現在時撰寫(例如:The results show that¼¼),不要使用“The paper studies¼¼ ”或“The author studies¼¼”這類語句。
● 英文關鍵詞(3~5個),要求與中文關鍵詞完全對應。
● 首頁頁腳需注明以下內容:
收稿日期:年-月-日(例如:2007-01-01);修訂日期:此項可空缺,由編輯部填寫
基金項目:省部以上基金資助項目及批準號(此項非常重要,請勿遺漏)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學位,職稱
通訊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別,學位,職稱(第一作者不是通訊作者時,請增加此項。)
● 正文的“引言”部分不編號,亦不列出“引言”二字,直接陳述即可;一級標題用“1,2,¼¼”排序;二級標題用“1.1,1.2,¼¼,2.1,2.2,¼¼排序;三級標題用“1.1.1,1.1.2,¼¼”排序。
● 圖片、表格、公式、定理等的序號均要按其在正文中引用的順序,分別用阿拉伯數字順序編碼,例如:圖1、圖2¼¼,表1、表2¼¼ 。
● 圖片、表格應隨文給出,先見文后見圖、表。
● 圖題(包括(a)、(b)等分圖題)、表題要求同時用中、英文標注。
● 照片或灰度圖應反差適當,鮮明可見;金相照片放大倍數均用比例尺表示,如 5 μm 。
● 雙欄排圖片的寬度應控制在7 cm左右;通欄排圖片寬度應控制在16 cm左右。
● 表格使用三線表,必要時可加橫線,但一般不得有豎線;表格的寬度最好設計成25個漢字(相當于48個字符)以內;表中所有文字一律左齊。
● 公式后應當注明公式中各符號的含義。
● 計量單位一律采用法定計量單位(國際單位制)。
● 參考文獻應按其在正文中被引用的順序依次列出(在正文中引用處務必用“[序號]”標注);列出的參考文獻應是重要的、近期的、已正式發表的文獻資料,每篇論文應列出10篇以上參考文獻;作者不多于3個的姓名全部寫出,多于3個的,余者用“,等(,et al)”表示;無論中外署名、一律姓(首字大寫)先名后(例如:Zhang Y H)。
原文為非英文的參考文獻,需要同時用英文著錄。
格式如下:
[1] 期刊 文章作者.論文題目 [J].刊名,出版年,卷號(期號):起頁碼-終頁碼.
[2] 專著 作者.書名(英文實詞首字大寫)[M].版本.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3] 譯著 作者.書名(英文實詞首字大寫)[M].譯者,譯.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
[4] 論文集 論文作者.論文題目 [A].論文集編者.論文集名(英文實詞首字大寫)[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5] 技術報告 作者.論文題目(英文實詞首字大寫)[R].地名:責任單位,出版年.
[6] 學位論文 作者.論文題目(英文實詞首字大寫)[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年份.
[7] 專利文獻 專利申請者或所有者.專利題名[P].專利國別:專利號.公告日期或公開日期(如,2008-02-03).
[8] 技術標準 標準號,標準名稱[S].
[9] 在線文獻 作者.論文題目[EB/OL].獲取和訪問路徑http:// ¼,發表或更新日期(如,2008-02-03).
[10] 光盤文獻(數據庫) 作者.論文題目[DB/C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欄目分類
- 1《教學與管理》旬刊 教育類 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版)
- 2《短篇小說》雜志 旬刊 文學類 中文核心期刊(2012年)
- 3《中國編輯》雜志 雙月刊 編輯出版類中文核心期刊(2017版)
- 4《電影藝術》雜志 雙月刊 影視文學類北大核心期刊 CSSCI南大核心期刊(含擴展版)
- 5《電影文學》雜志 半月刊 文學類電影類中文核心期刊(2017年版)
- 6《中國廣播電視學刊》雜志 月刊 電視新聞類中文核心期刊(2014版)
- 7《包裝工程》雜志 半月刊 一般工業技術類期刊 CSCD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14版)
- 8《當代電視》雜志 月刊 電視藝術類 CSSCI擴展
- 9《當代教育科學》雜志(64頁) 半月刊 教育類中文核心期刊(2017版)
- 10《中國成人教育》雜志 半月刊 教育類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