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ERP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運用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現市場競爭的壓力不斷增加,為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取得有利地位,企業就需要不斷提高自身市場競爭力,而這就要求企業改善現有的經營管理方式。ERP技術是現多數企業在實施經營管理過程當中所采取的現代信息化技術,ERP技術的運用有效提高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加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促進了企業的信息化發展。
1.ERP技術概述
1.1ERP技術的基本概念
ERP,全稱“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即企業資源計劃系統,是指對企業所有資源實施綜合資源平衡及系統優化管理。ERP起源于20世紀末的美國,是一種先進的企業管理模式,其以信息技術為基礎,以系統化的管理思想為導向,為企業決策層及員工提供了一個用于決策運行的管理平臺[1],也是企業在現代化信息社會得以持續發展的基礎。ERP技術集現代化科學信息技術與先進企業管理思想為一體,融合了生產、人事、供銷、財務等,使企業各方面資源得以調配和平衡,為企業決策提供了客觀依據,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取得優勢地位。
1.2ERP技術的特征
ERP技術是一種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同時也體現著先進的企業管理思想,其特征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體現企業計劃的統一性及可行性。利用ERP技術所建立的ERP管理系統涵蓋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各方面情況,體現了企業經營管理的整體計劃與思想,并將這些計劃與思想貫穿于整個系統當中,體現著企業計劃的統一性和可行性。
第二,管理規范性。ERP系統改善了企業原有的管理模式,將原有的手工管理模式逐步轉變為現代化的自動化管理模式,且對企業業務流程進行了優化,重新融合了企業各部門信息,有效避免了傳統手工管理的隨意性。此外,ERP系統還利用先進企業管理思想與知識實現了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
第三,信息共享性。ERP技術綜合了計算機技術、現代化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等,通過ERP技術所建立的ERP系統也具各種技術優勢。企業各部門可通過ERP系統共享各類信息,避免了傳統的因信息傳達不及時或失真等情況,導致企業管理困難的情況,實現了各部門的透明化工作,提高了各部門的工作效率。
第四,數據準確且權威。ERP系統是一個自動化管理系統,其可自動生成各類報表、預估結果等,可有效避免人工計算所產生的誤差,提高了數據的準確性,也體現了數據的權威性。同時ERP系統還可通過系統功能限制企業成本,并為企業成本的控制提供事前及事中控制。
第五,績效動態應變性。ERP系統可為企業提供各類先進企業管理信息,為企業的決策提供客觀依據,且在運行的過程當中,還可為企業提供動態監控管理績效變化報表,使企業管理人員能及時發現并解決企業相關問題。
第六,集成化。ERP系統可統一管理企業的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實現企業“供應鏈”的集成化管理,并對企業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進行及時調整及優化配置。
第七,統一資金流與物流。ERP系統可實現企業部門的信息聯動,以協調各部門業務,優化配置企業各方面資源,以加快企業資金流及物流的周轉速度,從而更好地實現內部控制,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及效率。
2.ERP技術在企業管理中的具體運用
2.1運用于企業的采購過程
企業采購是企業運營支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企業的生產成本及最終經濟效益。傳統企業采購需先進行市場調查,再經比對分析后再決定供應商。但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部分原材料的價格可能會發生很大變化,在這種情況下,采購部門就需重新進行市場調查,并調整生產計劃,而且還需隨時對企業庫存材料進行盤點,這極大地增加了企業的人力、物力及財力消耗,有些時候因市場環境變化太快,可能加大人力、物力及財力投入也無法保證材料的價格及采購數量,而原材料的采購不合理會直接影響生產部門的正常運行,若原材料不足,生產就難以持續進行下去;若原材料積壓,又會加大倉庫負擔,加大企業的管理成本。而利用ERP技術建立采購管理系統,可將材料生產及采購信息進行集成,采購部門可迅速獲取材料價格及數量的變化,并及時作出反映,調整采購計劃,同時還可了解企業現有的原材料庫存情況,便于采購部門對庫存材料進行控制。據相關研究表明,運用ERP系統可使企業的生產加工采購期提前縮短至少50%,同時可使企業的總庫存降低40%左右,這非常有利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2]。如某供電公司,在推廣使用ERP技術之后,企業內部基本已自動形成了一體化的資產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設備資產自規劃、設計、采購、建設至運行、維護,再到最后的退役、報廢,各部門均非常重視資產管理的各個環節,使得企業設備的國內采購周期由原來的10天縮短至現在的3天,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企業的生產周期。
2.2運用于企業的財務運作管理當中
財務是企業的核心,企業各部門的運營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持,財務部門的運作管理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升級企業的運作管理水平。以往企業的財務記賬主要采取人工記、人工算的方式,財務人員的工作負擔較重,且要求妥善保管原始憑證、登記人員需嚴格試算,作出初步財務報表之后還需主管審核簽字,并做好相應的報表分類,企業財務運作流程較為復雜。而運用ERP技術可有效解決上述問題。ERP財務管理系統可自動核算財務數據并實現數據共享,無需人工手動計算或謄寫數據總表,且ERP財務管理系統會自動生成相應的財務報表,既減輕了財務人員的工作負擔,同時也保證了數據的準確性,有利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據相關研究表明,運用ERP系統不僅可減少企業的財管管理人員,而且還可降低企業庫存、縮短企業采購期,從而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為企業節約更多再生資金,為企業規模的擴大提供有力的資金支持。如某企業在應用ERP技術之后,通過ERP系統建立了企業內部資產管理統一平臺,保證了資產信息的真實性和有效性,有效滿足了財務管理人員對資產管理流程中的自身需求,財務管理人員可清楚、直觀地了解到相應資產的使用折舊情況,在進行核算時可更加準確客觀,提高了企業對資產的管理效率。最終,企業的資金周轉次數提高至原來的1-3倍,庫存資金則降低了15%-40%[3],加強了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減少了企業的資金風險,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處有利地位。
2.3運用于企業的產品生產流程當中
一般地,傳統生產企業的產品生產流程基本是:首先,由市場部門實施市場調查與統計,初步估計產品的訂單量;其次,由銷售部門對產品訂單量進行分析,并預估產品的銷售量;再次,經一系列審核與批準后,將審核結果傳至生產部門,生產部門依相關數據指標實施生產;最后,銷售部門將生產部門所生產的產品進行銷售。整個產品的生產流程相對復雜,所耗費的時間較長,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企業的生產成本。而在引入ERP技術之后,企業可通過建立相應的ERP信息管理系統以改善當前的產品生產線。ERP信息管理系統具信息共享和聯動性,各部門可在系統當中分享自己所調查到的信息。如,市場部門可通過ERP信息管理系統將市場調查的統計結果直接傳輸至銷售部門,銷售部門在進行必要的分析后即可同時傳遞至采購、生產及配送部門,采購部門可及時采購生產所需相關原材料,生產部門則可事先做好產品生產準備,而配送部門則可提前安排配送任務,采取“一切以訂單為中心”的產品生產模式,實現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同步進行作業,有效提高產品的生產效率。
3.結語
總而言之,ERP技術是現代企業實施經營管理過程當中所使用的重要技術之一,ERP技術的運用不僅有利提高企業的運行效率,而且還可規范企業的基礎管理,同時還能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改善企業的經營管理模式,從而促進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企業應充分發揮ERP技術的優勢,實現企業各部門的內部控制,優化配置企業各方面資源,以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當中處不敗之地。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