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SCI、SSCI、EI……的前世今生
做學術的搞不懂SCI、SSCI、EI……這些家伙就真的太對不起自己了,在內行人眼中,你不知道這些,就好像是一個孩子搞不明白“爸爸的媽媽叫什么”。既然話說到這里了,就來做個小科普吧!
鑒于這個知識體系的復雜、龐大,我們就以家族關系為喻,盤點SCI、SSCI、EI……的前世今生。
前言:
話說盤古開天地之后的第N年,世界上有兩大家族悄然壯大,它們在數據庫領域頗有建樹,形成二足分立之勢。這兩大家族分別是“愛思唯爾”和“湯森路透”。
愛思唯爾這個家族的歷史比較悠久,大概可以追溯到十六世紀,荷蘭出版商愛思唯爾創辦了一家小型出版公司。300年后,一個名叫羅伯茨的繼承他的學術出版傳統,從事學術作品出版和國際傳播工作,并用愛思唯爾的名字給公司命名。
1999年,愛思唯爾收購美國工程信息公司(Ei)。從那以后,愛思唯爾憑借EI成為數據庫領域的不倒翁,值得注意的是,EI是中國從海外引進的第一個文獻數據庫。
和愛思唯爾家族不同,湯森路透家族成立時間較晚,但是非常之龐大,家族內又有4個大分支,各司其職,平行辦公。
湯森路透是由湯姆森公司和路透社合并而成的,2008年正式誕生,從事信息服務工作。
這是大家族的基本情況,附上一張圖表,下面我們再慢慢說~(這張圖將會貫穿我們這個思路)
一、愛思唯爾家族
愛思唯爾是以出版著稱的家族,他主辦的有EI檢索。
EI的中文名稱是“工程索引”,主要收錄工程技術領域的重要文獻。EI最大的優點是被每個國家都認可,是全球核心。
“EI”就好比外國人的姓氏,它這一房有三個兄弟:EI核心收錄、非核心收錄(Pageone收錄)、會議論文。但是在2009年的時候,非核心收錄這一支破落,EI不再有核心與非核心之分。
EI目前只有EI期刊(JA類型)和EI會議(CA類型),在評職稱的時候,JA類型檔次會高于EI類型。
EI兄弟倆主攻動力、電工、電子、土建、水利等工程方向,所謂術業有專攻,EI錄用的文章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
同時,兄弟倆也是非常勤勞的,具體表現在EI每月出版1期,文摘1.3萬至1.4萬條,每期都附有主題索引與作者索引,另外每年還出版年卷本和年度索引。它具有綜合性強、資料來源廣、地理覆蓋面廣、報道量大、報道質量高、權威性強、檢索方便等特點。
但是有一點,EI不收錄純基礎理論方面的論文。
二、湯森路透家族
看上面的圖表就知道湯森路透家族有多么龐大了!
早在20世紀初,湯森路透家族就已經有了三個分支,分別為科學引文索引(SCI)、社會科學索引(SSCI)和藝術與人文引文索引(A&HCI)。說通俗一點,一個主管文科一個主管理科,還有一個小妹比較偏向文藝風。
到了2008年,湯森路透家族多了一個分支,專注于會議論文的檢索。與EI不同的是,湯森路透的“會議錄”記載的更加全面,包含文理兩類,分別為科學技術會議錄索引(CPCI-S)和社會與人文科學會議錄索引(CPCI-SSH)。
又過了三年,湯森路透家族再添干將,大家長推出了兩類圖書引文索引數據庫,即科學圖書引文索引(BKCU-S)和社會與人文圖書引文索引(BKCI-SSH)。
以上這些數據庫共同組成了Web of Science 核心引文數據庫,使得其核心數據庫涵蓋了各學科領域的雜志、會議錄和圖書索引。
至此,湯森路透家族已經完全成熟!
▌ SCI
SCI 又叫科學引文索引,是由美國科學信息研究所創建、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獻檢索工具。
這里有一個誤區,SCI ≠ Science ≠ 期刊,很多人都認為SCI 或者SSCI等是一本期刊,這個觀點明顯是錯的。SCI是期刊的檢索工具,就好比知網一樣,收錄了許多期刊文章。
它本身有一套嚴格的選刊標準和評估程序,憑借這一套標準選出來的期刊都是質量高、權威性強的期刊,因此被它檢索的論文可以代表當時有關領域的先進水平,這也是SCI被請上神壇的重要原因。
但是SCI有點“偏科”,它主要收錄的主要是科技期刊,包括數、理、化、農、林、醫、生命科學、天文、地理、環境、材料、工程技術等自然科學。
它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它不但收錄文獻的作者、題目、源期刊、摘要、關鍵詞,以及出版信息等,而且還收錄每篇論文引用文獻的信息,建立了引文索引。
這樣一來,SCI不僅可以從文獻引證的角度評估文章的學術價值,還可以迅速方便地組建研究課題的參考文獻網絡。
▌ SSCI
SSCI是SCI的姊妹篇,上面說過湯森路透家族有明確的分工方向,既然SCI 已經囊括了自然科學的范疇,所以SSCI就只能在剩下的領域里劃分自己的勢力范圍。
它將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社會科學論文納入自己的保護范圍,內容主要涵蓋人類學、法律、經濟、歷史、地理、心理學等55個領域。收錄文獻類型包括: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討論,社論,人物自傳,書信等。
有一個話題很有意思,說:SSCI和SCI哪個更難發一點?
相信看到這里你就應該知道答案了。
SSCI和SCI本身就是不同領域的,可以說你的文章要么發SCI,要么發SSCI,不可能被兩個同時檢索,所以完全沒有可比性。
看了這篇文章,以后應該不會有人再問這種問題吧?!
▌ A&HCI
相較于SCI、SSCI收錄的期刊,A&HCI就好像是下凡的仙女,它全名“藝術與人文科學引文索引”,聽上去就是富有藝術氣息,不食人間煙火。
在家族內部,A&HCI雖然不爭不搶,鮮為人知,但是它和SCI是同一個級別的,遇到相關資源,最好搶先發表論文。
為什么呢?
A&HCI主打文藝體育等方向,這個方向的期刊在國內寥寥可數,更別說相關方向的核心期刊了。況且人多粥少,想發論文更是難上加難。
拿“音樂”這一學科來講,國內能被知網收錄的只有54本期刊,雙核的期刊只有6本,
北大核心期刊有4本,南核最少,只有2本,其他的都是普刊,這個數量對于音樂方向的作者就太不友好了。
但是有A&HCI資源就好說了,本身就是搞藝術的,一下子就拓展了人文學科的可選擇性,關鍵在于級別夠格!
所以,遇到A&HCI,一定要拿下它。(PS:才不會告訴你,我這有A&HCI的資源,哈哈)
▌ CPCI
CPCI是會議錄,包括兩大分支CPCI-S(科學技術會議錄)和CPCI-SSH(社會與人文科學會議錄),就相當于SSCI和SCI的區別,只不過它主管的是會議論文,而非期刊。在國際上,它和EI會議共同檢索會議相關期刊及論文。
別看CPCI的出場順序靠后,人家可是湯森路透家族的元老級人物,1990年在創建SCI的時候就有了CPCI。
后來在2008年10月Web of Science全新升級中,CPCI收購了ISTP(科技會議錄索引),與SCIE, SSCI, A&HCI共同形成了一道獨特的“引文索引”風景線。
▌ BKCI
BKCI用的比較少,這里稍微做一下介紹。
BKCI是湯森路透在2005年推出的圖書引文索引數據庫,即科學圖書引文索引(BKCI-S)和社會與人文圖書引文索引(BKCI-SSH),它和SCI、SSCI、A&HCI、CPCI共同組成了Web of Science核心引文數據庫,使得其核心數據庫涵蓋了各學科領域的雜志、會議錄、圖書索引。
小結:
愛思唯爾和湯森路透在數據庫方面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愛思唯爾偏向于工程技術類,但是它的檢索非常方便。湯森路透的分科比較多,涵蓋全面,而且相互之間不存在交叉部分。可以說,一本期刊、一篇論文,它可能被SCI和EI同時檢索,但是絕對不可能被湯森路透家族內的兩個分類同時檢索。
基于這種關系,西方的數據庫傳到國內,又衍生出了不同的檢索系統。
比如在國內,SSCI和A&HCI合并演化為CSSCI,通俗來講就是文科大類。而理科則是由EI源刊和SCI演化過來的。
三、核心期刊
數據庫是從西方興起的,引入中國時根據國內的學術情況作了一些改變。在這里我們仍然以國內的說法(即核心期刊)來講。
核心期刊主要是指某學科的主要期刊,一般所含專業情報信息量大,質量高,能夠代表專業學科發展水平并受到本學科讀者重視的專業期刊。
在我國一般根據以下原則來測定:
(一)載文量(即刊載本學科的文獻量)多的期刊;
(二)被二次文獻摘錄量大的期刊;
(三)被讀者引用次數多的期刊。
目前,國內有7大核心期刊(或來源期刊)遴選體系,我們只講其中三種,即北核、南核以及CSCD期刊。
▌ CSCD
知識體系可以分成兩大部分,其中,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部分是人文、社會科學體系,另外一部分則是社會科學體系。
在中國,CSCD 負責的即是科學領域,相當于國外的EI和SCI,非常巧的是,CSCD被譽為“中國的SCI”。
它的全名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創建于1989年,是我國第一個引文數據庫,老大哥一般的存在,主要收錄我國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學、地學等領域的期刊。
(下面的話都是廢話了,主要夸一夸CSCD,吹吹彩虹屁)
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內容豐富、結構科學、數據準確。系統除具備一般的檢索功能外,還提供新型的索引關系——引文索引,使用該功能,用戶可迅速從數百萬條引文中查詢到某篇科技文獻被引用的詳細情況,還可以從一篇早期的重要文獻或著者姓名入手,檢索到一批近期發表的相關文獻,對交叉學科和新學科的發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因為中國科學引文數據庫具有建庫歷史最為悠久、專業性強、數據準確規范、檢索方式多樣、完整、方便等特點,自提供使用以來,深受用戶好評,所以被譽為“中國的SCI ”。
CSCD主攻科學方面,那么社會科學、人文科學領域呢?
▌ CSSCI
有心的人回留意到,為什么CSSCI和SSCI長得這么像呢?難道有什么淵源?
沒錯,CSSCI = SSCI + A&HCI ,主管人文社科類期刊。
再說的明白點,CSSCI 約等于 SSCI,“C”指的是中國(China),即CSSCI就是引入到中國的SSCI。
CSSCI是南京大學研制的,屬于國家、教育部重點研究項目,2000年結束相關工作。這項成果填補了我國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空白,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CSSCI分為源刊和擴展版。CSSCI源刊就是普遍所說的CSSCI,或者南大核心,這是各大高校普遍認可的,比北核還高了一個檔次。
至于C擴,有的學校認可,有的學校不認可。認可的學校里面,有的將它看做和C刊一個級別,有的認為它和北核水平相當,也有的介于兩者中間。
如果評職稱發論文的話,一定要先搞明白自己單位的文件要求。
▌ 北大核心/中文核心
小編剛剛開始接觸這些東西的時候,還鬧了一個大烏龍。把南大核心標注成了中文核心,當時想的是南核和北核都是核心,又都是中國的,應該都是中文核心吧。現在想想真的是太小白了。
北大核心和CSCD、CSSCI架構不太相似。后兩者從文獻之間的引證關系上揭示學科的發展走向,而北核是在深入研究核心期刊評價理論和方法的基礎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選出并收錄論文數量較多,文摘率、引文率、讀者利用率相對高,在本學科學術水平較高、影響力較大的期刊。
上面的這段話可能看不太懂,關于中國的期刊,你只要知道:
C刊= CSCD > C擴> = 北核
我覺得應該是講清楚了,如果你還是不明白,歡迎私聊探討。或者您在發論文的時候,提前說清楚您的要求,我們會給你推薦最合適的期刊級別。
用我們的專業為您提供優質服務,驕傲!
(完)
欄目分類
- 期刊被核心剔除后,為了重回核心,能有多拼?
- 能獨立發C刊的人并不希望C刊被取消......或者說應該取消的不是C刊,而是不合理的審稿、約稿、發文制度,相反應該增加c刊才是!
- 第一次見這種審稿流程——論文收稿后直接到退稿??!為什么沒有中間的流程啊,是告訴我不用等了,后面會直接退稿嗎?
- 年中,我總結了2025年論文發表的三大誤區,唯期刊、唯時間、唯價格。針對新時期論文發表,我會給出全新的發表策略,進來看~
- 警惕!新型評職稱論文發表騙局產生,已有萬人入局!
- 第一次知道省級期刊下面還有市級期刊,長見識!但是評職稱發論文時,到底能不能發市級期刊呢?求問……
- 法學博士、法學教師,想發核心期刊論文,你就看這幾個刊物啊!比著仿寫,雖然要求高一些,但是相對好發,聽我的,準能錄!
- 學校對導一作博二作的論文不認定為畢業條件!這屆碩博生,更難了!如今發文難度恐怖如斯!
- 剛剛!最新版2024 JCR更新!經常發的(好發SSCI)期刊影響因子有不同程度漲幅!
- 大學教授退而不休,活躍一線,持續擠占C資源,到底是生命不息,發文不止,還是應該適時讓賢?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