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升C擴之后,還不死心,大量約稿,想要升C!
C刊編輯每天打開郵箱,看到堆積如山的稿件,頭皮發麻。
某期刊編輯直接大手一揮:“今年必須沖進C刊!大家把手頭存稿都放一放,先給x教授排期。”
(*以上場景為情景演繹,切勿當真!)
當前核心期刊的約稿現象可以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一些期刊升完C擴后還不滿足,下一步要瞄準的是國內核心天花板CSSCI。一方面,許多期刊為了沖擊更高的評級(比如C刊),瘋狂約稿,尤其是向學術“大佬”或知名團隊傾斜資源。這些期刊為了快速提升影響因子,往往優先發表那些已經有較高學術地位的研究者的論文,這樣做的后果是,青年學者的投稿被一再推遲甚至擱置。
另一方面,一些核心期刊開始意識到過度依賴“學術大佬”的弊端,比如論文同質化、創新性不足,甚至學術不端等問題頻發,最后因學術不端或質量問題被撤稿,導致期刊的聲譽受到影響。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期刊意識到,青年學者的研究往往更具創新性和活力,能夠為學術界注入新鮮血液。因此,部分期刊開始主動調整策略。
《中國電視》2024年10月發布“新銳作者計劃”征稿函,為年齡在40歲以下的從事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研究的青年學者創造發刊機會。
《青年研究》2025年發布擴版公告。從2025年1期起,頁碼由此前的100頁調整為200頁,每期文章由此前的7篇擴展至10篇。
《史學月刊》公眾平臺發布2024年度在讀碩博、在站博士后(第一作者)發文統計數據,教授的發文占比達到30.9%,副教授、講師等青年學者發文占比接近70%
南京大學聯合發布首批191家“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也被親切地稱為“青友刊”。
在開幕式上,會議發布了“青年學者友好期刊名單”。(中評社 林艷攝)
種種跡象表明,青年學者想要在學術圈立足,生存不易,但有轉機。上面這些轉變就像早高峰地鐵里突然空出的座位,讓苦苦等待的人看到了希望。
2025,青年學者發文可能會更有機會。不管是推出“青年學者友好期刊”,還是公開發布青年學者發文占比,總之,這種轉變對青年學者來說無疑是一個積極的信號。雖然目前學術圈的競爭依然激烈,但隨著期刊對青年學者的重視程度逐漸提高,2025年可能會成為青年學者發文的“窗口期”。對于那些堅持深耕研究領域、注重學術質量的青年學者來說,機會正在慢慢向他們傾斜。
總之,青年學者想要在學術圈立足,雖然前路不易,但曙光已現。關鍵在于保持耐心,持續產出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同時抓住期刊政策調整帶來的新機遇。學術圈的風向正在變化,青年學者的春天或許就在不遠處。
欄目分類
- 期刊被核心剔除后,為了重回核心,能有多拼?
- 能獨立發C刊的人并不希望C刊被取消......或者說應該取消的不是C刊,而是不合理的審稿、約稿、發文制度,相反應該增加c刊才是!
- 第一次見這種審稿流程——論文收稿后直接到退稿??!為什么沒有中間的流程啊,是告訴我不用等了,后面會直接退稿嗎?
- 年中,我總結了2025年論文發表的三大誤區,唯期刊、唯時間、唯價格。針對新時期論文發表,我會給出全新的發表策略,進來看~
- 警惕!新型評職稱論文發表騙局產生,已有萬人入局!
- 第一次知道省級期刊下面還有市級期刊,長見識!但是評職稱發論文時,到底能不能發市級期刊呢?求問……
- 法學博士、法學教師,想發核心期刊論文,你就看這幾個刊物啊!比著仿寫,雖然要求高一些,但是相對好發,聽我的,準能錄!
- 學校對導一作博二作的論文不認定為畢業條件!這屆碩博生,更難了!如今發文難度恐怖如斯!
- 剛剛!最新版2024 JCR更新!經常發的(好發SSCI)期刊影響因子有不同程度漲幅!
- 大學教授退而不休,活躍一線,持續擠占C資源,到底是生命不息,發文不止,還是應該適時讓賢?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