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心事實:如果你想發表核心期刊論文,你必須保證手里有10篇論文在滾動投稿!
“天下之事,總是困于想,而破于行。與其畏畏縮縮、猶豫不決,不妨讓自己先行動起來。前行路上,答案自然會慢慢呈現。
不是不允許一稿多投嘛,那我就十篇論文同時投稿!這樣保持10篇在投,就能確??傆?-4篇進入高水平期刊。
全面出擊,總有那么幾篇能錄用!從提高投稿效率來看,這樣的做無疑是有著諸多好處的。以往單篇投稿時,一旦陷入漫長的審稿周期,那么整個發表的進度就會被嚴重拖慢。如果這個時候,一篇論文進入漫長等待期,但手里仍有其他論文在不同的期刊正在推進。那么看似一篇論文被拖慢,但是整體的效率是大幅提升的。
長達兩年時間的初審
從發表幾率來說,滾動投稿也是大大增加了論文發表的機會。眾所周知,不同期刊有著不同的定位,風格和受眾群體。尤其是核心期刊,對風格的把控往往是很嚴格的。而且其實現在的投稿環境,每投出去一篇文章,就像是每天免費領一張彩票一樣,對結果完全不能把握。而將十篇論文投向多個期刊,就像是撒下一張大網,擴大了論文與合適期刊的“匹配”概率。就比如,期刊 A 可能更注重理論深度,期刊 B 或許更青睞實證研究,而當多篇論文同時投稿時,總有一篇能契合某個期刊的“口味”。
滾動投稿,可以保證學術成果的持續輸出。即便是大牛也會遭到論文拒稿,更何況是普通人,拒稿簡直是家常便飯。每次拒稿,就像是精心準備一場告白,但是對方看都沒看,就說“對不起,你不是我喜歡的類型?!?/span>
拒稿的次數多了,人也就麻木了。但是這中間卻會存才相當長的一段學術“空窗期”。科研人的時間就這么耗費在了無盡的投稿拒稿當中。而同時準備多篇論文投稿,這篇被拒了,但沒關系,另一篇已經進入外審了。
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保證學術成果的持續輸出,而且還能有效緩解科研人的心理壓力。不再將全部希望寄托于單篇論文,多線程的投稿模式分散了等待的焦慮。能夠將被拒稿的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仍在評審的論文上,始終保持積極的心態。
在當前的投稿大環境下,這種滾動投稿的模式幾乎成了科研人的“救命稻草”。隨著博士擴招,越來越多的人涌入學術領域,同一領域內競爭愈發激烈,有限的版面和學術資源要面對海量論文的競爭,發表難度直線上升。同時,為了保證期刊的學術質量和聲譽,審稿流程愈發嚴格,增加審稿人數量、提高審稿標準、采用更嚴謹的審稿程序等,都使得論文發表周期變長。此外,學術評價體系的改革對論文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從投稿格式到寫作規范,再到研究創新性,每一項都要做到盡善盡美。在這樣的重重壓力下,滾動投稿成為科研人應對困境的無奈之舉,也是積極之策。它讓科研人在這場艱難的投稿之戰中,多了幾分勝算,多了一絲希望,為學術成果的及時發表保駕護航。
欄目分類
- 評職稱,還能認可出書副主編嗎?備案的副主編和不備案的副主編有什么區別?關于出書副主編,看這篇就夠了~
- 期刊被核心剔除后,為了重回核心,能有多拼?
- 能獨立發C刊的人并不希望C刊被取消......或者說應該取消的不是C刊,而是不合理的審稿、約稿、發文制度,相反應該增加c刊才是!
- 第一次見這種審稿流程——論文收稿后直接到退稿??!為什么沒有中間的流程啊,是告訴我不用等了,后面會直接退稿嗎?
- 年中,我總結了2025年論文發表的三大誤區,唯期刊、唯時間、唯價格。針對新時期論文發表,我會給出全新的發表策略,進來看~
- 警惕!新型評職稱論文發表騙局產生,已有萬人入局!
- 第一次知道省級期刊下面還有市級期刊,長見識!但是評職稱發論文時,到底能不能發市級期刊呢?求問……
- 法學博士、法學教師,想發核心期刊論文,你就看這幾個刊物??!比著仿寫,雖然要求高一些,但是相對好發,聽我的,準能錄!
- 學校對導一作博二作的論文不認定為畢業條件!這屆碩博生,更難了!如今發文難度恐怖如斯!
- 剛剛!最新版2024 JCR更新!經常發的(好發SSCI)期刊影響因子有不同程度漲幅!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