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期刊為什么都有兩個ISSN號,一個ISSN和一個eISSN,到底有什么區別?評職稱填資料寫哪個?
今天咱們來聊一個讓很多科研人頭疼的小問題——國際期刊的ISSN號。
我的作者在填報職稱材料的時候問我,“我看期刊官網有ISSN,和eISSN兩個,我該填哪個信息呢?”你是不是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呢?
什么是ISSN?
ISSN是“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的縮寫,即“國際標準刊號”。其目的是使世界上每一種不同題名、不同版本的連續出版物都有一個國際性的唯一代碼標識。通俗點說,就是期刊的身份證,存在唯一獨立性,不會有兩個不一樣的期刊擁有同一套ISSN的這種情況。 采用ISSN編碼系統的出版物有:期刊、雜志和其他系列出版物。ISSN號會出現在印刷版期刊的版權信息中,例如—— 原則上,ISSN具有唯一性,當連續出版物題名(例如刊名)發生改變,應視為另行發行一種新的連續出版物,必須另行分配一個ISSN號。 在個別情況下,ISSN也會寫作PISSN,代表的是print-ISSN,印刷版的刊號,出版后可以正常出具紙質刊物。 什么是eISSN?
EISSN是Electronic電子版期刊的編號, 如期刊同時出版出版印刷版和電子版,就會有一個ISSN,和一個EISSN。不同形式出版就需要不同的ISSN號,即紙質出版,就必須有Print ISSN, 電子出版,就需要Electronic ISSN,有的期刊只有電子版,所以只有EISSN號。
另外作者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你發的國際普刊,只有Eissn,那么你是拿不到紙質樣刊的,EISSN是電子刊號,不能印書,不能郵寄樣刊。
評職稱材料中寫ISSN還是eISSN?
其實國內大部分單位對ISSN和eISSN并沒有嚴格區分,填一個即可。如果實在拿不準的話,教你個小技巧:把兩個都寫上,標注清楚哪個是印刷版哪個是電子版,這樣絕對萬無一失!
其實,小編覺得,ISSN還是eISSN對作者來說,意義不是很大,我們在使用中無需特別進行區分。
但是ISSN和eISSN對于出版社來說就比較重要,如果把ISSN和eISSN填寫錯誤,那么將會是比較致命的。舉個栗子,當國外期刊需要被中國知網收錄時,需要給知網工作人員提交材料,如果不慎把紙質出版的ISSN填寫到eISSN的位置,是比較麻煩的,可能會影響后續的收錄和出版。
欄目分類
- 期刊被核心剔除后,為了重回核心,能有多拼?
- 能獨立發C刊的人并不希望C刊被取消......或者說應該取消的不是C刊,而是不合理的審稿、約稿、發文制度,相反應該增加c刊才是!
- 第一次見這種審稿流程——論文收稿后直接到退稿??!為什么沒有中間的流程啊,是告訴我不用等了,后面會直接退稿嗎?
- 年中,我總結了2025年論文發表的三大誤區,唯期刊、唯時間、唯價格。針對新時期論文發表,我會給出全新的發表策略,進來看~
- 警惕!新型評職稱論文發表騙局產生,已有萬人入局!
- 第一次知道省級期刊下面還有市級期刊,長見識!但是評職稱發論文時,到底能不能發市級期刊呢?求問……
- 法學博士、法學教師,想發核心期刊論文,你就看這幾個刊物啊!比著仿寫,雖然要求高一些,但是相對好發,聽我的,準能錄!
- 學校對導一作博二作的論文不認定為畢業條件!這屆碩博生,更難了!如今發文難度恐怖如斯!
- 剛剛!最新版2024 JCR更新!經常發的(好發SSCI)期刊影響因子有不同程度漲幅!
- 大學教授退而不休,活躍一線,持續擠占C資源,到底是生命不息,發文不止,還是應該適時讓賢?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