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稿人現身說法:少寫:“構建、格局、機制”這種詞;多寫“多寫路徑、措施。”才能提高錄用率!
審稿人經常在審稿過程中遇到一類讓人頭疼的論文。這些論文的標題往往包含“構建XX理論體系”“創新XX發展格局”“探索XX作用機制”等宏大表述,每次看到這樣的題目,審稿人就忍不住嘆氣:這些詞聽起來高大上,但往往內容空洞,根本經不起推敲,最終的結果也只有一個,就是拒稿。接下來這篇文章將站在審稿人的角度,來和大家聊聊哪些選題和寫作習慣最容易導致拒稿,以及怎么調整才能讓論文更容易被錄用。
1.為什么“構建、格局、機制”這類詞容易踩雷?
首先,得明白一點,編輯和審稿人最怕看到的就是“空有論文軀殼,卻無實質內容”的論文。比如《構建新時代數字化轉型的理論體系》《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經濟新格局研究》這種標題,乍一看挺唬人,但仔細一想:全是模糊概念,沒有可操作的內容。不知道你究竟要研究什么?具體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結論是什么?
審稿人看到這種題目,第一反應就是:“作者是不是自己都沒想清楚?”因為“構建”“格局”“機制”這些詞太寬泛了,很難在單篇論文里真正說透。更可怕的是,很多作者寫著寫著就跑偏了,開頭說要“構建理論”,結果通篇都在泛泛而談,既沒有數據支撐,也沒有邏輯嚴密的論證,最后審稿人只能無奈給個“缺乏實質性貢獻”的拒稿意見。
所以,與其追求“宏大敘事”,不如聚焦具體問題。舉個例子,這個《構建智慧城市治理機制》題目一看就讓人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不知道作者究竟要從哪些方面來說,如果改成《智慧城市建設中的數據共享困境及破解路徑》,這樣一來審稿人一看就知道你要解決什么問題,怎么解決。
2.審稿人到底喜歡看什么樣的選題?
既然編輯不喜歡:“構建、格局、機制”這一類的題目,那什么樣的題目更容易受到編輯青睞呢?小編和社內編輯聊天,發現他們最喜歡的是問題具體、方法清晰、結論有用的論文。
簡單來說,就是能讓審稿人快速看懂你的這篇文章的研究價值。
舉個例子,同樣是研究“鄉村振興”,A論文的題目是《鄉村振興戰略下的農村發展新格局》,B論文的題目是《電商直播對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的促進作用——基于XX縣的案例分析》。你覺得哪篇更容易過審?顯然是B,因為它聚焦一個具體現象(電商直播),采用明確的方法(案例研究),而且結論可以直接指導實踐(怎么用直播助農)。
所以,大家在選題時一定要記住:“小切口,深挖掘”比“大框架,淺分析”更有競爭力。與其泛泛討論“機制”“格局”,不如老老實實研究一個具體問題,給出可操作的“路徑”或“措施”,這樣審稿人才會覺得你的論文有實際價值,而不是在湊字數。
3.內容上如何避免“空泛”呢?不妨試試這3個技巧
光有好選題還不夠,寫作方式也很關鍵。很多作者的問題在于,喜歡用抽象詞匯包裝簡單內容,結果把論文寫得像政府工作報告,讀起來又累又沒信息量。作為審稿人,給大家幾個實用建議:
(1)少說“是什么”,多說“怎么辦”
比如,不要寫“本文探討了數字化轉型的機制”(這等于啥也沒說),而是寫“本文提出了三種提高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功率的具體措施”。審稿人更關心你怎么解決問題,而不是你怎么定義問題。
(2)用數據或案例代替空泛論述
如果你寫“構建XX理論”,審稿人肯定會問:“證據呢?”但如果你寫“基于100家企業的調研數據,我們發現XX因素對YY有顯著影響”,說服力就強多了。能用數據說話的地方,千萬別靠形容詞堆砌。
(3)把“機制”拆解成“變量關系”
很多作者愛寫“本文揭示了XX的作用機制”,但機制到底是什么?是A影響B,還是C調節D?不如直接寫“本文驗證了A通過B對C產生正向影響”,這樣邏輯更清晰,審稿人也更容易認可你的貢獻。
說到底,審稿人拒稿的核心原因就一個:論文沒提供有價值的新知識。而“構建、格局、機制”這類詞之所以危險,就是因為它們容易掩蓋內容的空洞。相反,“路徑、措施、實證”這些詞能逼著作者思考:我的研究到底能解決什么實際問題?
所以寫論文的時候,這三個問題一定要搞清楚
我的研究問題足夠具體嗎?(能不能用一句話說清楚?)
我的方法能真正回答這個問題嗎?(數據、案例、實驗是否支撐?)
我的結論對讀者有用嗎?(是泛泛而談,還是能指導實踐?)
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你的論文離錄用就不遠了!
欄目分類
- 期刊被核心剔除后,為了重回核心,能有多拼?
- 能獨立發C刊的人并不希望C刊被取消......或者說應該取消的不是C刊,而是不合理的審稿、約稿、發文制度,相反應該增加c刊才是!
- 第一次見這種審稿流程——論文收稿后直接到退稿??!為什么沒有中間的流程啊,是告訴我不用等了,后面會直接退稿嗎?
- 年中,我總結了2025年論文發表的三大誤區,唯期刊、唯時間、唯價格。針對新時期論文發表,我會給出全新的發表策略,進來看~
- 警惕!新型評職稱論文發表騙局產生,已有萬人入局!
- 第一次知道省級期刊下面還有市級期刊,長見識!但是評職稱發論文時,到底能不能發市級期刊呢?求問……
- 法學博士、法學教師,想發核心期刊論文,你就看這幾個刊物啊!比著仿寫,雖然要求高一些,但是相對好發,聽我的,準能錄!
- 學校對導一作博二作的論文不認定為畢業條件!這屆碩博生,更難了!如今發文難度恐怖如斯!
- 剛剛!最新版2024 JCR更新!經常發的(好發SSCI)期刊影響因子有不同程度漲幅!
- 大學教授退而不休,活躍一線,持續擠占C資源,到底是生命不息,發文不止,還是應該適時讓賢?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