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新《電影法》對偷漏瞞報票房的立法措施與監管
中國電影市場近十幾年發展迅速,成績斐然,許多國產電影的高票房十分受人矚目。而許多高票房在背后卻被曝光存在偷漏瞞報票房的現象,讓各界開始討論起此種現象的不良影響,并呼吁加緊對電影產業及政府出臺相關的立法措施。
2016年11月7日,業界人士眾望所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以下簡稱:新《電影法》)正式公布,并且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新《電影法》中首次對偷漏瞞報票房現象給出了明確規定和處罰措施,備受期待。但這項新法是否能夠有效地遏制偷漏瞞報票房的現象,也成為公眾關注的一個問題。
一、偷漏瞞報票房現象出現的背景
(一)偷瞞漏報票房的概念
“票房”指電影、戲劇等因賣票而獲得的經濟效益,電影票房現今也成為電影自身的一種評判方式,許多媒體和大眾喜歡把票房高的電影視作當下熱門片。所以,票房一直是各大電影人士關注的話題。偷漏瞞報票房是電影產業中“偷梁換柱”的一種行為,即電影票和電影不對應,擅自換票根從而給別部電影增票房的現象。同時,此現象還包括謊報或偽造票房的情況,甚至會擴張到票房與賣品之間的數據調換。
(二)偷瞞漏報票房的表現
隨著大眾的經濟實力和對娛樂要求的提高,電影市場也在日漸豐富。截至2016年11月30日,2016年內地票房已達414.14億,比去年同比增長17.86億,增幅2.1%,2016年全年上映新片444部,觀影總人次達12.46億人次。電影市場的巨大利益讓許多電影公司與影院對票房分成動起了手腳。
由于之前沒有成文法律禁止,許多被偷票房的電影只能喊冤無處申,2014年7月,韓寒處女作電影《后會無期》被《小時代》偷票房,成為近幾年內最為公眾所知的電影界丑聞之一。與此同時,BOX OFFICE MOJO全球權威票房網站更是對電影《捉妖記》發表聲明稱“因沒有準確來源,不再提供中國電影市場票房數據”。2015年來,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通過曝光臺,陸續曝光了12批共計72家嚴重違規電影院,可見電影行業近年來追名逐利偷瞞漏報票房的現象十分嚴重。
(三)偷瞞漏報票房的原因
電影公司為了自身電影的票房成績好看,發行方會選擇跟影院協商,以多給一些分成為條件要求影院偷票房或偽造票房。作為影院,它們為發行方偷瞞漏報票房即可得到一定的經濟提成,所以當沒有法律約束時,很多小影院會選擇鉆這個空子,偷取蠅頭小利。
再者,電影的補貼制度也助長了票房泡沫化、虛高化的趨勢,讓部分中國電影公司會主動去偽造票房,掩蓋電影受眾的真實購買力,人為地抬高電影的影響力和知名度。
(四)偷瞞漏報票房的影響
中國的電影產業作為文化的支柱產業,對大眾有著深遠影響。偷瞞漏報票房體現的是我國電影市場追名逐利的不良狀態,重量不重質量,重名不重道德。這些虛假票房不僅忽略了電影本身的質量,而且人為地破壞了市場秩序,從而形成電影市場的惡性競爭,造成中國票房虛高泡沫化的結果,對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產生不良影響,不利于建立健康良好的文化環境,亟待解決。
二、新電影法對偷漏瞞報票房現象的措施分析
(一)新電影法對偷漏瞞報票房的處理措施
在2011年11月公布的《電影法(草案)》中,此草案就已經把“嚴禁虛構票房”放在其法律條例之中向社會征求意見。2016年11月7日,業界人士眾望所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正式公布,并且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新《電影法》的終稿中有多條涉及偷瞞漏報票房現象的處理方式。新《電影法》第五章第五十一條規定,對制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的行為,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它從電影經濟收入的角度從源頭阻止了電影產業的違規現象。罰款及停業吊銷許可證都是可以直接打擊違規企業經營的行為,能夠很有效地讓企業意識到偷瞞漏報票房行為的風險,從而做到不敢犯,不會犯。
與此同時,新《電影法》第三章第三十四條對電影的放映和發行進行了規定,讓電影院不得采取制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觀眾,擾亂電影市場秩序。此項法律是從預防的角度,以影院為著力點進行整治,讓偷瞞漏報票房得益者之一的影院無從下手。影院是直接面對觀眾的組織,也是銜接電影發行方的重要一環,作為偷瞞漏報票房的長期間接得益者,只有影院拒絕分一杯羹才能讓違法發行商無處發放電影,從而無處取得非法收入,從出口處遏制偷瞞漏報票房的行為發生。
規范電影相關企業的同時也要做好執法人員的監督工作。在法律執行方面,新《電影法》也有相關要求:第五章第五十五條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提出明確執法要求,對違反本法規定,或者不履行監督責任,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相關監管機構及人員,依法給予處分。這一條例對執法和監管機構進行了法制規范,從側面加強了對偷瞞漏報票房不良行為的查處力度。只有當我國有關部門公正執法,嚴謹排查違法企業,企業才會嚴于律己,影院也會拒絕同流合污,廣大觀眾也會認識到電影市場的問題從而主動去參與協助執法。
(二)立法對偷瞞漏報票房現象的影響
偷瞞漏報票房的現象是近幾年中國電影市場畸形發展的一個表現,市場太過求利而喪失市場秩序。新《電影法》從現代法治精神的角度出發,以“法律責任”為基點,盡可能地貼近電影產業發展實際,對現今中國電影市場做出調整,使之符合健康方向,規范市場規則,讓偷瞞漏報票房明確在法律范圍外,使之成為真正的違法行為。
偷瞞漏報票房是很多電影公司壟斷競爭的方式之一。新《電影法》作為法律是既有約束性又有保護性、既有強制性又有建設性的,它的存在可以打破部分電影壟斷的局面,也可以以法律條例為基準,區分開壟斷與正常競爭,對電影行業的經營做出相應要求,劃清范圍,讓電影人能良性競爭但卻不出格。
新《電影法》的確立終于讓中國電影產業“有法可依”,正式規范化、法治化,為中國電影產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以法律的手段禁止偷瞞漏報票房等不良行為的出現。
三、對我國偷漏瞞報票房現象的建議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影市場在文化產業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但產業不規范化導致的問題也是逐漸增多。外國一些國家已經對偷瞞漏報票房現象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規整,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我國新《電影法》雖然對偷瞞漏報票房現象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和處罰方式,但仍有待完善之處。
(一)監管部門透明化,增設檢舉制度
首先,新《電影法》中對監管部門及電影相關產業的工作人員的介紹并不明確,票房出了問題誰來管,誰負責沒有清楚明示,這樣會出現延遲執法、不執法、發現問題無處報案的現象,非常不利于電影市場的監管。所以監管部門就需要做到公開化和透明化,提高執法效率。再者,檢舉制度也達到有效監管的作用,而且會使監管更有力度和效果,公民也會更加關心中國電影產業的良性發展。意大利1949年出臺的電影保護法中就有對國家部門強制管制電影市場的案例,并且日本對于電影市場的嚴格監管也是良好地優化了本國電影的市場環境。所以監管力度對政策的施行十分重要,監管部門及相應的檢舉制度也勢在必行。
(二)票房核實方式規范化
同時,電影票房的核實方式應該更加規范化,對加盟電影院線的電影院,提出應當安裝符合國家標準的計算機售票系統的要求,使得售票系統管理能夠正規化、公正化。在對浙江326家違反新《電影法》的影院查處中,主管部門人員至少發現了20種偷瞞漏報票房行為。中國電影市場沒有一個官方的票房統計系統,從而讓違規者鉆到了空子,利用自己的程序、有許多漏洞的程序和無官方監管的程序去偽造票房人為篡改數據。在這一方面有關部門可以參考美國Rentrak公司的票房監控系統和韓國韓國電影票務信息系統(KOBIS),美國的票房監控系統讓制作方在觀眾購票5秒后即可跟蹤到數據,時間、地域、院線等數據,這樣既能供制作方、發行方實時查看電影的市場表現,又基本杜絕了虛假數據等人為操縱的弊端,做到票務系統的透明化與詳細化,方便電影方統計自身數據,也利于公平公正公開地執法監管。與此同時,票務系統還要做到較高的普及率,這樣才能杜絕全國范圍的偷瞞漏報票房現象,也讓數據更加準確,一舉兩得。
電影票房的核實除了引進計算機系統外,監管部門定期的檢查與人為抽查核實也是必要的。在企業自身不愿守法的時候,計算機系統的弊端就出現了,它無法控制人為行為,做不到有效監督。而有關部門工作人員的檢查就能夠做到檢出人為問題,并給予相應的處罰措施。這能夠讓電影相關產業產生警惕性,平常也會主動做好自身的核實工作。
(三)企業自身提高素養
規范有自律和他律之分,法律屬于他律性規范體系,而道德則是自律性規范的范圍了。從道德的角度來說,行業自律也是必不可少的環節。電影公司及相關企業需要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和道德素養,把社會效益融入電影產業之中。當整個行業的道德素養提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偷瞞漏報票房這種行為自然而然會消失,而一旦發生同類行為,違法的企業也會被同行所不恥與排斥,無法在行業內立足。這樣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電影市場自身的環境會越來越健康。所以說,只有電影企業主動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中國電影和文化市場才能構建一個和諧良好的發展環境。
.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