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媒評論題材的傾向性——基于人民網“人民時評”專欄的內容分析
在信息時代,人人擁有麥克風,每個人都成為了新聞信息的發布者、傳播者和評論者。而在眾多的聲音中,輿論的正確引導尤為重要,作為中共中央機關報、作為主流媒體排頭兵,人民網“人民時評”專欄的創辦無疑在新的媒體格局中具有標志性意義。它圍繞輿論關注的焦點、百姓關心的熱點發表評論,評述權威、有力、語言明快、犀利,具有極強的沖擊力和感染力,因而點擊率最高,轉載率最高,網友反饋率最高。
一、研究方法和樣本采集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取內容分析法。所謂內容分析,是指對具體的大眾傳播媒介的訊息,尤其是針對文字形式的報紙或雜志內容所做分析,是一種客觀的、定量的、有系統和量化并做一描述的研究方法。
(二)樣本與分析單位
目標媒體的選定:本研究課題以人民網“人民時評”專欄為目標
時間范圍及樣本的選定:2017年9月1日——2018年8月31日為期一年發表在人民日報“人民時評”上的評論為整體。每個月隨機選取4篇文章作為樣本。
抽到的樣本數量:12x4=48(篇)
內容分析以篇為單位,將每篇評論依據以下四項指標進行分類與編碼。
四項指標分別是:
1.選題類型:政治、經濟、社會、科教文衛。
2.性質功用類型:解說型、論戰型、鼓舞型、批評型。
3.價值判斷傾向:肯定態度、中性態度、否定態度。
4.涉及對象:黨政機關、企業、民眾、其他
二、樣本分析
(一)評論的選題類型:政治、經濟、社會、科教文衛。
選題類型 政治 經濟 社會 科教文衛
數量(篇) 7 4 22 15
百分比 14.5% 8.3% 45.8% 31.2%
表1:“人民時評”樣本選題類型統計分析
經過數據分析在所抽取的48篇樣本中,政治類評論有7篇,經濟類評論有4篇,社會類評論有22篇,科教文衛類評論有15篇。政治評論中主要是針對政策、黨建工作的評論,例如《以不懈反腐換來朗朗乾坤》《讓八項規定激蕩新氣象》;經濟評論中主要指向國家經濟及國有企業等,例如《讓實體經濟壯筋骨上臺階》《以現代化經濟體系跨越關口》;社會類評論涵蓋了各種社會熱點話題,例如《“通訊錄里的父母”怎樣養老》《讓惜才成為發展的氣質》;科教文衛類評論主要包括科學、教育、文化、衛生等等。
根據表1我們可以看到,在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這一年內,“人民時評”選取評論的題材主要偏向于社會方面,占據樣本總量的45.8%。其中社會方面的評論內容又可以分為醫療保險、養老問題、生態環境等方面。由此我們可以分析出“人民時評”欄目主要關注社會問題,并且內容多與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其次,科教文衛類評論占據樣本總量的31.2%,大部分內容與教育、文化相關,對學生群體、教育改革等方面給予了極大的關注。
(二)評論的性質功用類型:解說型、論戰型、鼓舞型、批評型。
性質功用 解說型 論戰型 鼓舞型 批評型
數量(篇) 19 4 16 9
百分比 39.6% 8.3% 33.3% 18.8%
表2:“人民時評”樣本評論的性質功用統計分析
在抽取的48篇樣本中,共有解說型評論19篇,占39.6%;論戰型評論4篇,占8.3%;鼓舞型評論16篇,占33.3%;批評型評論9篇,占18.8%。
從上表可以分析出,“人民時評”欄目中的評論性質最多的是解說型評論,其次是鼓舞型評論,如《中國好人,凝聚奮進力量》。這表現了作為國家黨媒的官方網站依然以正面積極地評論為主,解說有關國家政策改革,社會現象,讓讀者更好的了解某些政策與改革對我們平民百姓的影響,積極適應新時代的變化。
其中在政治選題的7篇評論有5篇評論性質功用屬于鼓舞型,經濟選題4篇評論中有3篇評論性質功用屬于解說型;22篇社會選題中各個評論功用類型都有涉及;15篇科教文衛評論中解說型評論占據一半的比例。具體如下圖所示:
評論性質 評論選題 政治(7) 經濟(4) 社會(22) 科教文衛(15)
解說型(19) 2 3 7 7
論戰型(4) 0 0 3 1
鼓舞型(16) 5 1 7 3
批評型(9) 0 0 5 4
表3:“人民時評”樣本評論的性質功用與選題類型交叉統計分析
通過對“人民時評”樣本的評本選題與性質交叉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針對政治、經濟方面的事實多是解說與鼓舞傾向,為受眾解答困惑,而對于紛繁復雜并與大眾息息相關的社會、科教文衛等方面的新聞評論是建立在對客觀事實的分析與深入思考的基礎上,以事件的正面意義為切入點,以鼓舞型與解說型評論為主,但不局限于此,評論還力求通過說理論戰來引導受眾、批評社會中存在的問題希望得以解決。
(三)按照評論涉及對象分類:黨政機關、企業、民眾、其他
涉及對象 黨政機關 企業 民眾 其他
樣本數量 3 4 22 19
百分比 6.3% 8.3% 45.8% 39.6%
表5:“人民時評”樣本評論的涉及對象統計分析
根據以上圖表,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人民時評”欄目中我們所抽樣的所有評論的對象涉及到了政黨機關、政府人員(包含在政黨機關里)、企業、普通民眾等,而且有將近一半的評論涉及到民眾,恰恰說明評論的側重點在于關心平民的生活。
三、結論
本文通過對人民網“人民時評”專欄進行個案研究,抽樣選取 48篇時評文章為樣本,從選題、文評論性質、價值判斷傾向、涉及對象等角度進行內容分析,深入剖析“人民時評”欄目評論的選題、價值態度等方面的傾向性,得出以下結論:
(一)“人民時評”欄目的選題題材更多是社會類型,并且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評論集中關注社會百態,聚焦平凡的生活現象,體現時評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價值。例如《抗癌藥零關稅,用開放保民生》《別讓外賣騎手“拿生命送餐”》等這些評論都表現了“人民時評”對社會民眾的關注,大到社會,小到個人,這也必定是“人民時評”欄目影響力,傳播力之大的原因所在,心系人民,傳遞主流聲音。
(二)“人民時評”欄目作為黨報的新媒體平臺,充分繼承了黨報的評論特征,評論的性質多是解說與鼓舞型評論。對于政治經濟類的新聞評論,從社會主義建設的大局出發,在熱點問題中準確的把握形勢,精準的預見事物的發展方向,并能提出全局性、建設性和指導性的意見。如《建造品牌強國,我們在路上》《讓法治與改革相得益彰》站在較高的層面闡釋政策與改革,積極鼓舞與引導。
(三)作為主流媒體的評論欄目,不僅僅是黨和國家喉舌,更是普通民眾的發聲筒。在評論中涉及到的人物對象有近一半的普通民眾。作為輿論的風向標引領人民群眾了解國家政黨政策,關懷個人,關注生活。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