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大數據環境下的企業審計研究
隨著大數據信息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的發展,通過數據得出來的結論和經驗往往更有指導意義,給企業帶來了更大的經濟效益。我國為了更好促進信息技術和我國產業的有機結合,頒布了《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各個行業要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將行業發展和互聯網技術有機結合起來,共同促進行業快速的發展。
基于大數據驅動的企業審計模式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時代發展,更好地滿足新時代對于審計工作提出來的新要求,它比傳統的基于風險導向的財務審計模式更有優勢,是目前快速發展的一種新模式,通過大數據技術分析得出來的結論往往更加可靠,從而使得企業能夠最大程度規避風險,從而獲得更好地發展。
1 傳統審計模式發展存在的局限性
審計模式的發展趨勢如右所示:基于會計審計模式→基于制度導向的審計模式→基于風險導向的審計模式。導致審計模式不斷發展的基本原因在于不同歷史時期對于審計模式的要求不一樣,審計模式的轉變都是為了更好滿足時代發展的需要,更好地促進我國審計工作的發展。在面向系統的審計模式下,設計師需要對于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分析檢驗,根據設計師根據自己的經驗會得出一個最終的審計結果,根據這份結果開展實質性審計程序。基于風險導向的審計模式,審計師憑借自己的檢驗先對項目風險進行科學合理的評估,然后根據評估的結果判斷是否在可接受的審計風險范圍之內,然后在進一步確認是否進一步實施下面的程序。因此評估過程和評估結果直接決定了是否繼續開展審計的其他業務,這些業務主要包括了控制測試和詳細測試兩個環節。但是,基于風險評估模式具有很強的局限性,在操作過程過分依賴審計人員的經驗,使得審計模式具有很強的主觀性,無法在項目審計中得到廣泛地應用,現在已經不能滿足當今時代的發展問題。
2 基于大數據驅動審計模式分析
2.1 大數據的相關性特征為企業審計指明了方向
大數據一個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大數據分析具有很強的相關性。在大數據環境下,通過分析數據之間的相關性,往往可以得出來很重要的結論。具體的實現過程就是通過相關分析大量數據來挖掘數據背后存在的顯著性的統計因素,然后利用這些統計因素進一步分析得到預期結果。進行相關分析的技術手段有很多,常見的手段有基于最小二乘法或者利用多元回歸模型來構建大數據模型,然后進行回歸分析得到影響變量的主要因素,然后這些因素就可以廣泛應用于企業審計,這個過程就不用使用基于風險評估的手段。往往通過大數據得出來的影響因素可以直接用在企業審計的過程中,也就是最終確定的重點審計領域,就可以進一步按審計程序執行。因此,在大數據技術的背景下,大量的數據支持為結論的得出奠定了基礎,通過相關分析就可以很快確定企業審計的關鍵審計領域。
2.2 基于云計算的大數據技術為審計模式的發展提供了可靠的技術保障
這些年隨著硬件技術不斷發展,促進了云計算的快速發展,基于云計算的大數據技術為企業審計模式的發展提供了可靠地技術保障。云計算的發展為大數據分析和大數據計算提供了可靠的支持,使得大數據得出來的結論更加可靠。也為大數據計算提供了靈活性和可擴展性的應用程序服務、資源存儲服務等云服務。但是云計算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這也是限制它發展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但是云計算提供了很大的快捷性和可靠性。通過云服務,企業審計人員可以構建數據云,從而利用數據云的大量數據進行審計業務的開展與實施。
3 大數據環境下,企業審計模式的建立過程
3.1 基于數據驅動模式下企業的審計過程
基于數據驅動的審計模式在廣泛應用于企業的審計過程中,在這種模式下,審計過程不在依靠于基于風險審計的過程,而是更側重于審計的合法性和審計的最終收益作為審計環節的目標,通過利用數學分析工具對于審計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從而確定了主要的統計指標,這樣得出來的結論往往更加可靠。之后就是通過大數據分析技術來預測審計的關鍵領域,如果大數據技術能夠有效覆蓋這些關鍵領域,并且通過現有的審計數據來有效驗證這些領域是否為該區域的關鍵領域。在通過大數據完成上述環節之后在可以進行下一步環節的開展,主要包括了分析程序和視頻監測程序兩個審計環節。
3.2 數據資源云的構建過程
根據大數據技術來構建相應的數據資源云,從而形成完善的企業審計資源數據庫。第一種類型的數據庫主要是一些私密的數據,這些數據主要是從我國相關的行政結構或者公共服務機構獲得的數據。其中的數據主要包括了工業和商業企業基本信息登記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稅務機關發票的購買和銷售的價格信息,統計信息的統計機構,金融機構的財務支出信息,企業財務信息、水電表數量、水電費、水務公司、電力公司燃氣公司單價、消費數據等。往往這些數據的數據具有很強的真實性和權威性,這些數據可以用作企業審計的相關性分析,在數據分析之上來得到相應的審計結論。第二種數據庫主要是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數據庫。隨著我國法律的不斷完善,工程項目中設計的法律法規越來越齊全,如果建設一個這樣的關于過程項目方面的法律法規數據庫,這樣就可以最大程度方便審計人員使用,從而更好地開展審計工作。
4 我國審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法律和行業的約束,我國在新時期不斷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目的在于不斷使得行業的發展更加規范和完善,促進企業之間良性競爭,進而促進各個企業的健康發展。我國不斷修改會計準則,其中新會計準則為了更好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政府加大了對于相關企業的扶持補貼力度,在很多方面給予了優惠和照顧,就是為了使得這些企業更好適應新時期的發展,因此一個企業在進行企業制度改革的過程能夠不斷促進企業審計工作的發展,在制定財務制度改革方案時要不斷調整財會制度,要滿足新時代我國經濟體制結構,同時要結合新時期的審計制度,制定科學合理的財會制度,只有這樣才能更好促進企業的發展。許多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中未能發展的原因是其發展戰略與國家制定的指導方針不一致,難以實現良好的發展。一個公司只有在會計準則的約束下,科學合理地利用國家提高的資源,不斷制定適合企業的發展戰略,才能更好地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生存下去。
另外從審計主體來看,我國不斷深入經濟體制改革,擴大了企業的自主權,允許企業自籌資金,國家也改變了投資模式和投資方式,因此這就要求了審計部門要打破傳統的審計方法,學習西方先進的審計模式。企業要想獲得市場,走向國家化,這就要求在財會改革的框架內企業要強化內部約束,加強內部審計監督,不斷促進企業的發展。
5 大數據環境下加強企業審計管理的建議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要不斷加強企業審計制度地建設,通過不斷完善制度的建設從而優化企業的審計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各個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發展的需要,在企業成立專門的審計監督結構,明確企業相關領導人員的具體分工和責任使命。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及時企業審計管理人員進行相應的考核,保證企業的正常發展。同時這些考核要和企業管理人員的工資和晉升相掛鉤,對于表現優秀的人員,給予物質和精神的鼓勵,而對于態度不認真,屢教不改者,要考慮加大處罰力度,讓企業管理人員認識到審計管理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性。
另外,在新時代的發展要求下,企業審計工作的建設面臨著很多問題,對于企業審計工作開展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新的要求。企業在新時期地發展過程中,一方面要不斷加強信息技術在企業中的應用,另外新時期對于企業審計管理工作的能力和經驗的要求都很高,在實際工作中需要能力更強的管理者來指導實施工作,但是在企業的內部制度的建設過程中,容易出現企業管理人員流動性大,從而導致企業內部的審計工作不穩定的現象出現,因此這就需要企業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更好企業的發展。
6 結語
總之,大數據驅動的企業審計模型比傳統的基于風險評估的審計企業潛在風險的方法更科學合理。通過大數據得出來的結論往往比人主觀得出來的結論更加可靠。因此基于大數據驅動的企業審計模式是未來發展的趨勢。
本文來源:《企業科技與發展》:http://www.007hgw.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