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代記者采編工作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一、新媒體時代電視記者采編工作所面對的挑戰
飛利浦·邁爾公教授曾說到:“截至2044年,確切地說是2044年10月,最后一位觀眾將結賬走人。”有人曾預言中國新聞界記者采編工作的“瓶頸期”已經來臨。
(一)要求采編人員發展多面手即更高的專業能力
傳統的新聞界電視臺記者只需要有文字功底和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吃苦耐勞,一直站于新聞第一線就可以了,而隨著媒介平臺的不斷發展革新,以及信息手中需求的增多,第一個發現新聞的不再是站在第一線的電視記者而是身邊的每一個人,所以傳統的電視臺記者如何成功的轉向新媒體時代記者,成功的做到新媒體時代的新要求,這就需要借鑒一下中國的傳統的教育方法了,即最為重要的是進行全方面發展,包括能力全方面,技能全方面,素質全方面,這樣才能緊跟時代發展的潮流,保證不落于人后,而面對不斷更新的新媒體技術,電視記者的采編工作方式也迎來了持續性的革新,同時在進行采編工作時,記者也需要以積極熱情的心態來擁抱新媒體帶來的新發展,新需求,新改變,例如通過對各種新媒體技術以及多樣性的傳播渠道的充分地利用可以加強新聞的可信度與影響力度。
(二)要求采編信息更加真實性
無論是在傳統時期還是新時代,新聞的真實性永遠是讀者最為重視的屬性之一,是新聞界所有的工作人員所必須恪守的原則之一。
在現今的新媒體時代,人人都能夠發現信息,傳播信息,發布信息,這不再僅僅是電視新聞記者的專利,也正是因為這樣信息的真實性再也得不到保證,導致虛假新聞現象才屢見不鮮。再加上可以通過互聯網匿名、自由、即時地傳播信息以及傳播渠道的快速發展與擴充,網絡管理監察體制的建立不完善,所以虛假新聞的清理控制工作更加難以進行。例如總有一部分人沽名釣譽,肆意散播各種謠言誤導大眾甚至于雇傭網絡水軍或網絡打手惡意制造假新聞,這嚴重的影響的大眾信息渠道的安全性。
所以如何才能還大眾一個干凈,真實的信息世界是每一個電視新聞工作人員要考慮的新難題。在這樣的形勢下,電視臺的優勢就顯示出來了,更加專業的信息采編人員,更為科學的采編過程,更加權威的地位,所以電視臺的記者一定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取長補短,要堅持出“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態度,努力求證每一條新聞的真實性,成為一個非常專業的“網絡新聞的過濾器”。
(三)要求在進行采編工作時嚴格遵守行業規范,恪守職責
2013年在全國引起大眾震驚的“陳永洲事件”,事件詳情是,作為記者的陳永洲接收他人錢財賄賂,接受他人惡意指使,在2012年9月26日至2013年6月1日期間內,連續進行了10多篇有關中聯重科“利潤虛增”、“錯誤營銷”及“涉嫌造假”等一系列失實的新聞報道。后于2013年10月18日,陳永洲被警方刑事拘留,后被正式逮捕。
在當今新聞發展的期間,有多少像陳永洲這種喪失新聞專業主義,惡意造謠,散播假消息,新聞記者報道失實現象已屢見不鮮。所以作為一名新時代的電視臺記者,在進行信息采編工作時,更要嚴格遵守行業規范,增強社會責任意識,更加重視維護和發展電視臺在新聞界的信譽度和權威性。
二、新媒體時代電視記者采編工作所面對的新機遇
(一)搭建新媒體平臺,改善采編人員的工作條件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除了給采編工作帶來了全新的挑戰外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可以通過搭建新媒體平臺,將各種各樣的信息獲取渠道融于一體,以優質的員工、專業的素質形成合力,來增強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緩解了電視臺記者一直站在新聞第一線的壓力,降低信息采編工作的難度,提供更好的工作條件,讓更多的電視臺記者愿意投身到信息采編工作中來。
(二)合理運營自媒體平臺,拓展傳播范圍
通過自媒體平臺,采編工作人員可以與受眾進行一對一的交流,了解大眾的關注方向以此來更為精準地確定自身的跟進方向,不必盲目的前進,提高工作效率。不過凡事有利就有弊,大眾所提供的信息真實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證,這就需要電視臺的記者一定要合理謹慎地進行實地訪查求證,絕不可隨意進行報道,造成輿論誤導大眾。
(三)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提高傳播效果
傳統的電視臺記者要想轉變成新媒體記者,擁有一個質的飛躍,就必須能夠精通“十八般武藝”,學會運用各種各樣的新生媒體技術,合理運用到信息采編工作中去,還有數據庫的建設也給采編人員帶來了新的信息獲取通道。
結語: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給電視臺記者的信息采編工作帶來了新的風暴,如何在這場風暴中保持不敗之勢同時得到更好的發展,這就需要電視臺記者能夠順應時代、技術的發展潮流,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的優勢,形成新聞界電視臺的采編工作的核心競爭力,爭取電視臺在新媒體時代的話語權。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