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細節在電視新聞報道中的作用
“細節”顧名思義,起關鍵作用的小事,是一種能影響全局的細微的易被忽略的物件或行為。在電視新聞中,就是新聞事實中的具體形象,細節通常通過特寫來表現,它可以是一個動作、一個表情、或一句話,或者是一個簡短的過程。電視以采集、傳遞和再現圖像、聲音為特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技術手段和報道方式,把最新發生的事件、把事件發生的真實情況傳遞給每一個觀眾。受眾看到新奇的事情,總是想了解得更多一點,充滿著好奇心,電視新聞報道正好有這個功能,因此,只要有可能,就一定要拍攝到重要的細節,有時一條好的新聞價值就在幾個重要的畫面細節上。比如我們常常看到的火場救援、抓捕現場等等,細節就顯得尤為珍貴。評價一篇電視新聞的好壞,其實也可以通過細節來作為一個評價的標準。如攝像記者拍攝的畫面細節或者文字記者對新聞事件細節的挖掘度。
一、 細節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技術以及新媒體的發展,在這樣一個人人都是自媒體的時代,人們似乎更喜歡信息“快餐化”。不過,這類新聞只是讓受眾了解一個新聞事件的大概,一些新聞背后的故事或者是深度的報道,需要記者深入、全面的進行采訪、挖掘,才能更好滿足受眾。而一條好的新聞,也需要有故事有情節有細節支撐才能“活靈活現”。
宋朝大文學家王安石的《詠石榴》,有一句名言:“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須多。”說的就是典型的,有特征的細節的作用。大自然景色是如此,藝術的創作是如此,新聞報道也是如此。抓住、抓準了典型的細節特征,報道也就有了感染力,也可以有與眾不同的角度。記者在采訪時要努力到生活中,到新聞現場去觀察、捕捉生動典型的細節。真實的細節,可以揭示事件的主題,強化人物思想,提示主題意義。
細節也是增加電視新聞感染力的重要因素。有經驗的記者都十分重視在新聞現場觀察、捕捉能反映主題報道的典型細節。
如在春節期間,《新聞聯播》推出了特別節目 “厲害了我的國”,“一路回家”、“零點后的中國”等系列節目,走心的故事、新穎的報道方式讓網友直呼新聞聯播越來越好看了,越來越感人了。很多平凡人的故事和濃濃的親情在電視上播出以后,深深打動了觀眾,同時也戳中了大家的淚點,接地氣,貼人心。這一切銀屏的完美呈現,之所以會引起大眾的共鳴。除了主題選取的好以外,在每條片子中,記者也抓住了“感動點”,人物工作場景的細節,反映出了他們最真實的情感,從而也深深的感動觀眾。如《丈夫在火車上執勤 看到新婚妻子近在咫尺卻只能隔車相望》記錄長春開往三亞的Z384次列車長羅磊與他的新婚妻子劉穎擦“車”而過不得團聚,只能隔窗相望互訴相思的溫情一幕。因為工作期間不允許帶手機,羅磊只能用這種方式尋找妻子的身影。每次遇到這樣的機會,雖然說不上話,但在兩輛列車短暫的交匯中,他們都會揮手相望。鏡頭中,羅磊不斷向妻子揮手,妻子劉穎抹淚相望的一幕感動了無數人。這一細節抓取的就非常成功,在真實的記錄普通人的日常工作狀態的同時,也展現出了他們的奉獻精神,讓觀眾在看到這一幕后感受到默默奉獻的人們不容易,從而對他們肅然起敬。
二、如何獲取電視新聞細節?
電視的優勢是對現場的真實記錄,因此,電視新聞記者要多用同期聲和現場聲,多抓拍細節和過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凸顯真實,而只有真實,才能吸引人、說服人、感染人和打動人。那么在采訪過程才怎么捕捉新聞細節呢?
(一)做好采訪前的充分準備
我們常說“好將軍不打無準備之仗”,做新聞也是一樣。在確定選題以后,必須要對這一題材進行了解,收集資料,做好全面的準備,可以給予記者一種安全感,可以減少新聞采訪的失誤,更容易出好的作品。可以說準備是采訪成功的前提保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準備,即理論政策準備;題材情況準備,如對報道的人、事件、問題的相關情況和內外在聯系進行透徹的了解,預先在頭腦中形成清楚的立體印象。還有知識的準備,記者不是各類問題的專家,但是對采訪題目所涉及的有關知識,復雜概念事先進行學習,以獲得正確理解。最后事務準備,包括攝像機、話筒、電池等采訪的全套裝備,因為現場稍瞬即逝,如果不及時記錄,稍有疏忽,都可能因小失大。
(二)現場隨機應變
采訪的過程中,不可能是按部就班的,記者要根據采訪深入,現場了解的情況隨機應變,特別突發現場,這就需要記者有敏銳的觀察力,用眼睛去看,又要用腦子去思考,及時發現新聞事件中的亮點。“百聞不如一見”現場觀察是采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一環。什么是現場最有價值的事件?什么是現場最能激發觀眾興奮點的情節、細節,這些都是隨著采訪的深入,采訪對象情緒、行為的變化仔細觀察,及時捕捉,才能給新聞加分。
三、結語
當前,傳統媒體進入一個轉型期,新興媒體“異軍突起”,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自媒體時代,電視新聞怎樣才能脫穎而出,除了不斷更新技術與時代接軌外,也要注重新聞的“內涵”,挖掘好新聞背后的故事,以細節取勝,講好中國好故事,傳遞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作出更多貼近生活、符合時代特征的精品新聞滿足大眾的精神需求。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