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動畫電影數字聲音的制作
1877年,享譽全球的發明大王愛迪生發明了一臺“會說話的機器”,錄音技術也由此誕生,通過藝術家的應用和不斷積累,極大地推進了音樂、舞蹈等藝術門類的發展和繁榮。1900年,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在巴黎上映,到1930年,有聲電影在全世界得到了普及。從此,聲音與畫面在電影藝術的創作中不可分離,共同構成一部影視作品的基本要素。
因有聲電影的誕生,美國好萊塢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文化和商業中心之一。隨著錄音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數字音樂的興起,音效師可以根據影片的實際需要,創造出現實中不存在的聲音,以烘托藝術作品的情景和氛圍。特別是在科幻、災難片中,數字聲音技術的應用更為廣泛。一部完整的影片,其聲音主要由三方面構成,即:語言、音樂、音效。
2016年,中國影壇上映了一部中國文化元素鮮明的動漫電影《大魚海棠》,因它的畫面、音樂、配音都幾近完美,受到眾多觀眾的認可,視為中國動畫電影中的經典。筆者通過與《大魚海棠》的混音師周天澈先生的切磋與溝通,了解到與這部片子更多關于聲音設計方面的背景,故借以《大魚海棠》影片為例,分析聲音技術在發明了一百多年之后,是如何在現代影片中加以運用的。
一、人物對白設計
語言是影片角色塑造特定形象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對白,旁白和解說詞。
對白在絕大多數影片中占比最高,多由演員在拍攝現場的擬定情景中同步道出,或是后期根據畫面在錄音棚里配音完成。影片《大魚海棠》在后期配音中,對白配音被視為是十分重要的環節,影片將語言、聲音、音效根據角色的性格特點以及故事情節的發展,都做了綜合設計,配音演員聲線的選擇極為講究,有多位重量級的配音者參與其中,形成影片強大的“音浪”,許多對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成為經典的傳說。
片中女主角“椿”的配音演員季冠霖,曾為近百部譯制片配音,憑借電影《張大千》中的出色表現,成為影視界一名優秀的配音演員。椿在片中深情款款的那句“從認識你,到跟你性命相連,我從未后悔過”的臺詞,給人一種夢中情人在側的感動。音效師為這句話做的延時效果處理,更增添了角色纏綿悱惻,意猶未盡的感人效果。男主角“鯤”是一個善良、正直又非常有愛心的人物形象,導演選擇許魏洲為其配音,緣起于試音時許魏洲積極、陽光的正能量心態和隨性自然的口吻,這些特質非常符合劇中鯤的人物形象設置。雖然許魏洲第一次擔任動畫配音,但觀眾對他的配音表現,給予了高度的認同。
后期配音中,根據劇情模擬復雜的環境聲音,使畫面具有匹配的空間感,是數字音樂制作的又一重要環節。在影片《大魚海棠》中,有多段土樓中人物的大聲對話,混音師在人聲中加入了大廳類型的混響,配合較長的混響時間和多重延時效果,模仿出土樓這種特殊建筑結構中的聲學特點;又如影片中人物在水里的對白,混音師將人物對白里中高頻段頻率降低,保留一部分中低頻段的聲音,模仿我們從水中聽到聲音特點,達到一種現場真實感。
其它常見環境模擬還包括聲音遠近的處理,左右聲像的處理等等。聲音的遠近變化,是配音演員配音時,根據畫面和劇情需要,通過不斷改變聲源與話筒的距離,從而模擬出聲音的遠近變化。在后期制作時,混音師會將聲源與畫面中心的距離逐漸加大,同時降低高頻,來實現模仿現實生活中遠距離聲音的高頻衰減現象。影片中出現了大量的聲音從畫面一側到另一側的效果處理,即聲像處理,是混音師通過后期的聲像自動化插件,根據畫面模擬出我們現實生活中感受到的聲音位置的變化。
二、電影音樂創作
每個藝術作品,總要說明一個問題,表達一些看法,而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表現力極強,帶有濃重的情緒色彩,同樣具有表達主題思想的能力。音樂音響在影視類作品中對主題描述,渲染氣氛、烘托情緒,刻畫形象、突出主體等幾個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電影的質量和原聲音樂的選取(制作)是成正比的。現今基本不存在電影一塌糊涂但原聲音樂好得驚人的事,道理極為簡單,不好好做電影的人也不會好好地做音樂。《大魚海棠》原聲音樂里主要的三首歌全部原創,除了最后公開的《湫兮如風》低調些,前兩首都在聲音運用上,有著很強的主題描述作用。周深唱得深情婉約,一開腔,古風乍起,且凄且美,如泣如訴,對劇情的烘托恰到好處。 “看海天一色,聽風起雨落,執子手吹散蒼茫茫煙波,大魚的翅膀,已經太遼闊,我松開時間的繩索”,不到五十字的歌詞,風雨欲來摧心肝,電影畫面如在眼前。
影片的主題曲《在這個世界相遇》出現在片尾,歌曲的旋律連貫性很強,意境平緩,如清風徐來,即使去掉人聲也能成為一首完整的純音樂樂曲欣賞。制作手法雖以古風為主,但其中不乏數字音樂的配器加入,使得整個音樂雖然保有古樸的意境,但不會給人以老套、過時之感。合格的配樂只能起到渲染和修飾劇情的作用,而優秀的配樂可以直接把觀眾代入作品的世界。主題曲《在這個世界相遇》的伴奏,采用的樂器以鋼琴為主,管弦為輔,與人聲相和時,多為管弦抒情,而前奏、間奏與尾聲則用鋼琴勾勒出主旋律。
筆者認為《在這個世界相遇》作曲最出彩的兩個部分,一是在第二段副歌結束后,間奏銜接得極美,剛好把歌詞與旋律所傳達出的情感推向節奏的高潮。二是人聲哼唱前幾秒的留白,把情緒渲染到一個極致的臨界,在哼唱開始后便如同泄洪般凄絕而婉轉地流瀉而出,此曲運用的樂器種類較少,旋律更加傳統而純凈。歌曲帶給聽者的情感表達,是角色在壓抑的環境里用救贖與愛改變世界后,仍舊發現無法逃離宿命輪回的悲傷,基調介于哀婉與悲怮之間。音樂側重用含蓄的手法托出劇情與角色的心境成長,以主要角色的成長與輪回來側面烘托對命運以及對所處時代背景的無奈。此曲在影片的最后出現,配合劇情,襯托起整個影片的高潮部分,讓觀眾的情緒達到最飽滿的狀態。
三、影片音效運用
影片中的音效,也叫動效設計,屬電影錄音學范疇,是為了配合影片的場景需求和情緒起伏變化而制作的聲音,簡言之,是各種動作的聲音效果,又被稱為擬聲。比如電影里萬馬奔騰、打雷下雨、拳打腳踢、恐龍怒吼等生動的聲音,都是動效師后期制做出來的。
《大魚海棠》作為一部神話主題色彩的動畫作品,其動效大概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我們現實生活中真實存在的,如馬蹄聲,鞭炮聲,風雨聲等,這類聲音可以通過音效師的精心設計,通過技術手段和豐富的想象力及對聲音精準的把控能力,在錄音棚中復制出來。如下雨聲,通常是用油炸蠶豆的方法來還原聲音。另外一類則是在真實生活中不存在的聲音,如天雷聲,龍嘯聲,水龍卷聲等。這種虛擬的非真實音效,根據其音頻屬性,大致有兩種制作方式。
第一種音效,雖然是虛擬的,但它是來源于生活中的。比如影片中主人公椿第一次到靈婆的住處,打開大門的門鎖是一個豬頭,門鎖的聲音雖然聽起來像豬的聲音,但是為了影片氛圍的需要,聲音設計者把這個聲音做的低頻更加突出,高頻的泛音也更加豐富,強化了空靈的效果,使得觀眾不需要特意用眼睛去觀察,就知道這個聲音是來自另外一個空間。另一種音效,則是完全不存在于現實生活中的,憑借音效師根據影片需要而設計的聲音,此類音效在影片中層出不窮,比如旁白的背景音,以此來營造一種或神秘,或詭異的氣氛。這種聲音完全靠數字合成器制作,音效師把構成聲音的最基本的波形,如三角波、方波等,通過編碼成為不同振幅、波長和速率的組合,進而形成特殊的聲音效果。
四、結語
電影《大魚海棠》在數字聲音制作上,已近達到國內最先進的水平,我們通過對《大魚海棠》的對白、音樂、音效三個方面的簡要分析及論述,以期讀者能夠大致了解一部影視作品中聲音的構成、產生的方式和使用方法,更好地理解在一部優秀影片中,數字音樂制作所發揮獨特作用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