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時期國內網綜的困境與突圍
在經濟日益發展,生活形式多樣化的當下,網絡綜藝節目正以多變的形式慢慢滲入人們的生活,成為現在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陪伴在人們的生活。隨著人們生活的變化,需求亦開始產生變化,處于一個新的發展期間,即大眾娛樂年代的網絡綜藝節目,網絡綜藝節目為滿足這一變化,而一直在努力探索創新。 在2016上海網絡視聽季網絡綜藝沙龍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司馬東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純網綜藝只有保持內容的生命力與形式的創新力才能使用戶體驗到網綜的快感,在博弈當中掌握主動權”。
一、我國網綜的興起
在這個大眾娛樂的年代,經濟的飛速發展,互聯網和新媒體的發展,人們對網絡的依賴日漸加深,網絡自媒體通過其碎片化的收看方式,與受眾聯系緊密、互動性強,播出內容豐富多彩等優勢,積累了一大批忠實受眾。綜藝節目也趁勢而上發展,網絡綜藝節目汲取傳統的綜藝節目的制作方式,結合網絡的魅力與新媒體的創新性,通過網絡自媒體這個獨特的渠道,形成了其別具一格的節目風格。網絡綜藝節目,顧名思義就是指通過網絡媒介平臺播出的,符合廣大網民口味的綜藝節目,其形式上自由,內容上有趣、輕松。
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2010年優酷的《老男孩》一經上線,就獲得廣泛關注。之后,優酷、騰訊、愛奇藝紛紛制定一些戰略思想,視頻網站也展開了新階段。2013年底愛奇藝以2億元的價格拿下湖南衛視包括《爸爸去哪兒》在內的五部綜藝節目的獨播權。在2014年五大主流網絡自媒體,累積有150檔網絡綜藝節目播出,同比增長200%,所以2014年被稱為網絡綜藝元年,2015年,網絡綜藝節目的熱度依舊不減,視頻網站已然成為無法忽視的力量。像騰訊視頻的《我們15個》、愛奇藝的《我去上學啦》以及優酷土豆的《歌手是誰》等,尤其以愛奇藝的《奇葩說》為代表。2017年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等更是出現了超級網綜的現象。人們對網絡的依賴,使得網綜成為人們的生活中的一部分。
二、我國網綜的困境
在新媒體泛娛樂化的當下,各大網絡媒體爭相引進國外版權,各種綜藝節目充斥在觀眾眼球,量有了,但質卻沒跟上步伐,由此我國的網絡綜藝節目呈現:
(一)過度引進版權,創新意識薄弱
2014年,電視及網絡播出的版權引進節目共計超過60檔,版權費用支出2億元以上,2015年我國業內電視節目引進版權總數更是達到136項,版權引進來源涵蓋日韓、美英德、荷蘭等國家。以《創造101》為例,它是今年特別火也特別有爭議的網絡綜藝節目,是由騰訊視頻引進的韓國的一檔音樂選秀節目《produce 101》,該節目召集了101位偶像女團練習生,通過任務、訓練、考核,讓選手在明星導師訓練下成長,循環人氣投票、暫時淘汰的流程,最終通過人氣投票選出11位女練習生,組成全新的偶像團體出道,這是我國首個女團成長節目。是繼《偶像練習生》之后又一部養成類真人秀網絡綜藝節目,與原版節目相差不大,甚至還沒有原版好。所以該節目一經播出,獲得了極高的點擊率,在社交網絡上亦獲得了較高的討論聲量,在微博聲量的討論更是一片熱烈,贊同的、批評的各持己見。
(二)價值觀不明確,內容不優
價值觀取向之于電視節目,就是要明確電視節目的價值觀問題,即電視節目需要堅持一個什么樣的價值標準,包括節目提倡什么,反對什么以及朝著什么方向發展。在我國,一檔節目能否被引進主要取決于該節目的屬性是否與社會主流文化和綜藝節目市場定位相吻合,并滿足電視臺的經濟利益需求。網絡綜藝節目與電視節目都是為了滿足觀眾的精神需求,其出發點都是圍繞受眾而出發,但網絡綜藝節目能彌補電視節目的不足,形式、內容,風格等相對于電視節目要輕松。但輕松不代表放松,網絡綜藝節目還是要注意節目的價值觀、選題和語言等方面。如《中國有嘻哈》,筆者對于有的參賽者的語言和行為動作不能去認可,作為一檔公開的綜藝節目,這樣的語言與行為動作是不應該的,但可能會有人覺得,嘻哈就是這樣,這是嘻哈的文化。再比如《奇葩說》節目,應在語言、辯論選題更注意些,節目中的“污段子”頻頻出現,可能會讓年輕人習以為常,而去跟風模仿,助長了網絡上謾罵、隨意攻擊和詆毀他人的風氣。網綜不等于沒有自己的準則。
(三)刻意迎合受眾,節目更新換代快
在經濟時代的迅速發展下,物質生活層面得到滿足,精神層面的需求便逐漸展現。中國傳統文化表明,精神層面的需求應該的積極的、向上的、高雅的。網絡自媒體決定著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但現實真的是如此嗎?《火星情報局》和《奇葩說》的“污段子”、奇異的服裝,如《中國有嘻哈》的參賽選手的服裝,可以說是嘻哈人的代表,但它卻走不進主流文化的道路,只是以小眾文化存在。隨著新媒體的發展,泛娛樂化越來越明顯,受眾不再是追求美的體現,反之紛紛開始審丑的道路,新媒體泛娛樂化,讓許多網絡自媒體自制節目有了威脅,因此就有了網絡自媒體自制節目刻意的迎合受眾的一面,即受眾喜歡什么,網絡自媒體便制作什么。一旦節目去迎合受眾,那么節目就變得被動,受眾的需求的多元的、多變的,故意迎合受眾而發展的節目是不長久的,同時也不能給予受眾精神層面的需求,無法與觀眾產生精神共鳴。
網絡綜藝節目有點類似于快餐文化,快餐文化只求速度不求內涵,而我國現價段的網絡綜藝節目正呈現這樣的現象,只求數量而少有追求質與量并行的。如優酷今年綜藝節目竟有34檔,有《這!就是街舞》、《周六夜現場》、《親愛的,你懂》、《第101只眼》《這!就是鐵甲》等等,僅優酷一家網絡自媒體便有如此之多,自網絡綜藝節目大熱到今天,沒有幾年,我國的網絡綜藝節目便如雨后春筍般,爭相冒頭發展,且發展速度之迅猛。因此,一檔節目要想內里外里的征服受眾,就要做到有其表面,也有內涵。
(四)過度消費受眾
我國網絡綜藝節目現在基本都是以著名嘉賓、當紅明星、著名主持人等來參與節目。一來他們自身便就是帶流量體,二來既是當紅的明星,粉絲基礎大。據調查90、00后是網絡綜藝節目的一大受眾,而網絡綜藝節目的制作者也將節目受眾定位到年輕的一代,年輕的一代追求多元化。近兩年新興的養成類真人秀網絡綜藝節目,增加了人氣投票賽制,即在節目播出時會有一定的時間讓觀眾去給自己喜歡的選手投票,而有的粉絲就會為了自家愛豆而花錢刷票、花錢買會員、給愛豆應援等行為。如《偶像練習生》、《創造101》和2015年的《中國有嘻哈》,當時《中國有嘻哈》出現雙冠軍時,網友都覺得是刷票的結果。人氣投票賽制易引起賽制不公正的現象,容易造成節目埋沒有才華的選手。而騰訊視頻為《創造101》的參賽者開通了專用的藝人VIP投票專線,號召粉絲募捐等,這無疑不是增加觀眾的負擔,消費觀眾。
三、對策
我國網絡綜藝節目的數量眾多,內容、題材多元化,想要在各大視頻網站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脫穎而出,成為口碑良好的現象級網綜,并走在眾多網綜的前沿,那么就需要繼續的吸收他人優質的部分,不斷的反省,推陳出新。畢竟事物的發展前進的上升的,必然我國的綜藝節目的發展亦是如此。注重綜藝節目的質量,注意自我創新、價值扭曲、娛樂至上、內容低俗、品質低劣、格調低下、語言失范等問題。
(一)注重自我的發展,積極發展本土化綜藝節目
網絡綜藝節目的受眾大部分是青少年,恰恰青少年正處于成長階段,身心與心智的發展還沒有成熟,處于一個學習階段。如今年大熱的《偶像練習生》憑借“越努力,越幸運”的節目宗旨,為年輕的一代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導向。為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網絡綜藝節目應將自身的起點提高,以高要求、高品質、高質量把控,一來是對自身綜藝節目的要求,二來是遵照廣電總局的對視聽節目的新通知,即做到響應廣電總局的號召,又給受眾一個高質量的視覺享受。
(二)融合創新,強調品牌,彰顯個性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有著健壯的生命力與寬闊的包容性,在引進境外版權后,我們吸收必須以本民族的審美心理為支點,尋求將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結合的方法,通過外來文化激活本土文化,將屬于我們自己的綜藝節目煥發生機。同時找準自己的節目定位,準確的節目定位是一檔節目成功的開始,只有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才會考慮要做什么內容,即了解受眾的需求,并有針對性的制作出適合受眾目標的節目。《明日之子》將節目受眾定位于95后和00后,以破40億收官總播放量的成績打破了網綜多項記錄,在原創的基礎上,它打破了傳統的選秀節目模式,通過盛世美顏、盛世魔音、盛世獨秀三大賽道和星推薦+粉推薦的模式,挖掘人才,讓不同人才進行pk,這種創新模式加強了節目與受眾互動性。現我國的網絡綜節目大多通過延續第一季的節目模式,在此基礎上進行一定的創新,還借助于上一季的熱度、把握忠實觀眾群的同時,吸引更多的新觀眾,使得這一系列網絡綜藝逐漸“IP化”,形成網絡綜藝品牌。如《火星情報局》、《拜托了!衣櫥》《明日之子》、《暴走大事件》等,綜藝節目是集娛樂、知識、審美和欣賞的綜合體的節目形態,在高要求、高質量的要求把控中,體現自己的品牌,彰顯自己的個性。
(三)娛樂與實用相結合
在大眾娛樂年代,綜藝節目市場被拓寬,內容和形式豐富了,作為一檔深受大眾喜愛的節目,在娛樂受眾身心的同時也要貼近生活,貼近生活就是貼近受眾。在《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中,觀眾能看到與比賽中不一樣的面孔,有光鮮靚麗的一面,也有黯然失意的一面,使觀眾覺得貼近自己的生活。在現實生活中,受眾本就承受著生活的壓力,通過觀看網絡綜藝節目來放松和愉悅身心,所以,我們要加快綜藝節目的轉化,加以自己的創新將娛樂性與實用性結合為一體,通過傳播將娛樂帶給受眾。
在網絡技術發展迅速的時代,發展變得多元化、多極、多層化,需求也隨之多元化。綜藝節目現在仍然占據著市場很大的份額,要想繼續保持下去,就要把握住內容為王,將娛樂和實用結合,但娛樂并非“愚樂”。發展就是要保持一定的新鮮度和敏銳的視覺,在之前的基礎上加入不同時期的創新,就不會落人之后,便能在這個繁榮的大數據網絡時代下有一席之地。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