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質生產力是優化生產力要素的新型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作為一種先進的生產力質態,其“新”與“質”的特性集中體現在對生產力要素的優化組合上,這與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既一脈相承又有所創新發展。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由勞動者、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構成,科學技術通過滲透到這些要素中推動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則在新時代背景下,以更具活力和效能的方式重塑了這些要素。
從勞動者層面來看,“高質量發展需要高素質勞動者”。在新質生產力中,勞動者已從傳統的體力或簡單技能型向創新型、知識型、戰略型轉變。在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從業者需要具備深厚的專業知識、敏銳的創新思維以及對新技術的快速學習與應用能力。以軟件開發行業為例,程序員不僅要掌握編程語言,還需緊跟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處理等前沿技術發展,不斷更新知識體系,才能高效開發出適應市場需求的軟件產品。這類掌握現代高端技術的勞動者,極大地提升了勞動的復雜性和創造性,成為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徹底改變了勞動者在生產過程中的角色和地位。勞動資料在新質生產力的影響下,實現了智能化、數字化的飛躍。當今世界,信息技術的革新呈現出快速迭代的特點,數字化、網絡化以及智能化進程不斷深入。這些技術的進步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加速國家治理體系及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進程以及滿足公民對美好生活需求的持續增長方面,正發揮著日益顯著的影響和作用。傳統的勞動工具被先進的智能設備、自動化生產線、工業機器人等所取代。在智能工廠中,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傳感器實時采集生產數據,智能控制系統依據這些數據精準調控生產流程,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與智能化。如特斯拉的汽車生產工廠,高度自動化的生產線極大提高了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減少了人為誤差,使勞動資料在生產中的效能得到前所未有的釋放,從根本上變革了生產的技術基礎。勞動對象在新質生產力體系下也呈現出嶄新面貌。勞動對象范圍的擴大,“不僅包括傳統的自然界物質,而且包括數據等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的非物質形態”。一方面,隨著技術進步,傳統勞動對象得到更精細、高效的利用。例如,在新能源電池材料領域,通過納米技術對鋰、鈷等傳統礦產資源進行深度加工,提高了材料性能與電池能量密度。另一方面,數據成為全新且重要的勞動對象。在數字經濟時代,海量數據的收集、存儲、分析與運用,為企業決策、產品研發、市場拓展提供了關鍵依據。電商平臺基于用戶瀏覽、購買數據精準推送商品,實現個性化營銷,充分挖掘了數據作為勞動對象的潛在價值,拓寬了生產活動的邊界。
文章來源:《經濟導報》 http://www.007hgw.com/w/qt/3571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