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態”下新聞報道的辯證思維及視角變化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以及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入實施,新聞報道也呈現出了新的特點。與其他工作不同,新聞工作者一直被稱為時代的發聲者,新聞人被譽為無冕之昂,他們的每一次報道、每一篇文章都影響大眾的判斷和選擇。因此,時代越是發展,多元文化越是沖擊,就越需要人們做出正確的選擇,新聞傳播者也更要客觀的報道信息,將新聞遵守新聞準則,發揮新聞價值看作是一種“新常態”。同時,隨著我國經濟“新常態”概念的出現,新聞報道也要運用好辯證思維,積極做好新聞探索和新聞把關,順應時代的特點,并做出積極的探索。
一、新常態下新聞報道的著力點
現如今,我國經濟迅猛發展,我國已經成為了發展中國家的“領頭羊”。“新常態”就是習近平總書記結合未來發展,提出的經濟發展新規律和新特點。它不僅為國家建設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也為新聞報道提供了新的理念。在“新常態”下,媒介新聞傳播也要抓好幾大要素,找準報道的著力點。
(一)是要統籌全局
新常態對新聞報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謂的統籌全局就是要有大局意識,立足整體,能夠對地區新常態的新變化做一個總結性的分析,提出發展建設的新思路、新辦法、新手段,深入挖掘信息內涵,構建良好的輿論環境。同時,要抓住新聞報道的新機遇,在報道中緊跟時代步伐,讓信息傳播適應經濟發展的新特征,并及時做好相關經驗的總結,提出解決新問題的創新方法。
(二)是要積極做好宣傳工作
宣傳是信息傳播的主要渠道,也是著力搞好新聞報道的有效途徑。新常態下的新聞報道要樹立辯證思維,這就需要開展最廣泛的傳播。對此,各地區媒介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保證及時發現新事物、新萌芽、新特征和新經驗,帶領廣大群眾不斷探索,順應新常態的新特征,抓住發展機遇,做好投資工作,積極進行產業結構升級。
(三)是要提高新聞人的創新力,拓展他們的眼界和思路。
辯證思維是新聞人應該具備的眼光和視野,它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需要新聞人不斷的努力和積極的學習。新聞媒介也要鼓勵相關人員求新求變,給他們提供學習的機會,拓展他們的視野,從而提高他們的綜合實力,讓他們更好的適應新常態下的新特征。
二、新常態下重新審視地方新聞素材
新常態不僅僅是國家新聞媒介要常新常變,地方新聞報道也要不斷創新,把握好新的特點,做好資源的搜集與整理,分析經濟發展的新特征,掌握周期變化規律,并對經濟形勢做一個分析。過去“投資+出口”占據主體拉動方式,巳逐步向“投資+消費+創新”轉型;產業結構調整將從以“量”為中心到以“質”為重心轉移,這幾個新特征將成為媒體重新審視各地新聞資源的重要標尺。
以山東煙臺新常態下新聞報道的實際情況為例,媒介新聞人必須找準發力點,轉變原來的新聞認知,堅持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強化創新發展。具體而言,煙臺新常態新聞報道呈現多點開花的趨勢,針對地區經濟例如改善供給、新舊動能轉換、煙臺智造、一帶一路戰略、棚戶區改造、醫療事業改革、生態保護的發展狀況為新聞傳播提供了新亮點,并在文章的報道中呈現出了科學發展的新變化。這些積極的變化是中國經濟新常態的一個折射窗口,也是中國經濟新常態具體化的重要節點,它不僅打破了原來的報道形式,通過辯證的思維重新審視新聞報道,還增加了報道中的信息含量,能夠站在群眾的角度思考新聞傳播的主要內容和指導方向,新聞素材更加生動和貼近生活,發揮了媒介新聞報道的巨大作用。
做好新常態下的新聞報道,要以“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為主線,著力抓住各地特點、特征、待色,辯證地用好地方新聞資源,實行“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一起上,生動客觀麗各地新常態下的創新實踐和探索,創造性地做好這一獨具時代特征、中國特色的新常態新聞報道。
三、新常態下新聞報道的辯證思維
經濟的新常態發展帶動了新聞媒介的轉型,要更準確、更客觀的報道信息,必須抓住幾個關系,充分利用好辯證思維。
(一) 處理好新常態與舊常態之間的關系
所謂的經濟發展新常態就是告別了以往粗放經濟的發展模式,強調經濟的創新,以技術為主要的推動力,減少人力投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因此,新聞的報道也要與新常態保持一致,以科學的方法報道消息,搞好媒介建設與監管,引導新聞傳播走向新的發展模式。
(二) 處理好新興產業與傳統產業之間的關系
傳統產業涉及鋼鐵、建造等行業,它是經濟建設的支撐力,新興產業則是面向未來發展提供的新動力,其中包括更多的時尚元素,利用了新材料和新資源拓寬產業發展的道路,與計算機、網絡、服務行業也息息相關。所以,新聞報道工作也要保持冷靜的頭腦,確保報道的客觀性,抓好經濟結構調整的新特點,公正的報道消息。
(三) 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建設之間的關系
經濟發展不能走先毀壞后治理的道路,而是既要守住金山銀山,也要守住綠水青山。也就是說,經濟的發展不能以生態環境的破壞為代價,而是要抓住建設根本,維護好生態環境,為百姓營造良好的生活空間。因此,新常態下的新聞報道也要辯證看待經濟與環境的關系,在尊重經濟運行規律的同時,也要尊重生態倫理特征,大力宣傳環保理念,引導人們合理的利用自然資源,突出新聞的引導力。
(四) 處理好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關系
眾所周知,我國國土面積廣闊,東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極度不平衡,沿海地區經濟發展速度快,人均生活水平好。西部地區由于深入內陸,交通不便,經濟發展始終較為滯后。要處理好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的狀態,新聞報道也要發揮自己的作用,協調好地區發展。在報道中鼓勵西部創新發展,為西部建設工作提供更多的機會,倡導企業和國家積極投資,完善鐵路、公路等交通基礎建設,宣揚東北老工業基地、絲綢之路等發展戰略,讓西部發展成為新聞報道的新亮點。
(五) 處理好加快發展與改善民生的關系
加快發展的出發點和最終落腳點是讓人民生活得更幸福、更自信、更有尊嚴,將由過去主要追求數量型改善轉向質量型改善,全面提升老百姓生活質量。新聞報道從廣大群眾的角度出發,倡導實施科學工程,做好全面規劃與整合,解決好百姓的基本生活問題,關心人民大眾的生活,為人們幸福指數的提升而不斷努力。
四、結束語
“非知之艱,惟行之艱”。要做好新常態下的新聞報道,以原來的視角進行報道是遠遠不夠的。對此,新聞報道人員要主動轉變固有思想,從大局著眼,統籌發展全局,找準發展方向。同時,還要積極的迎接新常態報道環境帶來的巨大挑戰,積極圍繞新常態進行選題,調整好新聞報道的結構形式與傳播渠道,并熟悉新常態下經濟的新特征,結合社會發展的實際報道新聞,樹立新聞報道的辯證思維。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