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體融合通信系統的構建研究
一、 多媒體融合通信系統概況
隨著國家互聯網+戰略的持續推進,通信與信息技術快速融合,從云計算到大數據、到SDN,多種ICT融合技術取得巨大突破,正在推動通信行業從范疇、模式等方面發生全面、深刻而深遠的變革,“開放、融合、差異、創新”正在成為新一代通信發展的坐標和方向------即多媒體融合通信。
所謂多媒體融合通信就是把計算機技術與傳統通信技術融合一體的新型通信模式,融合計算機網絡與傳統通信網絡在一張網絡平臺上,實現電話、數據傳輸、音視頻會議、即時通信等眾多應用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的綜合通信服務。
多媒體融合通信以IP為核心,統一控制和承載網以及融合的業務平臺,實現各類通信的統一和用戶體驗的統一,業務呈現出業務融合(視頻、話音和數據),多領域交互(電信、互聯網和IT),定制化差異化應用等三大特點。同時可與企業的信息化應用相結合,例如可以與CRM系統、郵件系統以及第三方應用的集成等,滿足不同層面的通信需求,實現最終業務結構優化、創新發展模式和驅動業務轉型升級。
現有的以用戶規模擴大/業務疊加為主導的電信業增長方式將難以為繼,事業部面臨發展的新挑戰。“窮則變,變則通”,我們必須緊跟技術發展,及早做好通信業務布局,為院智能化生產與信息消費領域創新驅動提供最有力的支撐。
多媒體融合通信已成為下一代通信與信息服務的必然發展路徑,只有基于融合通信技術架構,未來才能夠真正的構建起適應企業發展需要的、可提供全方位的、差異化、個性化綜合通信服務。
二、系統構建方案
(一)構建原則
1.統籌規劃、分步實施
結合企業發展戰略和通信需求,統籌規劃程控交換系統升級改造建設的總體目標,進行詳盡部署,分期分批逐步實施。
2.立足專網、著眼發展
適應專網現代發展需要,不僅滿足通信需求,把握通信技術發展主流,促進專網的發展。
3.力求標準、易于擴展
系統方案設計時,要求提供開放性好、標準化程度高的技術方案,提供標準化接口,便于以后的擴展和易于向新的技術轉型,同時,設備選型要考慮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
4.保護已有、降低風險
系統規劃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設備和系統,保護已有的投資,平滑演進有效減少建設環節,降低系統建設風險。
(二)規劃方案
多媒體融合統一通信系統實現了以南苑為中心、可覆蓋全院京內外各級單位的全業務通信服務系統,雙方或多方可通過話機、電腦、定制終端等不同類型終端靈活接入,實現語音、消息、數據、視頻等多種形式的便捷溝通,可全面支撐生產監控、指揮調度、多媒體通信、多媒體會議、跨地域移動辦公、協同系統融合等各種應用需求,可幫助內部更高效協作,提高核心效率。
1. 實施方案
本方案旨在為科研生產和地區居民生活提供語音、數據、安全一體化的多媒體融合通信解決方案:
系統整體支持9萬用戶容量進行設計,40000用戶在網,2400用戶并發,實現語音、多媒體、即時消息、視頻會議、數據多種通信方式的融合、調度與協同,整個系統按照功能可分為應用服務層、基礎平臺層、傳輸網絡層和用戶終端層進行架構,其中傳輸網絡層依托院全光網傳輸系統,該系統的建設內容主要在基礎平臺層、應用服務層和用戶終端層。
1.構建院用戶語音、數據、多媒體等基礎交換網絡:實現平臺內部、平臺與平臺間的通訊順暢。
2.實現南苑總部內部及南苑與各基地間的有效溝通。
3.為企業網絡未來擴展提供可靠的平臺和業務環境保障。
4.通過VPN網絡的建設,保障機構之間網絡具備良好的安全性,可以劃分不同的通信安全等級,實施有效的隔離措施。
5.保持既有的撥號方式不變,內部實現5位電話短號互撥。
6.設計能力開放單元,可以對第三方的應用系統開放接口,音頻、視頻、數據等均可被靈活調用,業務也可被整體集成。
結合現有實際情況及系統的建設目標,多媒體融合通信系統建設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Ø 承載網設計:按照統一通信系統總體建設目標要求,系統網絡規劃及使用性質,綜合考慮通信技術迅速發展的狀況及安全防護要求,接入承載網采取全新的企業局域網模式—全光局域網傳輸,一網可以承載多種業務。
Ø 通信模塊:
功能實現設計圖
Ø 視訊模塊:視訊系統模塊利用現有通信網(包括各種傳輸網絡)和數字信號壓縮處理技術,將音視頻和數據信號處理后傳到遠端,實現面對面的交流。其交流形式可以為點對點或點對多點之間的雙向視頻,雙向音頻,以及數據等交互式信息的實時通信。
設計流程圖
Ø 號碼分析模塊;
主要涉及號碼分析及中繼網關的功能:
(1) 號碼分析器提供將POTS(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終端接入交換網絡的功能,支持H.248、MGCP(Media Gateway Control Protocol)、PRA(Primary Rate Access)、BRA(Basic Rate Access)和V5接入網關,支持通過HFC(Hybrid Fiber Coaxial)網絡的Cable接入POTS終端,完成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注冊和呼叫控制的功能。中繼網關完成端局/匯接業務承載。
(2) 中繼網關提供與西門子NGN、平臺之間的E1接口,號碼分析服務器提供呼叫號碼的分析功能。
(3) 號碼分析平臺提供內網用戶出局到公網聯通的轉接作用,同時號碼分析平臺可以提供計費功能,可以提供詳細話單。
根據以上的系統功能模塊設計,給出的系統配置如下:
組件名稱 | 功能描述 |
通信模塊 | |
業務系統 | 實現Mtel AS功能,提供基本音視頻、補充業務;Centrex AS功能,向企業用戶提供話務臺業務。 |
會話控制與媒體資源系統 | 實現P-CSCF、I-CSCF、S-CSCF、BGCF、MRFC功能。完成呼叫控制、業務觸發、路由功能。 |
實現HSS功能。存儲IMS中所有與用戶相關的數據,包括用戶身份、鑒權數據、業務數據、接入參數、業務觸發信息。 | |
實現MRFP功能。提供放音收號資源、語音會議資源、標清視頻會議資源。 | |
實現AGCF功能。通過H.248、MGCP或者V5協議接入傳統的POTS、ISDN用戶。 | |
接入與承載控制系統 | 實現A-SBC功能。A-SBC作為用戶接入的入口點,實現SIP/H.248用戶的接入、信令和媒體代理、拓撲隱藏等功能。 |
互通系統 | 實現MGCF功能。MGCF提供與傳統PSTN、PLMN網絡之間的話音業務互通。 |
實現IM-MGW功能。IM-MGW提供與傳統PSTN、PLMN網絡互通的話音媒體通道資源。 | |
運營支撐系統 | 實現CCF功能。把網元上報的計費請求ACR整合成CDR,并上傳給上層計費中心。 |
統一的業務發放接口。把BOSS系統的業務發放命令分解到HSS、ENUM與ATS以及AGCF。 | |
實現ENUM/DNS功能。ENUM/DNS服務器在IMS系統中進行域名地址轉換查詢和ENUM號碼翻譯。 | |
作為IMS網元統一業務管理平臺,與上層BOSS系統對接,完成網元的管理。 | |
視訊模塊 | |
多點控制單元(MCU) | 高清MCU支持1080P、720P、4CIF、CIF視頻會議終端接入,負責將所有會場的碼流進行處理與轉發。 |
錄播服務器 | 負責對會議進行錄像和點播,聯網PC機可通過WEB方式進行點播;支持最新的HTML5技術,通過各種移動設備實現無插件點播。 |
會議管理平臺 | 負責會議的召集、管理和結束等會議管理控制功能,通過會議管理平臺對這些碼流進行分發、交換、會議控制等。 |
號碼分析模塊 | |
號碼分析器 | 號碼分析器提供將POTS(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終端接入交換網絡的功能。 |
中繼網關 | 中繼網關完成端局/匯接業務承載。 |
三、系統應用效果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一個融合了固話、移動手機、即時消息、電子郵件以及音視頻網絡會議等辦公通信應用的融合通信系統平臺可以讓企事業單位出差和培訓成本降低20%—40%,辦公和通訊費用降低30%—40%。多媒體融合通信系統可以達到以下目標:
(一)多終端融合、業務應用更廣泛
多媒體融合通信系統,適用于不同人群、不同場景的會議終端,從企業管理者到普通員工,從會議室到辦公桌面到口袋,多終端同時接入融合會議,實現會議室終端、電腦軟客戶端、桌面IP話機、手機客戶端等多終端的融合,提供移動化、融合視頻、云協作的融合通信系統。
(二)多業務融合、協同辦公更高效
多媒體融合通信系統,結合企業業務流程,將傳統會議方式升級為“協作會議”,在語音會議和視頻會議的基礎上提供屏幕共享、文檔異步瀏覽、電子白板、問卷調查等功能,融合語音、視頻、數據、即時消息、業務流等技術,突破時間和地域的限制,隨時隨地通過最便捷的方式進行溝通,讓溝通趨向多元化、互動性更強、協同更高效,適合各種會議和培訓場景。
(三)安全視頻通話、有效支撐科研生產
通過多媒體融合通信系統,在授權范圍及授權區域內,通過安全保密的相關認證,均可快速準確地接入生產調度系統,進行及時可視化的管理以及重要視頻的實時存儲,滿足各種生產監控、指揮調度的需求。
四、結語
多媒體融合通信系統能將電腦、電話、手機、即時消息、短信、電子郵件、多媒體會議、傳真等多種溝通手段融為一體,運用互聯網技術、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三大核心信息技術,實現固定電話、手機、視頻、傳真、即時通訊等辦公通信和辦公應用系統協同化辦公的完美融合,把所有與溝通相關的工作都集成到日常工作流程中,打造便捷、高效、節能的協同辦公新模式,在提升企業運行效率方面、節省運行成本方面效果顯著。
多媒體融合通信系統的建成將大大縮短溝通距離,使管理范圍向縱深無限延伸,大大提升生產協作效率,同時通過對終端信息智能采集和存儲,為數字化生產、大數據開發應用奠定傳輸和數據基礎。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