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美國華語電視臺利用全媒體渠道的創新與發展--以美國南加州洛杉磯地區為例
引言
在網絡媒體、社交媒體、手機終端媒體飛速發展的今天,傳統電視媒體的時代發展背景已經發生了空前的變化,收看節目被動,時間固定,觀看條件苛刻,節目和觀眾缺乏交流和互動導致收視率持續下降,觀眾群體的流失和轉移。在美國地區的華語電視臺,受有限華人人口數量和有限華人企業數量的影響,美國華語電視臺競爭異常的激烈,面對著異國他鄉的各種困難和挑戰。
然而在惡劣的宏觀生存環境中,借助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廣泛渠道,仍有一些運營良好,社會影響力和經濟效益的非常突出的華語電視臺,這些美國的華語電視臺的全媒體優秀運營方式對中國大陸同樣倍受沖擊的傳統電視媒體具有巨大的指導和幫助作用。
一、美國華語電視媒體綜述
美國法律允許外資在美開設電視臺媒體機構,因此吸引了勢力雄厚的境外華語電視公司開始進軍美國市場。“鳳凰衛視”于2001年1月在紐約開之后,臺灣的“東森美洲衛視”也于2003年在洛杉磯開辦,香港鳳凰衛視、臺灣東森美洲衛視等強勢電視媒體陸續進軍美國市場。然而,在美國華語電視領域發展相當迅速,但競爭也相當激烈。目前,美國本土有六十多個華語衛視及網絡頻道,而美國華人人口大概有220萬,分布于美國本土的50個州,加之極少數的外族收視觀眾,平均每個電視臺只能分配到三萬多的潛在觀眾。有限的華人觀眾群難引起美國英語文化主流社會的重視,普遍不利于華語電視臺的運營,在廣告客戶招商,制作精品節目方面困難重重。面對僧多粥少的市場窘境,華人電視臺為了生存與創收絞盡腦汁,間接或直接的引發了一系列過度競爭,帶來許多負面效應。
二、洛杉磯地區華語電視臺現狀
根據2016年美國人口普查,整個大洛杉磯地區約有1937萬3645居民,大洛杉磯地區約有華人766,968人,華人電視媒體有鳳凰衛視,東森衛視,LA18頻道,漢天衛視,天下衛視,國際衛視,新時代衛視,環球東方等十五家電視臺,普遍面臨與大環境類似的窘境——節目、觀眾、廣告市場。
(一)缺乏優秀節目
華語電視臺本身制作能力有限。據統計,洛杉磯地區的華語電視臺平均員工數為20人,舉例:作者本人之前就職的某衛視頻道自制的相親綜藝節目全職制作團隊僅3人,加上現場錄制時的導播、攝像等工作人員,也只是不到10人的團隊,相比江蘇衛視的金牌欄目《非誠勿擾》200多人的制片團隊,該欄目最后成片整體質量的不足也不難理解。新聞等其他節目也有類似的情況,無奈之下,華語電視臺只能通過大量外購來填充播放時間,不僅這些美國華語電視臺節目源相對匱乏,而且整體節目質量粗糙和雜亂。
(二)觀眾數量少
當代年輕人多數會選擇網絡媒體,社交媒體并大量結合移動端自主的選擇視頻節目,僅有的中老年電視觀眾群還要被眾多頻道所瓜分,同時由于地域、年齡、文化、信仰、渠道等影響,美國華語電視節目的客戶忠實度相對較低。
(三)經營困難
廣告收入華語是電視臺的主要收入。洛杉磯地區的缺乏大型華人企業,以餐飲業,保健業,法務業的個體工商戶為主,導致華語電視臺缺乏優質廣告投放商,市場充斥低價低質的所謂的TVC廣告。某一位工作人員身兼導演、攝像、燈光、剪輯等多職拍攝廣告的情況時有發生。低質低價的廣告導致大多數華語電視臺廣告收入不足,而運作成本很高。沒有好節目引發缺乏收視率,缺乏收視率引發電視臺廣告收入底下,廣告收入低下引發進一步無法制作出優質的節目的惡性死循環在洛杉磯地區的華語電視臺中普遍存在。很多華語電視臺始終處于苦苦經營和維持的狀況。
三、困難環境下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戰略
然而面對生存環境不佳的大環境,仍然有部分華語電視臺及傳媒機構進行了有效的資源渠道整合,線上線下兩手抓,利用美國的海外地理優勢及洛杉磯作為國際大都市的全球化影響力,通過“走出去、迎進來”等方式進行國內外的結合,大力開拓中國內地的電視市場,利用自身對中文文化的趨同性和對于國際文化的把握力開展非同質化競爭。在中國媒體市場政策逐步放開,中國文化席卷全球,第三次移民潮、留學潮的大發展環境下抓住了中國大陸市場的外延資源,在取得各自公司盈利和社會影響力雙豐收的情況下,為其他美國華語電視臺甚至中國大陸部分電視臺及媒體提供了學習和借鑒的標本。電視媒體作為發展時間最長的圖像媒體,以及一般新興媒體無法達到播放條件,其在世人心目中仍然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響力。洛杉磯地區部分電視臺將電視傳媒機構在人們心目中“可信、正規、官方”的形象充分利用,結合電視媒體的優勢,多渠道整合其他媒體的優勢打造全媒體的傳媒平臺。
(一)重新定位,將電視臺從大眾模式向分眾模式、窄眾模式轉變
“專注、細分、有效”傳播催生了“分眾模式”,在華語電視行業競爭異常激烈的南加州地區,部分華語電視臺集中公司骨干成員優勢資源,面向特定消費群體,獲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以后中國出現了大規模美國留學潮,位于洛杉磯地區工業市的漢天衛視,開發出基于公益性質的服務于中國留學生,申請、地接、住宿等各方面的大型論壇及服務平臺,拍攝系列性的針對留學生防偷防騙的視頻小貼士,大大方便了中國留學生在美的初期生活。龐大的論壇注冊用戶使論壇吸引到了房屋租賃、汽車買賣等服務型行業的廣告收入,達到了公益性和營利性的雙重效果。進而,漢天衛視與洛杉磯總領館教育司和美西南學聯深入合作,提供場地資源協助其舉辦了美西南高校華人春節晚會、十一國慶辯論賽等一系列成功的活動,在美西南留學生群體中有著廣泛的影響力和良好的媒體形象。同時,漢天衛視大力打造微博和微信公眾號的建設,將有價值的新聞、社會信息、防騙小貼士視頻及優質活動視頻上傳,傳送至廣大學生用戶移動終端,拓展了傳輸渠道,使目標觀眾的收看便捷自由高效。最后,漢天衛視與部分面向中國地區招生的美國高校合作,為其制作招生宣傳片,留學紀錄片,最后根據目標需要將影片上傳至國內外知名的視頻網站,達到了全球化傳播的效果。漢天衛視面向高校留學生群體的窄眾模式取得良好的社會聲譽和公司利潤。還有部分電視臺開發服務于新移民衣食住行,求職、法律等各方面服務類節目,同時開發社交媒體服務,利用公眾號微信、微博自動回復功能,設置關鍵詞,如“身份轉換”,“社安號”等,高效便捷的解決新移民因為陌生環境和語言障礙而造成的信息不對稱。
(二)對接本地新媒體,多渠道合作的共贏模式
隨著社交媒體的快速發展,洛杉磯本地涌現出了大量優秀的新媒體組織和個人,例如:吃貨小分隊,洛杉磯華人黃頁網,星夢購物等。以吃貨小分隊為典型,在短短的三年左右,積累了近20萬粉絲,涵蓋了洛杉磯地區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吃貨小分隊作為本地超級媒體大V,以搜集本地美食,提供相關信息為主,主要以文字和圖片的形式為主,缺乏相關視頻。環球東方臺敏銳的發現了該情況,果斷主動出擊與吃貨小分隊合作,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提供了視頻拍攝制作團隊,豐富了吃貨小分隊的信息出品,影音圖文全方位的為觀眾展現產品。環球東方臺和吃貨小分隊的戰略合作伙伴建立后,吃貨小分隊的粉絲量進一步快速增長,粉絲的優質反饋也不斷增加,環球東方臺產生了制作電視節目以外的收益,同時影響力也依靠吃貨小分隊的20多萬粉絲飛速擴大,雙方達到了雙贏的效果。
洛杉磯華人黃頁網(CCYP)的客戶幾乎涵蓋了洛杉磯地區所有的企業、個體工商戶,每年定期舉辦華人企業展示展銷大會,參展商家達到5000戶以上,參觀客戶數達30萬以上。然而CCYP有限的員工數難以組織如此龐大規模的活動,因此CCYP與國際衛視合作,共同舉辦一年一屆的活動,各自發揮資源優勢,招商、組織、銷售、采訪報道等環節有條不紊,同樣實現了多方共贏。環球東方臺與星夢購物的合作也是相當成功的。
(三)深入的對接國內資源,豐富出品內容,擴展出品渠道
上文已經提到,美國華語電視臺受員工人數、資源、資金的不利影響,難以制作出高端的電視節目,但洛杉磯的新時代衛視深入的對接國內資源,利用美國的地理優勢及全球化影響力與江蘇衛視共同打造出了《非誠勿擾》美國專場,協助江蘇衛視在海外成功制作節目的同時,也依靠其國內強勢媒體的地位,擴大了國內外的影響力。新時代衛視進一步主打與國內資源的對接,《跑男》等真人秀節目海外專場的對接籌劃工作也在開展過程當中。洛杉磯體育產業相對發達,NBA洛杉磯湖人、洛杉磯快船的全球影響力相當之大,國內某CBA球隊赴美拉練,在斯臺普斯中心與洛杉磯快船二隊的友誼賽也是由新時代衛視組織接洽的。
一年一度的中美電影節由美國鷹龍傳媒公司主辦,聯合了中美多家媒體娛樂機構參與,并且獲得了中國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和美國電影協會的支持。電影節期間主辦方組織多場中美電影展播會,中美合拍影片接洽會等豐富的文化交流活動,鷹龍傳媒為推動中美電影人之間的交流,增進中美電影市場的互補與合作,以電影為平臺促進中美兩國文化的交流和人民之間的友誼作出了突出的貢獻,也為自身建立了良好的社會聲譽。也有多家美國本地華語電視臺聯合作為美方制片,協助國內團隊完成了《橫沖直撞好萊塢》的拍攝,《大唐玄奘》的北美發布會等活動。
在跨國電視劇制作方面,由趙晨陽執導的《洋嫁》于2015年5月10日在洛杉磯舉行開機,漢天衛視作為美方制片在組織演員,場地提供,后勤保障方面起到了關鍵核心的作用,為該劇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四、結語
從整體上來說,洛杉磯地區華語電視臺仍普遍處于艱難的經營狀態,整體的媒體大環境不是靠某個個人或者某個組織就能夠改善的。區域性的行業市場繁榮涉及很多的因素,傳媒市場中,宏觀方面的政策環境、文化引導,微觀方面的媒體個體良性競爭及出品內容都會影響市場的穩定與繁榮。在美國,華人媒體缺乏當地的行政管理調控機手段,準入門檻設置不合理,媒體數量監管不利都是導致當下現狀的原因,所以合理的市場機制,合理的企業數量,合理的資源分配需要當地的行業協會以及相關組織進行研究探討。
以上所提及的洛杉磯華語電視臺的新戰略新思路為全美華語電視臺甚至全球華人媒體提供了學習和借鑒的優秀案例,雖然這些創新發展未能全面的改善洛杉磯華語電視臺的整體生存狀態,但作為媒體機構所展現出的積極開放包容整合創新的態度值得肯定。隨著科學技術和時代的進步,媒體傳播的內容和渠道都在飛速的發生變化,無論中外媒體都應本著內容為王,質量第一的理念,加之開闊的思維整合渠道和資源,才能在傳媒業迅猛發展的今天利于不敗之地。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