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真人秀影響下大學生的文化習得與迷失——2017—2018年明星真人秀新觀察
2017年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鼓勵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有益思想、藝術價值與時代特點及要求相結合,推出一大批底蘊深厚、涵育人心的優秀文藝作品。得益于此,明星真人秀節目越來越重視原創性和文化內涵,同時也積極關注時代命題和觀眾訴求的變化,將現實生活中問題轉化成為節目元素,打造出了別樣文化。
大學生是明星真人秀節目的主要受眾之一。對于年輕的大學生而言,他們對外界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正處于三觀塑造的重要階段。無論是主動接受還是被動的灌輸,大學生必然受到明星真人秀節目影響,不自覺地接受其宣傳或隱含的文化。2017年開始,明星真人秀節目不斷推陳出新,出現了一定數量的、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類、演技類和慢綜藝。這些新型節目給真人秀節目市場帶來了不一樣的新氣息,在給大學生帶來文化盛宴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讓其迷失其中。
一、文化習得
(一)傳統文化
在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孕育了眾多優秀的文化,蘊含了一幅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擔負著傳承中國文化歷史的重任。但在教學中,文化相關課程如文學課、歷史課等是教學難題,很多大學生覺得這類課程枯燥乏味,提不起興趣。文化類真人秀積極創新,將中國傳統文化與娛樂節目相結合,寓教于樂,讓大學生們在趣味中感知中國文化和歷史,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課堂教學中無法解決的難題。
央視推出了多檔關于文化本身的節目,讓中國傳統文化大放異彩,讓大學生在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感受其魅力。《朗讀者》以情感發聲,明星嘉賓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朗讀傳世杰作,讓大學生感悟文字之美。《經典詠流傳》將流傳千百年的古詩詞和現代音樂結合在一起。《青玉案·元夕》《明日歌》《將進酒》等代表和彰顯中國傳統文化魅力的經典詩詞經陳彼得、張俊凱和鳳凰傳奇創新性傳唱后,以新形式性為大學生所熟悉。《國家寶藏》請當紅明星化身國寶守護人,以舞臺劇的形式演出歷史故事,將厚重的歷史用有趣的方式傳達給大學生,讓歷史活起來。這檔節目將大學生領進歷史之門,讓他們對傳統歷史文化產生興趣,進而走進博物館參觀,去感受歷史淵源,回歸文化自信。
這些節目用新穎的表現形式回歸傳統文化,少了些說教,多了些趣味,既讓中國傳統文化活了起來,也讓文化類真人秀在泛娛樂化的綜藝環境中有了一席之地,真正做到了“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二)慢文化
當前,綜藝類的熱點已從快綜藝轉變為慢綜藝。快綜藝比較重視娛樂,為了搞笑而搞笑,缺乏文化內涵,沒有文化力度,只能給大學生帶來一時的歡樂,無法滿足他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慢綜藝則比較重視觀眾的情感需求,猶如一道清流,緩緩走進大學生心里。從節目內容上來看,當前國內慢綜藝主要有三類:經營類、生活類和情感類。
經營類綜藝主要是經營餐廳、經營客棧和改建房子。《中餐廳》率先在國內吹起了“經營風”,在國外經營中餐廳,傳播中華美食。《中餐廳》之后,民宿風掀起。《親愛的·客棧》以經營民宿為載體,倡導 “慢下來,去生活”的生活方式;《青春旅社》以青春為主題,以經營為載體,在創業生活中暢聊青春、傾聽故事。從《中餐廳》到《親愛的·客棧》《青春旅社》,大學生跟著嘉賓們體驗了創業過程的種種艱辛、未知和挑戰。
生活類真人秀主要是展現鄉村、小鎮的慢生活。《向往的生活》展現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忙碌而充實的田園生活。《小鎮故事》描繪了與城市截然不同的12座具有原生態風情的中國特色小鎮。但不管《向往的生活》還是《小鎮故事》,這兩檔節目滿足了大學生對詩和遠方及田園牧歌等精神渴求。大學生們可以感受到節目所傳遞的“慢一點,享受生活”的生活理念,靜下心來細細品味城市喧囂之外的生活之妙,思考什么才是自己向往的生活。
情感類真人秀講述情感和婚戀觀。《幸福三重奏》從生活細節中捕捉到兩個人的情感交流,傳達的是具有煙火氣的幸福感。節目能引導了大學生建立正確的愛情觀和幸福觀,能思考自己希望的幸福是什么。
在生活加速度的時代,大學生內心深處焦慮在慢綜藝中得到緩解。經營類、生活類和情感類等慢綜藝分別從工作、生活和情感三方面入手,引發大學生對工作、生活、情感的深入思考。
(三)影視文化
演員是受大學生高度關注的一個職業。不少大學生還懷揣著演員夢,特別是影視類院校大學生。但是在這個靠臉吃飯的時代,當前大學生對演員的認知存在一個誤區。他們普遍喜歡小鮮肉和小鮮花,重顏值,輕演技。因此,有流量的偶像派牛氣沖天,而有演技的實力派卻始終火不起來。影視文化所被臉綁架。《演員的誕生》《我就是演員》和《聲臨其境》等節目以演技為內核,推出了演技類真人秀,讓演員回歸到其從事的職業本身,讓大學生了解何為真正的演員。
浙江衛視推出的《演員的誕生》和《我就是演員》重新定義了演員的概念,讓大學生們重新感受到了演技的魅力。那些擔任主演的“零演技”的偶像派在粉絲看來情緒飽滿、演技炸裂的表演,實則被導師們判定為用力過猛、過于浮夸。那些擔任配角的實力派表演得到了導師們的肯定。《聲臨其境》以配音和臺詞為切入點,每期中四位聲音大咖用聲音塑造角色、用聲音再現經典畫面。節目中沒有流量明星,沒有當紅大牌,全是實力派演員。配音前,實力派演員們如臨大考一樣緊張,反復排練;配音時,用心詮釋創作每一場對白、每一句臺詞、每一聲嘆息、每一次呼吸,而不是單純地模仿和對口型。
這幾檔節目在“演技”與娛樂化展現之間找到了平衡點,讓大學生重新認識了演技,也讓一群真演技、低流量的戲骨和藝術家憑實力斬獲了大批粉絲。
二、迷失
近兩年,一向“高冷”的文化類綜藝也邀請明星作為節目嘉賓,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觀看,擴大節目的影響力。這就是明星效應。然而,真人秀節目也不能忽視由明星特別是明星崇拜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美國學者斯蒂芬·海納曼的《明星文化》一文認為,整個世界已經被誘騙而形成了對全球媒體娛樂明星而非真正英雄的崇拜;明星崇拜已統治世界,以至于干擾了正常的價值觀和人們清醒的頭腦。在大眾傳媒時代,明星是文化市場上有效的工具,被用以影響粉絲群體乃至受眾消費方式和審美。
(一)消費主義文化迷失
所謂消費主義是指人們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的實際需求,而是為了滿足被不斷制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明星本身就是一種消費符號,他們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都能潛移默化地引導觀眾進行現實消費。比如,在好幾檔真人秀節目中,如《向往的生活》《幸福三重奏》《拜托了冰箱》等,明星有意或無意地向觀眾了安利天價西班牙火腿。許多觀眾由此被安利,西班牙火腿開始熱銷。據Huelva.es報道,目前中國掀起的火腿熱潮讓西班牙火腿炙手可熱,西班5J火腿中國銷售量增長了7倍。除食品外,節目中明星的服飾也是觀眾追捧的對象。幾乎每一檔節目熱播之后,明星服飾的價格和品牌都會被揭秘。《身臨其境》中,韓雪優雅的裝扮和實力配音俘獲了無數人的心,但是有網友也挖出韓雪所佩戴的腕表為價值80萬塊的Van Cleef & Arpels日月星辰。《演員的誕生》中,幾乎每一期章子怡的衣服、耳環、項鏈和戒指等都會登上熱搜,其品牌和價格被扒得一清二楚。不論是明星的西班牙火腿,還是奢侈服飾,明星所用產品無一例外都價格不菲,而且基本都是國外的奢侈品牌。品牌不僅代表時尚,還是明星們身份的象征,是在大多數觀眾能力承受范圍之外的。然而,在明星崇拜的作用下,觀眾會竭盡所有去擁有與明星同款來滿足自己內心的欲望。在這種情況下,網絡購物平臺上會涌現很多明星同款和山寨版。這些明星相關的產品不僅僅用于滿足需要,還在于滿足人們逐漸增長的虛榮心和欲望。
大學生思想比較前衛,好奇心重,但自制力比較差,在明星崇拜的作用下,面對消費主義的侵襲,部分大學生難以抵制其影響,偏離了正確的消費觀念,出現了奢侈品消費、超前消費、過度消費等現象。部分大學生甚至向金融網絡平臺借款,以滿足自身的購買欲望和物質享受。
(二)審美文化迷失
在當代社會,身體的功能性價值開始衰退,審美價值愈加凸顯。作為大眾傳媒的之一的明星真人秀節目也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宣揚身體的審美價值。節目將明星的“理想的身體”形象傳遞給觀眾,并將其構建成社會的美的標準。明星真人秀中明星嘉賓的選擇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
湖南衛視《偶像來了》明星陣容中有林青霞和朱茵,更名為《我們來了》之后,第一季邀請了趙雅芝、劉嘉玲和莫文蔚,第二季受關注度較高的是關之琳和蔣欣。節目以傳播地域文化為目的,但是節目播出,觀眾更關心的是林青霞、趙雅芝和關之琳等明星如何保養有方,做到容顏不老;蔣欣如何減肥瘦身,變得更加青春靚麗等等。在大眾眼中,林青霞、趙雅芝和關之琳等明星本身就是一種符號,代表的是不老容顏;在以瘦為美的時代,蔣欣等明星對瘦的追求更是達到了極致。《我們來了》為全女星陣容,節目嘉賓無不靚麗,纖瘦,容顏不老。觀眾觀看節目過程中不自覺地加強了“青春”和“老年”的觀念,更加堅定了減肥的決心。
在明星嘉賓選擇上,真人秀節目有意或無意地透露著一種審美標準:漂亮、纖瘦和不老容顏。節目打造的“理想”形象往往會令大學生既黯然神傷又心之向往,進而發展為對“理想”形象的追求。在這種環境下,大學生開始越來越關注身材的纖瘦和面容的不老,對肥胖和衰老唯恐避之不及。很多女大學生以絕對的瘦為美,在并不胖的情況下,依舊減肥,過度的、不科學的減肥直接引發了各種生理和心理疾病;在豆蔻年華的年紀,片面追求品牌護膚和化妝品,以保持自己的青春靚麗。
三、結論
2017年以來,文化類、演技類和慢綜藝等原創性真人秀給重引進和同質化的真人秀市場帶來了一道清流。文化類真人秀將中國傳統文化與當前火爆的明星真人秀節目結合起來,改變了過去文化類節目“高冷”的形象,以明星為元素吸引粉絲觀眾,同時寓教于樂,將知識與趣味性相結合,有利于大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到知識。慢綜藝倡導慢下來,去享受生活,有利于大學生進一步思考自身的工作、生活和情感。演技類真人秀重新定義演技,火了一批戲骨,也讓大學生重新認識了演技。但是作為優秀的、原創性的文化類真人秀節目除了考量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外,還應探索節目如何通過內容傳播引導大學生的文化價值,避免消費主義文化和明星文化“侵蝕”大學生。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