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古城的保護與旅游資源開發研究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速度的加快,旅游全球化也呈現出新的發展態勢。這種發展體現在古城旅游方面就是游客對旅游個性化的要求越來越突出,越來越多的游客想更多體驗傳統文化。隨著我國一些古城鎮的不斷地修建和改造,人們也越來越重視對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而如何對歷史文化名城進行保護和開發是一大難題。2014年,即墨古城在即墨市破土重建,2016年建成,將成為青島北部的一個重要旅游景點。發展古城旅游雖然可以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也為古城保護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如何處理古城開發與保護之間的關系,是即墨古城旅游開發必須解決的問題。論文以即墨古城為研究對象,分析了古城的歷史文化價值和旅游價值,并對古城的保護和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了相關的探討,最后為古城的保護和發展提出來了相關的對策,以期對即墨古城的保護和旅游開發提供有益的幫助。
1 即墨古城的價值分析
1.1 歷史文化價值
即墨古城,作為古代齊國的一個古城,齊文化有著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本精神,以民為本,以現實為本的精神意義在當今社會上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即墨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省級文明城市。在2016年全國綜合競爭實力中,即墨排名第九位,成為江北地區第一縣。即墨文化底蘊豐厚,從山海文化到柳腔文化,從柳腔文化到老酒文化,無一不體現出即墨歷史文化的內涵。2000多年前,500名壯士追隨的田橫島旅游度假區,這段驚心動魄的故事給田橫島旅游度假區曾天了迷人的色彩;被譽為“膠東一枝花”的即墨柳腔,也給即墨古城留下了不少的韻味。
不同的地理區域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質。一座美麗的有著千年歷史文化的歷史古城——即墨古城,在建筑藝術上的古香古色,在保存上的精準,在雕刻工藝上的盡善盡美,使人剛到古城現場就能感受到古香古色古城的親切呼喚,這座古城不管在歷史文化價值上還是經濟價值上都將是永久的,都將會給人留下深刻的記憶。
1.2 旅游價值
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能滿足于現代旅游模式,古城的旅游逐漸成為一種旅游趨勢,古城依托傳統的歷史風貌和文化價值在現代城市建設生活中保留了獨特的城市記憶。作為中國古城之一的即墨古城,憑借其獨特的文物性、歷史文化性,以及古城內存在大量的文化遺跡和文化遺產,吸引了大批量的游客前來觀光旅游,這大大促進了即墨市旅游業的發展。
即墨文化資源獨具特色,即墨風水文化首屈一指。即墨位于美麗的濱海城市青島,東臨壯闊的黃海,西接千畝良田。即墨古城與其他古城比起來,最大的優勢與特點是一半是山一半是水,與即墨古城構成了一副絕妙的風水圖。
即墨山水文化也是出類拔萃的。唐代著名大詩人曾經說過:“有山則名,有水則靈。”這一半是山一半是水的古城豈能不名揚天下,墨水河的干流比是3.87‰,她的河道河道全長是41.52公里,流域面積是317.2平方公里,其中在即墨境內的河道長21.3公里,流域面積是276.1平方公里。由此可見,即墨古城是一座名副其實的具有濃厚旅游價值的古城。
3 即墨古城進行保護和開發面臨的問題
3.1 缺乏資金
我國在保護歷史文化街區的工作中大多都會遇到資金匱乏的問題,現在我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和發展大多都是靠著國家的政策和資金支持,雖然即墨古城在某些方面得到了國家的政策和資金支持,但是遠遠不能滿足古城所需的巨大資金投入,而且額古城的保護更需要長期的的資金投入,這使得政府資金不能得到及時的供給。因此,即墨古城的有效保護和旅游資源開發的一個限制性問題就是資金的匱乏問題。
3.2 建筑密度大缺乏統一規劃
即墨古城內建筑密度大,缺乏統一的規劃,很多建筑出現了老化的問題,由于人們對于古城的保護意識沒有得到充分認識,一味的追求觀賞,追求美觀,對于古建筑的拆建、重建等現象也會時常的發生,以至于古城周圍的現代化建筑氣息很濃厚,忽略了古城與周圍建筑的統一和古城自己本身的原始氣息。并且,人們對于古城的保護意識不夠,對古城的破壞也會時常的發生。比如:古城除了自身的古代氣息,其周圍全是具有現代氣息的高樓大廈,而且建筑密度大,與古城缺乏統一的規劃。
3.3 投入收益不成正比
每個古城都是以保護為前提來進行開發的,而且投入了非常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來進行住戶的搬遷安置和拆除舊建筑新建的工作,然而古城的收益渠道卻少之又少,古城的收入除了一部分的門票收入,就是古城商業活動收入和旅游購物收入,這對于即墨古城來說投入太多,收益太少,這也反映出即墨古城旅游結構需要調整,旅游客源地需要重新規劃,只有這樣才能進一步增加即墨古城的收入渠道,也有利于即墨的經濟發展。
3.4 古城文化內涵的挖掘不夠
對于一個具有深厚文化內涵的古城,如何對其進行內涵的挖掘,提高古城的品味,從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才是目前古城發展最重要的事情。從現在來看,即墨古城開發的旅游資源還沒有即墨全部旅游資源的一半,況且即墨旅游資源的檔次較低,景區內的吃、住、行、游、購、娛等基礎設施搭配不合理,高層部門對景區管理不夠。再者,即墨各個景區之間都是孤立存在的,形成各景區之間聯系不當。
即墨古城的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旅游資源開發缺乏深度,大都只是表面功夫,文化品位太低,個別組織、單位為了自身利益,研究開展了一些完全不合理的旅游內容,從而降低了古城旅游資源的吸引力,吸引不到大量游客前來,對即墨古城旅游業的發展造成了極大影響。
4 即墨古城的保護與旅游開發的相關對策
4.1政府加強引導,多向融資
對于即墨古城的旅游資源開發應該堅持走“政府主導”之路,我國在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工作中大多數都存在著資金缺乏的問題。現在我國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基本都是依靠國家的政策資金支持。在即墨古城的的開發與保護中,即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發揮了主導作用。
但是,僅僅靠政府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在即墨古城的保護與開發當中,我們要堅持政府主導,多項融資,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門要充分調動社會各界投資即墨古城保護與開發的積極性,從而建立起穩定的多方面的融資渠道來解決即墨古城融資難題。
4.2 改善基礎設施,滿足居民生活
即墨古城內不太適合即墨旅游業的發展,所以政府應該進一步根據古城的現有狀態和居民生活需求,在滿足整體風貌保護的要求下,逐漸改善城市環境,改善居民居住田間以及城市基礎設施,使居民生活的城市具有現代化氣息。即墨古城的綠化水平有待提高,古城的綠化應該兼顧各方面的建設和旅游的需要,但也要考慮到古城自身的特點,綠化手法的選擇應該迎合古城的整體風貌,突出地方和民族特色,避免單獨的開發一方面,而忽略了古城形象的整體性和協調性。
4.3 改善交通情況,降低人口密度
為了繼續保持即墨古城原來的空間尺度和道路格局,相關部門應該采取措施來避免古城的交通壓力。
即墨市的政府剛剛搬遷到即墨市東部省開發區,這也就是說即墨在城市建設中已經將城市的行政中心等建設在古城之外,古城的壓力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了緩解。但是,在即墨古城的開發中,即墨仍然需要對古城的容量進一步加以控制,應該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區內人口的遷入,并進一步實施該區域的人口分流的措施,減緩人口密度大于對古城造成的壓力。但是在實施古城人口分流時,一定要保證原來在古城內居住的居民,以便最大程度的保持古城原始的文化和傳統民俗風情。
4.4 開發古城文化,提升古城形象
一座城市,就是她所在地方的文化內涵和文化魅力的體現。而古城歷史文化街區,就是這片文化的土壤,歷史文物古跡就是破土而生的文化樹干。
我們應該繼續開掘和發揮已有景點的旅游價值及功能,適當修復一些能體現當地特色的歷史名勝,尤其應該集中改造開發能體現古城歷史風貌的傳統街區,增加與古城歷史文化相對應的景觀。除了賦予歷史文化估計的觀光景點的功能外,還要發揮其實用的功能,使之在旅游中發揮更大的功能。
5 結論
隨著經濟的發展,古城的保護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這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課題,古城旅游的開發狀況也是爭先恐后、亦喜亦憂的。論文主要根據即墨古城的現狀和所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即墨古城資源實際狀態分析的方法,并在即墨古城保護的策略和方法中得到體現。
在保護過程中,我認為,保護首先是要挖掘即墨古城的內涵,然后要尋找適合的保護方法。對古城進行保護的過程也是不斷修正的過程,是在保護的過程中不斷挖掘值得保護的元素的同時,也是在不斷探索正確的保護道路。
只有古城的歷史文化風貌得以保存、歷史文化資源得以傳承,才可能使古城保護和旅游資源發展共同發展繁榮。
本文來源:《企業科技與發展》:http://www.007hgw.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