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技術創新機制的構建
國內外學術界對于基于循環經濟的技術創新機制研究較少涉及,幾乎都是研究循環經濟對于技術創新的作用,對于機制問題只是粗略提及。但是從結構、模式、動力、外因等方面進行研究技術創新機制的學者較多。賈占海教授從“結構”的角度研究技術創新機制,他主張建立“多元化的、系統完善的”企業技術創新機制。他認為,政府要在技術創新機制上的投入占主要地位,同時業也應該有一定的自有投入,推動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于企業在技術創新機制方面的支持,充分發揮金融資本在企業技術創新方面的作用。他提出的“系統完善”的企業技術創新機制,是指“企業的技術創新不能只將眼光盯在新產品創新上,而應從工藝創新、營銷創新和管理創新各個方面考慮,以求得技術創新的整體性”。綜上可知,學者們以前研究的成果沒有從整體上涉及技術創新機制,沒有從內外因素的影響、制約方面對技術創新進行具體的研究。同樣在技術創新的整體性、動態性、開放性、層次性等均較少提及。
一、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技術創新系統的構成要素分析
前文中提到,之前學者對于技術創新系統要素分析方面不夠完善,本人在實地調研及綜合國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認為技術創新系統應該由企業內外兩個層次的要素構成。技術循環經濟的企業技術創新系統同時還要考慮一些軟指標,包括:社會道德價值、生態價值等,進而從企業層面上推動循環經濟的全面開展,以期實現企業發展所追求的實體收益、生態價值、社會價值的有機統一。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技術創新系統與單純的企業技術創新系統的不同之處在于前者追求的是綜合價值的最大化,特別是生態價值、社會價值量的體現,而后者主要考慮經濟價值的體現。
對于基于循環經濟創新系統的構成要素,站在不同角度上就有不同的分類。有學者分為動態要素和靜態要素。決策的創新、技術的研發、技術的實施、技術的實現四個階段內的要素屬于動態要素群。這些學者認為動態要素有企業的組織要素、技術要素、經濟要素、人文要素等。具體來說,企業的組織要素:組織結構、信息資源、決策的制定、企業戰略、企業資源投入情況等;企業的科技要素:包括現有科技的基礎和積累,以及科技引進和吸收的程度,科技框架結構等;企業的能力要素:物資能力、資金籌措能力等;企業的人文要素:決策準確度、員工的水平、企業素質培訓、企業文化、經營理念、人才觀念等。有學者將要素分為內部動力、外部動力與能力要素,內部動力要素有: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現有技術的先進性、企業創新的意愿與意識、利潤分配方案、獎懲的合理性等;外部動力要素:政府的政策和法規、產業內競爭、社會環境要素及循環經濟發展要求等。技術的變革與革新、產品的升級換代、新的細分市場的開拓能力、清潔生產與綠色營銷能力、企業資源投入力度、企業對創新過程控制力、企業外部關系營銷能力等屬于能力要素群。
(一)創新系統構成的內部要素分析
簡單來說創新系統的內部構成要素包括兩部分即企業的物質資本和知識資本。就物質資本而言范圍包括傳統的企業的人、財、物資源。而知識資本是指為了適應時代發展和環境變化,企業進行技術創新過程中需要的自然知識與人文知識交叉、復合的人才,這部分人才所具有的知識就是知識資本。這里講的知識資本與物質資本中的人力資本既有相同點,又有不同點。相同點是均指員工具有知識形成的資本;不同點是知識資本由于是適應企業技術創新需要的資本、是復合知識形成的資本,它比一般的人力資本的層次高、難獲得。比起一般的人力資本企業更加注重層次高、難獲得的知識資本,因為這些資本除了給企業帶來豐厚的經濟價值外,還能在社會綜合方面帶來收益。企業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資本除了引進復合型人才外,自我造血是主要發展途徑,包括對員工的技術、文化、素質等各方面的培訓,加大投入力度才能積累知識資本。這種資本是基于循環經濟下企業進行技術創新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促使企業良性發展的不竭動力。
(二)創新系統構成的外部要素分析
構成企業創新系統外部的要素主要是生態環境資本要素。所謂的生態環境資本要素是指一個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外部的生態環境的現有水平、外部生態環境的發展趨勢、影響外部生態環境發展的正向與負向的要素、外部生態環境自我凈化能力、外部生態環境對企業發展的影響力等。中國企業的成長史也是外部環境的污染史,在一段時期內企業以犧牲外部的生態價值和社會價值追求企業經濟價值的最大化,同時政府管理者盲目追求GDP的數量,造成外部監督的缺失,以外部生態環境惡化和GDP的質量為代價來發展經濟。這段時期內中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的同時就是日益惡化的生態環境和破壞嚴重的生態資源,到現在來看極大阻礙了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即循環經濟的發展。
因此在循環經濟發展要求之下,企業必須將內部經濟價值的追求和外部生態環境價值、社會價值的追求相統一,必須將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綠色生態環境融入技術創新機制之中。不能像過去企業獲得經濟利益、生態環境治理成本政府、社會買單,必須將這種成本納入到企業成本的范疇,也即企業生產經營的環境成本內部化。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認識到環境保護、資源有效開發與企業的切身利益相關,才能使企業的經營活動按照循環經濟的要求和原則展開。
二、基于循環經濟企業創新系統的內部運行機制是自動有序機制
(一)系統的自動有序機制
系統的自動有序機制是指,在系統論的觀點下系統內外影響因素頗多,也教復雜,且這些因素的相關性不確定,呈非線性狀態展開,從而在系統中產生更加激烈和更大范圍的長程相關。這使得企業技術創新的內部系統運行中進行自動的組織,將無序狀態變為有序狀態,有序狀態中也由低級到高級進行。
(二)內在運行機制的構成
1.內驅力機制
企業要進行技術創新必須有內驅力促使,外力的促使不能使企業進行永久的創新。因此必須將所有的促使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內部驅動力的因素找出并加以分析,形成制度和機制,保證循環經濟貫穿企業技術創新始終。
2.激勵機制
從管理角度講,企業循環經濟技術創新的激勵機制對技術創新的過程起著重要作用,激勵對象包括知識員工、企業主、外部投資者等,其方式主要有產權激勵、政策激勵等。
3.人才機制
人才也即知識型員工,他們是企業循環經濟技術創新主體和完成者。從當前企業循環經濟技術創新的現狀看,“以人為本”是技術創新活動的核心。因此企業必須建立相關機制引進人才、培養人才、留住人才。
4.退出和淘汰機制
企業循環經濟技術創新不是一勞永逸的,必須在市場運作下有進入和退出,通過市場競爭對綠色技術創新主體淘汰和退出,主要內容有:人才的退出機制、企業的退出機制。
5.風險投資機制
企業循環經濟技術創新在市場、技術、人才、政府、社會等方面存在極高的風險,風險存在創新就有可能失敗。企業單單通過自己的經濟實力未必經受得住失敗,因此建立相應的風險投資機制就必不可少。這樣既能促成風險資本增值,又能使其靈活地退出市場,從而實現風險投資的良性循環。
6.合作機制
由于循環經濟技術創新的高風險性和不確定性,以及外在環境復雜性和多變性促使企業要有更強的應對能力和適應能力。這種能力建立在各種合作的基礎之上,包括企業與政府的合作、企業與競爭對手的合作、企業與上下游產業鏈的合作、企業與科研院所的合作等。
7.文化機制
基于循環經濟企業的企業文化中必須融入綠色理念形成綠色企業文化,這在創新機制的運行中體現不體現循環經濟至關重要。綠色企業文化為企業競爭提供不竭的動力,這種文化可以融入企業的使命、企業愿景、企業員工行動的方方面面,從而提高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效率和效益,決定著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機制系統構建的走向。
三、他組織機制是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技術創新外在保障機制
他組織機制是相對于自組織而言的,是指不能自發的將各要素進行組織起來,把無序狀態變為有序狀態,不能自我演進和變革,不能自主的從低級有序向高級有序轉變,而只能通過外界的指令促使系統的有序化,外界的指令在組織運行中起著決定性作用。這種指令是剛性的、支配性的、非規律性的。
四、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技術創新機制的構建
通過上述表述我們可以知道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技術創新機制是一個復雜的非線性系統,這個系統包括內在自組織機制和外在他組織機制。依據此我們構建循環經濟的企業技術創新機制的一般模型。模型如下圖:
五、基于循環經濟的企業技術創新機制模型解釋
這個創新機制的構建涉及企業內外部,企業內部涉及各部門和每個員工;企業外部設計政府、資源供應者、客戶、競爭對手、社會服務組織等眾多因素,因此這些錯綜復雜的因素所構成的系統就是復雜的、多變的、無序的、功能龐大的。這個系統的復雜性還體現在技術的復雜、環境的復雜、主體的錯層性復雜及過程復雜上。
系統論角度看,循環經濟運行的內外機制又是一復雜非線性系統的兩層子系統。這兩層系統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相互調節、相互呼應、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外在機制是政府給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提供制度保障。內在機制通過各種動力的驅使下發現和培養出具有復合知識的人才,企業應該認識到這類人才的重要性和難獲得性,一旦獲得要積極任用,讓其在綠色技術革新、綠色產品研發方面發揮作用,并將綠色思想植入這些人員的思想中,用機制保障知識型員工綠色技術創新的成功。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