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路徑選擇
我國商業銀行對社會中利用率低的資金進行利用,為現代企業等各方面的經濟前沿發展提供資金支持,商業銀行主要經濟來源于貸款與存款業務,近幾年我國各類企業負債率增長的同時,導致商業銀行的金融杠桿不斷提升,不良貸款等多種不利于銀行發展的問題已不可忽視,在金融去杠桿的背景下,商業銀行需要對金融杠桿進行適度的降低,合理去杠桿為商業銀行帶來益處,在此對其商業銀行去杠桿的手段進行有效探析,尋找合適的發展路徑。
1 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與路徑選擇概述
1.1 金融去杠桿背景下的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是一種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我國商業銀行通過對利用率低、流動性低的存款進行利用,為各項前沿經濟發展提供資金輔助。杠桿既指企業資產與各項股東權益的比率,同時指在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多數企業通過負債的方式,以低資金對大型資產進行控制的經濟手段,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金融去杠桿成為現代經濟發展的趨勢,目的為減少經濟泡沫,降低金融市場風險,促進經濟平穩運行。在金融去杠桿背景下,我國各企業開始對自身的負債進行降低,企業不惜犧牲收益進行還債,以應對金融風險的沖擊,在金融去杠桿背景下,有投資者認為,應選擇杠桿低的公司進行投資,這更加劇了各大企業對自身杠桿進行快速降低的實施。我國商業銀行的主要收益來自對企業的投資,即信貸業務,而企業的還債必定對商業銀行經營結構造成沖擊,同時去杠桿將會導致部分企業無力償還貸款,從而導致不良貸款率的升高,如果不進行適度杠桿的調整,會導致商業銀行經營風險提升,對商業銀行的效績造成沖擊,商業銀行的效績中重點為安全性與盈利性的評價指標,安全性即上述中提到的不良貸款率、資本充足率以及負債率,盈利性指標即資產收益、凈資產收益以及流動性評價指標,而不合理的去杠桿將會造成上述指標的不良發展。
1.2 金融去杠桿對我國商業銀行的不利影響
商業銀行的安全性是保障,是資金流動與盈利的基礎,而商業資金的流動與盈利,在另一角度會對安全性進行促進,如資金流動性強會對不良貸款率進行降低,在去杠桿背景下商業銀行應對風險最可靠的方式即增加商業銀行自身的資產規模,即資金盈利率、資本規模、資金充足率,據專業研究顯示,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與應對風險能力成正比。商業銀行在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如果無法對資本規模等進行合理調整,將會造成商業銀行經營出現問題,去杠桿對商業銀行的收益結構造成沖擊,去杠桿導致商業銀行失去盈利機會,如銀行貸款業務的減少,從而導致銀行從貸款利息方面的收益減少,且對商業銀行的總資產造成沖擊,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各企業不斷降低自身資負債率,在進行貸款時會更加小心翼翼,從整體發展趨勢來看,將會造成商業銀行整體資產收益的減少,規模擴張減弱。
1.3 金融去杠桿為我國商業銀行帶來的益處
金融去杠桿下的商業銀行如果對杠桿進行適度的調整以及利用,能夠促進去杠桿為商業銀行帶來積極的影響。如商業銀行由于金融去杠桿,會導致為企業提供貸款的機會減少,但同時金融去杠桿背景下的銀行貸款減少,能夠使銀行利用本應提供貸款的資金進行資金流動,從而減少實際貸款中的不良貸款,實現商業銀行在實際運營過程中,資金安全性與流動性以及盈利性形成良性循環,從而對商業銀行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減少。金融去杠桿能夠促進商業銀行脆弱性的降低,由于高杠桿特性,導致銀行在實際經營中存在脆弱性,即收益泡沫化發展,而金融去杠桿能夠促進商業銀行調整資產流動結構,減少負債資產流動占比,對收集的閑置資產進行多種方式的應用,從而促進商業銀行結構多樣化發展,業務更符合客戶需求,促進商業銀行對資產使用的各項信息進行合理的控制,對銀行資金的使用進行精細化發展,在促進銀行脆弱性降低的同時,促進經濟社會各項資產配置合理化發展,提高金融市場的資源利用率。
2 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與路徑選擇探索
2.1 建立風險管理體系制度
在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商業銀行經營風險增大,對此應做出以下的風險管控措施。首先,銀行應對存在風險的部分進行數據性的統計,從而對風險進行有效管控,如對金融去杠桿下銀行信貸業務中存在的風險進行統計,據專業研究顯示,信貸風險多數來自銀行為大客戶提供優惠,由于監管不力,導致信貸風險的提升,應立足信貸業務的整體,信貸前對客戶是否符合標準進行嚴格的審查,加大管理力度,對辦理信貸業務中涉及的各類風險進行管控,對給予的優惠政策進行合理的調整,降低風險。其次,金融去杠桿將會導致商業銀行經營規模以及結構的調整,其中存在的風險應進行有效的管控,我國商業銀行在業務經營中存在投資高于貸款的問題,在金融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將會提高資產負債率,對商業銀行資產造成沖擊,對此商業銀行應加大對實體經濟的經營,對銀行資產進行占有比率的調整,提高銀行實體資本的比率,防止對外投資高于銀行貸款業務,減緩銀行擴張,將經營轉向對基礎的鞏固,對銀行的各項業務進行精細化改造,提高風險防御力度,對非信貸業務部分進行風險管控體系的建立,對業務各環節進行專業的風險管理從而促進整體風險的降低。
2.2 促進商業銀行與國家相關經濟制度相對接
從金融去杠桿成為趨勢可知,我國從推進經濟高速發展轉向,對金融高速發展下存在的問題進行解決,金融去杠桿將會對商業銀行造成巨大的沖擊,對此商業銀行除對內部各項業務進行風險管理控制之外,應放寬眼界,不局限于對高杠桿的調整,從市場經濟發展的整體進行銀行風險管理與持久性發展。國家針對金融去杠桿趨勢出臺各項經濟政策,目的為保證國民經濟穩定運行,商業銀行在金融去杠桿背景下,應積極對國家相關經濟制度進行了解以及應用,如促進政府與商業銀行進行風險分擔的政策,現已經由國務院批準設立,即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商業銀行應積極尋求國家融資擔保基金的幫助,幫助商業銀行在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對風險進行有效應對措施的實施。同時商業銀行應積極對金融去杠桿背景下的市場現狀進行探索與把握,從而促進自身業務更符合客戶需求,并加大銀行各項業務辦理風險的管控。
2.3 對商業銀行經營結構進行合理調整
在金融去杠桿背景下,商業銀行應進行各類結構的調整,以應對去杠桿為商業銀行帶來的沖擊。首先,應進行資產負債結構的調整,金融去杠桿導致企業紛紛降低負債,對商業銀行而言,應對此種情況,商業銀行應提高流動資產占比,改變商業銀行規模擴張以及發展依賴負債的思想,對商業銀行的負債對象進行個性化業務定制,在去杠桿背景下,不盲目降低杠桿,通過對銀行規模擴張、資本使用現狀、負債率進行平衡化研究,促進銀行穩定低風險前進。其次,商業銀行需要對去杠桿背景下的各項資產進行結構性處理,金融去杠桿背景下會造成部分企業破產等問題,銀行應對其進行有效手段的落實,從而對資產進行正確處理,減少去杠桿對企業造成更新換代為銀行帶來的收益損失。最后,商業銀行面對去杠桿為銀行發展帶來的風險,應積極促進業務創新發展,對理財、信貸等多種業務進行經營轉型,如面對去杠桿可能造成的資本缺失的問題,商業銀行可利用合理的負債工具,進行不同資本補充渠道的尋找,不斷適應去杠桿趨勢下的金融現狀。
3 結語
綜上所述,金融去杠桿對于我國商業銀行的發展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去杠桿一方面使企業的借貸減少,從而導致銀行的收益減少,但同時去杠桿能夠使商業銀行調整經營結構,對商業銀行經營風險降低,使銀行獲得長久性的發展。商業銀行應從市場發展角度入手,一方面對杠桿進行適度調整,另一方面促進銀行運營結構轉型,其路徑應通過調整負債結構、推進資本轉型、提高風險管理等手段,降低高杠桿以及不良貸款等帶來的風險。
本文來源:《企業科技與發展》:http://www.007hgw.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