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術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影響因素研究
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研究發展后,目前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已經由單一的理論研究轉向了多元化理論結合實際的綜合研究。在這一背景下,本文將從高新技術企業這一新興視角切入,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影響因素進行研究。
1 研究意義與目的
保持“企業社會責任”的長期投資對每一個企業都至關重要,一個擁有良好的“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企業可以有效提升其社會公信度,維持良好的品牌形象,使企業競爭力得到增強,文化發展能力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促進社會經濟。而高新技術企業作為眾多企業中的特殊存在,不僅具備更好創新能力,而且也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的價值取向。其特殊性雖然使得高新技術企業要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但同時也為增加企業競爭力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在商業社會發展快速的今天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研究已經較為成熟,但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社會責任的相關研究處于待完善階段。如今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將高新技術的發展作為本國的發展核心戰略,高新技術企業正處在高速發展階段,雖然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了些許問題,例如因高新技術企業因社會責任缺失而導致的公共問題等,這些問題都制約了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在此背景下對于高新技術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影響的研究尤為重要。本文從高新技術企業這一新視角出發,對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影響因素進行探究,能夠為高新技術企業進行社會責任投資提供一定的理論指導。
2 理論基礎
2.1 企業社會責任定義與發展
“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CSR)由學者Sheldon最早提出(1924),相關系統性研究西方國家在上個世紀50年代就已經展開。西方的研究者在一系列基礎議題的探討爭論后,目前雖然對許多基本問題學術界尚未形成一致意見,但對于企業應當承擔社會責任的觀點在社會與學界已存在廣泛共識。我國于改革開放后才逐步步入市場經濟,從而導致研究初期學術界以及企業自身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不足。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我國的市場經濟逐漸發展成熟,社會各界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認識也進一步的深化,例如2006年的新《公司法》,就將企業社會責任納入了該法第5條。國內學者也提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例如學者崔麗在對國外“同心圓”責任體系、“層級式”責任體系研究后,提出的“五位一體”企業社會責任體系。
2.2 高新技術企業的特征
相較于傳統的制造型、銷售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新能源、高新技術服務、電子信息、生物制藥等)有著與傳統行業相異的鮮明特征。
2.2.1 企業成立時間較短且發展迅速
受到計算機革命、技術革命與互聯網的發展紅利影響,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的成立時間雖然較短,但在近十年的技術飛速發展下,高新技術企業整體的成長十分迅速。
2.2.2 研發資金較高,創新能力強
高新技術企業的贏利與發展相比傳統企業更加依賴于技術創新,這導致高新技術企業在研發領域更愿意投入資金,也使得高新技術企業的創新能力普遍強于傳統企業。
2.2.3 產業集中趨勢明顯
高新技術企業之間的產業聯系十分的緊密,使得各企業的選址都趨向集中,從而形成高新技術企業園區,或由政府牽頭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園區吸引相關企業入駐。著名的例子即為美國的“硅谷”與中國的“中關村”。
3 文獻綜述
對于企業社會責任的研究從1924年最早被Sheldon提出后,經過多年發展,目前的研究呈現出一種由單一理論討論向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理論分析轉變的趨勢。例如學者田國雙、楊茗的《綠色信貸與商業銀行企業社會責任披露相關性研究》就以“綠色信貸”為著眼點,進行了商業銀行的企業社會責任相關性研究;學者徐堅等在《食品工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五大特征》中分析了食品工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特征,在這樣一個對企業社會責任進行多元化分析的背景下,對新興且發展迅猛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相關社會責任影響因素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4 高新技術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影響因素分析
在貫徹實施“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進程中,高新技術企業應該利用這個機遇,調整企業自身與相關利益者之間的利益,積極適當地開展社會責任投資,實現增強技術創新生態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利益相關者理論主要是研究企業與利益相關者之間的關系,內部相關利益者主要有股東、債權人、員工等,外部相關者有政府部門、本地居民、媒體等,也囊括了被企業業務活動直接或間接影響的客體,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利益相關者的意義。本文將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來解釋高新技術企業社會責任投資的影響因素。
4.1 技術創新責任
高新技術企業的生產是以技術為基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基于對新技術的理解、學習、儲存和應用。企業要想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就必須通過技術創新來改變和提高核心競爭力。
4.2 人本管理責任
高新技術企業是知識密集型企業,員工的素養能力強,是企業的重要資產。擁有核心技術和創新能力的員工對公司的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在企業的經營活動過程中,愛護關心并尊重員工,并且把員工的創造力和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特別是對于那些從事技術研發的人員來說,他們需要一個放松的研發環境。人本管理就是在尊重員工工作及其成果的基礎上,通過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和開拓員工良好的工作前景,需要把企業的發展前景建立在員工自身的前景發展上
4.3 產品和服務責任
高新技術企業與一般企業生產的產品和提供的服務之間的區別在于,高新技術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是高度專業化的,消費者需要有一個接受的過程。因此,高新技企業對其產品和服務需要做到保持專業性和水平的同時,保障安全和使其能進行簡易上手的操作。提供安全的產品是一個企業最基本的要求,之后才是賺取利潤,依法納稅等義務。三鹿集團就是因為沒有保障自身產品的安全性,導致其破產。
4.4 對政府的社會責任
在企業中扮演重要的利益相關者的其中之一的角色就是政府。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的政治背景下,如今政府對企業的關系呈現多樣化,從以往的管理和控制轉變為監督、協調和服務。強制性和引導性是政府對企業績效的效用的主要呈現形式:強制性是指政府通過企業進行強制性的遏止或復雜性審查,進而影響企業的計劃;引導性指政府想要對企業的經營決策和規模產生影響,需要通過一定的政策性引導。因此,企業應當積極履行對政府的社會責任,做到遵紀守法,依法納稅,積極號召國家的方針策略,支持社會公益等事業,與政府樹立良好的關系,獲得一個良好的外部影響環境。
5 高新技術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建議
5.1 企業本身的角度
在現代的知識經濟時代背景下,高新技術企業和其他企業生存與發展主要依賴于技術創新驅動力。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的文化素質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協助企業取得在技術方面的相對優勢,培養支持創新的企業文化,最終創新型組織要在創新團隊的基礎上形成,在內涵方面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企業的核心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方式是引進人才,尤其對于需要高精尖人才的高新技術企業來說,人才是企業自身立足的剛需。為了可以有效地引入人才,培養人才,企業可以通過提高薪資,完善勞動條件和工作環境這基本的三大條件,在企業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地位。
5.2 企業外部環境的角度
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自我調節還不太完善,政府依然在我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主導作用,因此在宏觀調控上需要注意企業社會責任的前景培養,為創造企業能夠承擔社會責任的良好社會氛圍做出相應的努力,法制建設和檢查督導這兩個方面也需要一同并行。同時,要建立企業社會責任監督機制,這個監督機制包括了法律監督和社會監督,在此基礎上為了加強分流的作用,還應加入相應的獎懲制度。
6 結語
本文從主要從利益相關者的角度對高新技術企業社會責任投資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總結出影響因素主要有技術創新方面、人本管理方面、產品和服務方面和對政府的社會方面這四個方面的責任,并從企業自身和外部環境兩個角度給出建議,對于企業自身要吸引人才,提高自身文化發展能力;對于企業外部環境要加強法制建設和社會監督,提升社會公信力。
本文來源:《企業科技與發展》:http://www.007hgw.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