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述動車組車身油漆涂層起泡修補及預防措施
動車組車身涂層產生氣泡的主要原因就是車輛在進行涂裝工序中,待其涂層工作完成之后,其動車組車身局部和其涂面之間的粘附力度比較小,且漆膜十分容易產生氣泡。其所產生的氣泡當中會有氣體以及液體等的存在。在實際的涂裝時,其水氣泡和溶劑氣泡的產生頻率會比較高,水氣泡是空心狀態的,其外部表面比較光滑,而溶劑氣泡的外形和水氣泡的外形比較相似,二者的主要區別就是溶劑氣泡的頂部位置并沒有水氣泡外表面光滑,還會有尖的表現。
1 動車組車身油漆涂層起泡的原因以及預防
1.1 壓縮空氣沒有進行過濾
涂裝車間沒有安裝油水分離器,或者其在安裝之后,相關的裝置設施呈失靈狀態,這會在一定程度上壓縮空氣,讓其空氣內所含有的水分以及油脂不斷的擠壓。一旦其利用噴槍霧化的形式進行涂料工作時,其就會讓其混合在涂層當中,在高溫的烘烤下,其會產生膨脹的狀態,讓涂層呈現出氣泡的現象。另外,涂裝車間并沒有依照其壓縮空氣的需求量進行油水分離器的安裝以及設計,導致其設備的使用規格和數量無法滿足其工作開展的需求,無法定期的排放出各類水分以及油污等,讓其噴涂使用的壓縮空氣呈潮濕的狀態,沒有實時的過濾壓縮空氣。
1.2 環境溫度以及濕度的問題
在高濕度狀況下開展涂裝工作,其會受到溶劑揮發性的影響,減小其涂層表面的溫度,其空氣內的水分就會統一性的聚集在該涂層的表面位置上,讓其向涂層的內部不斷的滲透,這樣極其容易讓其產生涂層氣泡的問題。另外施工人員在高溫狀況下進行底材的涂裝工作,其涂層也會產生起泡的問題。
1.3 車身溫度過高
被噴涂車身溫度過高也是產生氣泡的原因,若相關的施工人員為了追趕施工進度,在上到工序施工后車身沒有恢復到室溫就進入下道漆工序,這類車身表面溫度高于涂料施工TDS上的溫度或趨近于上限溫度,若固化反應是放出氣體過程,涂膜施工后漆膜里層溫度高反應速度干燥快,內層氣泡沒有揮發就固化。導致氣體被封閉在漆膜內。
1.4 噴涂后急劇烘烤問題
當噴涂工作完成后,若相關的施工人員為了追趕施工進度,會以最快的速度去烘烤涂層,讓其表面過早的進行干結,這會讓其涂層內部的溶劑無法將其揮發性展現出來,其層內的溶劑會受到封閉性的影響,讓其出現涂層起泡的問題。其需要在噴涂后的室溫狀態下,待其冷卻揮發20-30分鐘之中才可進行烘烤。
1.5 底層表面粗糙問題
膩子在實際的調拌過程中,會產生不均勻的狀態,導致其涂刮的濃度較高,涂層較厚。其膩子的內部就會產生和糖心般 的內部結構,需要使用粗砂布料去打磨該膩子。底層表面若呈現出粗糙的狀態,那么其表面的砂眼以及針孔在抹灰的遮蓋下,并不會被輕易的發現,其內部中存在空氣以及濕氣。在涂漆之后,這些部位就會產生起泡的問題,根本無法及時有效的調控其起泡問題。
1.6 涂料攪拌產生氣泡
目前軌道客車領域普遍采用雙組份油漆,這類油漆在使用前需要將主劑和固化劑充分混合攪拌,攪拌過程通常采用啟動攪拌器進行攪拌。高速的攪拌會使油漆產生氣泡。這些氣泡不僅僅在涂料表層,涂層內部也有很多細小的氣泡,受到涂料粘度影響,短時間內氣泡無法完全從液相中逸出。故油漆調配后需要一個20-30分鐘的消泡時間或加入消泡劑加速氣泡逸出。若不滿足此時間進行噴涂,噴涂的漆膜表面就可能出現細小的氣泡,干燥后出現氣泡現象,這類的氣泡發生沒有規律性。
1.7 漆膜濕膜溶劑揮發過快
噴涂過程中,若溶劑揮發過快會造成漆膜外層已經出現交聯固化,但漆膜內部還沒有反應完全,若反應過程是一個放出氣體的過程,如聚氨酯油漆在反應過程中異氰酸酯與空氣中水分反應生產取代氨基甲醛,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導致氣體被封在漆膜中,若反應劇烈表面呈現氣泡破裂狀類似縮孔。若反應不劇烈,氣泡在漆膜中,在漆膜打磨后會顯現出來。這類氣泡的出現規律性強,大面積成片出現,嚴重的甚至整車出現
2 油漆涂層起泡修補方法
2.1 起泡的清除工作
先將隆起的起泡層鏟掉,再將漏出的潮濕的底層鏟除干凈,要求鏟出慢坡狀,用80#砂布把泡坑打磨干凈。將露出基材(鋁表面)的部分涂上厚度為20—50微米的底漆,自然干燥至少18個小時或烘干2小時。
2.2 刮涂膩子
刮涂合金原子灰膩子或者其他自干型膩子,刮涂厚度和刮涂道數要根據膩子的性質和效用以及刨坑的深淺,在刮涂工作中每次刮涂厚度不能太厚,否則會出現膩子收縮,表面塌陷不平,膩子刮涂原則多次刮涂。打磨工作中用240—320#砂紙打磨膩子層,要求打磨表面光滑,借口部位呈現“羽狀邊”,用具有粘性的擦布擦干凈表面。若是大面積整車出現氣泡現象就需要采用全車擠涂膩子的方式進行刮涂,方法是將膩子粘度調整至14-16秒,利用膩子刮刀將全車所有出現氣泡的部位刮涂膩子,不允許有遺漏部位。待固化后用240#砂紙打磨膩子層。
2.3 噴涂中間層漆
將不需要的進行噴涂的表面用紙遮住,將需要進行噴涂的表面用粘性擦布擦干凈。用壓縮空氣吹掃表面,在選擇油漆時要選擇同一廠家、同一型號、同一批次產的。中間層漆在調配好油漆比例后,加入稀釋劑調整施工粘度,粘度一般控制在18-20秒之間。噴涂采用空氣噴涂噴槍口徑一般控制在1.0左右,采用濕碰濕原則噴涂連續噴涂,中涂漆噴涂一定要覆蓋住膩子層,中間層漆主要是封閉膩子層,將膩子層一些細小缺陷全部封閉,同時可以充分滿足膩子層吸油性,防止面漆噴涂后出現光澤度降低現象。若車輛擠涂膩子后一定要全車噴涂中涂漆進行封閉,可以有效降低出現氣泡出現的風險。
2.4 噴涂面漆
將不需要的進行噴涂的表面用紙遮住,將需要進行噴涂的表面用粘性擦布擦干凈。用壓縮空氣吹掃表面,在選擇油漆時要選擇同一廠家、同一型號、同一批次產的。面漆的噴涂道數根據漆的種類而定,如果是硝基漆需要噴四道,聚氨酯漆和氨基烘漆需要噴兩道。面漆在調配好油漆比例后,加入稀釋劑調整施工粘度,粘度一般控制在18-20秒之間。噴涂采用空氣噴涂噴槍口徑一般控制在1.0左右,采用濕碰濕原則噴涂連續噴涂,噴涂時要求適當調整噴涂距離,膩子修補區域噴涂距離近,新舊邊緣“羽狀邊”區域油漆噴涂距離遠,噴槍噴漆軌跡為“凸”弧形。面漆噴涂后立即用駁口稀釋劑將干燥完成后將保護紙去掉,然后用除油劑將表面擦拭干凈。另外,溫度和涂料的粘結度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到噴漆的質量,所以在開展涂料的配置工作時,其相關的工作人員必須要對漆罐上的說明進行分析,以其說明為基準,確定好合理的修理溫度以及條件等。之后在將稀釋劑涂融入到其中,實時的進行涂料的稀釋工作,讓其粘度達到相應的數值標準。若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其溫度比較高,那么其在稀釋后的涂料實際的粘度就會受到影響,產生下降的趨勢。其涂料在噴槍之后所噴出的涂料一旦被快速的揮發抵消,那么就說明其粘度正好。若其溫度比較低,那么其稀釋后的涂料粘度就會比較高,其實際的揮發性會比較小,揮發速度也比較緩慢。面漆噴涂工作在開展的過程中,必須要深入的探究其室內的氣溫、動車組車身的表現溫度、涂料自身的溫度。在開展噴涂工作時,其動車組車身在寒冷的室外進入到室內時,要格外的小心,一旦其動車組車身表面溫度過低,其溶劑的揮發速度就會小于正常的數值范圍,這就很容易引發各類配色以及固化等的問題。所以其相關的施工人員在進行噴涂面漆的工作中,必須要做好相應的噴涂作業準備工作,讓其動車組車身的溫度可以和作業間的溫度保持高度的一致。在動車組車身上放置溫度計,以此來更為精準的確定出其車身的實際溫度數值,觀察其表面溫度是否可以開展噴涂施工活動。
3 結語
動車組車身油漆涂層是一項工業技術含金量極高的科學,就動車組車身油漆涂層起泡的現象屢見不鮮,針對預防油漆涂層起泡的技術也在不斷進行改善和創新。總而言之,預防動車組車身表面起泡的問題十分重要。
本文來源:《企業科技與發展》:http://www.007hgw.com/w/kj/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