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中國娛樂節目文化價值導向的對策研究
當下,娛樂節目在我國的發展初具形態,發展現狀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之一是娛樂性和文化性無法同時兼顧。目前我國的娛樂節目體現出內容類似、形式單一、缺乏創意等弊端。因此,需要提升我國娛樂節目的文化價值導向。
一、中國娛樂節目文化價值導向缺失的原因
(一)商業利益的驅動導致娛樂節目質量缺少文化內涵
商業利益的訴求推動了娛樂節目的快速發展,但是娛樂節目的過度膨脹也帶來了市場的過度競爭。這使得部分娛樂節目由傳達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傾向發展為以經濟利益為驅動的局面。當前娛樂節目過度追求眼球效應,各大媒體盲目的追求高收視率,而忽視娛樂節目的教育性和思想性。我國娛樂節目存在的一個嚴重問題是過度追求商業化,片面強調經濟利益使得節目本身缺乏文化內涵,缺少社會責任感。
現在很多娛樂節目,過度追求收視率,導致內容膚淺、格調庸俗。這些節目用所謂的低俗趣味來博得觀眾的眼球和注意,一味的迎合當下社會潮流,而往往忽視其自身對觀眾價值觀的誤導和影響,忽略了娛樂節目對社會的教育價值和思想引導這一更深層次的社會意義。因此,提升節目內容的思想文化性成為我國娛樂節目當前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二)西方價值觀的沖擊帶來娛樂節目的價值觀錯位
當前我國娛樂節目大量引進國外的模式,缺失本土化,沒有考慮到是否與我國觀眾的口味相契合,照搬國外的節目創意使某些節目中顯現出的如個人享樂主義、利己主義等錯誤的思想和觀點誤導觀眾的價值觀,扭曲了年輕人的人生觀,向大眾傳播負面文化信息,使得高雅文化離我們遠去,社會的真、善、美逐漸被忽視,我國的民族文化和優良傳統受到極大的沖擊。
商業利益的介入使得娛樂節目的制作原則缺失,娛樂至上的制作理念使得娛樂節目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品位低下、缺乏內涵、抄襲嚴重等問題,教育性和思想性更無從談起。一些娛樂節目不惜用低俗趣味如摻雜不文明的環節來夸大節目效果,贏得更多的收視率,而忽視對觀眾價值觀的誤導和影響。
(三)曲解“受眾本位”致使娛樂節目文化價值缺失
當今的娛樂節目已經由傳統意義上的“傳者本位”轉變為“受眾本位”,部分娛樂節目的制作者一味的遷就和迎合電視觀眾的口味,使得娛樂節目在媚俗化的道路上漸行漸遠。娛樂節目需要滿足觀眾的口味和要求,好看是必要的,而曲解了好看等同于庸俗這一理念,就衍生出了娛樂至上的制作理念。大量娛樂節目打著滿足受眾需求的旗號制造低俗的娛樂,甚至制造低級的娛樂。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我國當下娛樂節目形式過分追求簡單的“樂”,強調感官刺激和游戲功能,而缺乏人文內涵,忽視對受眾正確價值觀的導向作用。這些娛樂節目能短時間內緩解觀眾的壓力和煩惱,但使其得到精神上的放松,然而對觀眾的心靈卻無法產生長期的熏陶和感染。因此,部分娛樂節目出現了重視娛樂功能而忽視文化傳承這層更重要的功能。
事實上,當代部分娛樂節目的制作人曲解了“受眾本位”這一理念。受眾本位并非指的是完全迎合和遷就電視觀眾的口味和需求。娛樂不是要嘩眾取寵,也并不意味著要絞盡腦汁的去炒作,而是要憑借其自身具有的文化價值得以發展。當前,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精神生活與之不相適應,而娛樂節目的娛樂性及其聲情并茂、真實生動的特點恰巧迎合和滿足了受眾緩解精神壓力的需求,而這也正是娛樂節目在我國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提升中國娛樂節目文化價值導向的對策
提高娛樂節目的文化品位,同時兼顧其娛樂性是提升我國娛樂節目質量急需解決的兩大方面。娛樂節目要通過娛樂性的手段力圖展現具有思想性的內容,并使其藝術形式與文化內容結合統一,思想性與藝術性相統一。提升中國娛樂節目文化價值導向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一)體現正確導向
娛樂節目以娛樂大眾為宗旨,但娛樂大眾并非意味著低俗趣味。娛樂節目必須重視節目內涵的提升。通過健康、有趣的節目內容來達到娛樂的目的。在觀眾收獲快樂的同時,也可以獲取知識,使其心靈得到充實和滿足。通過營造積極健康的氛圍,使娛樂節目重回正確的軌道。如《天天向上》這個節目,它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為理念,結合歡快愉悅的氛圍,使節目更體現出一種社會責任感。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外來文化巨大的沖擊,部分優秀的傳統美德受到挑戰,《天天向上》這個節目的深度就在于讓觀眾在輕松收看節目的同時能感受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并發揚光大。它融合了眾多節目的表現元素,使娛樂節目本身具有教育性、公益性、思想性,從而提升了娛樂節目的文化深度。
(二)融入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文明結晶,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靈魂與血脈,也是凝聚華夏各族人民的智慧寶庫。我國娛樂節目在兼顧娛樂性的同時,要更加注重思想性的滲透。娛樂節目應該以弘揚傳統文化為制作定位,以多種形式來傳播中國禮儀之邦的文化,發揚中華美德的社會責任感。以《中國詩詞大會》為例,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媒體形式相結合,重新定位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所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引入,是娛樂節目本身節目形式上的一種升級。它的特色就在于將中國影響深遠的詩歌搬上舞臺,以比拼、競賽的方式使更多的人接受這種信息傳遞的方式,其本身的文化底蘊賦予了節目與眾不同的特色。
(三)樹立優勢品牌
當前我國娛樂節目還處于轉型期,要想突圍必須注重創新。尤其是注重本土能力的創新,要努力實現中國傳統文化的作用與功能,而不是通過無底線的炒作或夸大事實來博得觀眾暫時的關注。并在此基礎上開拓思路、勇于創新,在節目的每個環節都帶給觀眾新鮮的感覺。中國娛樂節目應抓住其輕松、幽默的獨特優勢,并在此基礎上注重文化內涵的提升,將娛樂性與文化價值相結合,這也是目前中國娛樂節目必須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在適應市場需求融入一些吸引觀眾眼球元素的同時,豐富受眾感興趣的內容,力求保持娛樂節目的文化品位,達到傳統文化與主流趨勢的娛樂性相統一的目的。從而真正發揮媒體的特殊功能,在培育受眾的同時,發揮其教育性、思想性的積極作用,形成自身立足于市場的堅實基礎。因此,樹立品牌也是中國娛樂節目未來發展的趨勢。
(四)傳遞正能量
媒體本身作為一種媒介手段,在傳播信息和愉悅觀眾的同時,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目前部分媒體一味地將市場作為價值準則的取向,片面追求娛樂節目的娛樂性和消遣性,從而導致了過分重視娛樂節目的娛樂本位而忽視了社會責任。娛樂節目的的社會責任體現為其遵循社會道德價值觀和審美取向。在注重其公共性和社會責任感的前提下去實現經濟效益。向大眾傳遞積極健康的內容,傳播正能量,突出強調媒體的教育意義和公益性。使娛樂節目能夠在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同時,滿足觀眾的需求,引導觀眾正確價值觀的建立,同時更是為了自身長遠發展做準備。
(五)注重節目創新
創新是中國娛樂節目得到長足發展的關鍵因素。娛樂節目的創新包括對節目形式、節目內容、受眾定位、表現形式、節目制作等方面?!赌甏恪愤@檔節目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其對娛樂節目的全面創新。它跨越了中國的大半個世紀的歷史,最大程度的囊括了幾代人的文化記憶,以豐富的娛樂形式調動了不同年代、不同層次觀眾的情感的共鳴、文化認同和參與力。《年代秀》中所有的內容都來源于每個年代最受歡迎的大眾文化,節目使用各種形式將這些內容表現出來,傳播了知識,分享了記憶,同時也引起了不同年代觀眾的情感共鳴。因此,它的觀眾就來源于不同年代和不同的身份,這也擴大了其受眾范圍,并且在我國眾多的娛樂節目中脫穎而出,體現出獨一無二的特色。
(六)提升受眾素養
媒體對大眾的認知有很強的導向作用,大多數觀眾已經具備了良好的文化修養,但仍有些受眾的理解存在偏差。他們熱衷于接受簡單意義上的“幽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受眾審美中存在著低俗化的傾向,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個人素養的缺失,導致審美選擇上的盲目。因此,引導和提升國民的知識修養也是促進我國娛樂節目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就高校而言,通過建設校園文化,加強知識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來達到提升學生文化素質的目的。通過積極開展傳統文化的教育,提高學生的個人素養。就家庭而言,家長可以有目的的引導孩子看一些優秀的娛樂節目,來開發孩子的智力,拓寬孩子的眼界。進而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就社會而言,應努力營造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氛圍,通過多種形式來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提升公民的文化修養。
(七)堅持以人為本
目前,娛樂節目發展的一大趨勢是越來越貼近大眾的真實生活,逐漸擺脫了用明星來娛樂大眾的傳統模式,發展為以平民的視角來解讀社會熱點,強調娛樂活動的大眾參與性。就浙江衛視的《中國好聲音》而言,節目向觀眾輸出的核心內容并非只是“好聲音”,而是什么是好聲音以及其背后蘊藏的價值觀,在導師辨識好聲音的過程中通過學員與導師的互動過程將情感與故事自然的展現出來。學員背景的講述說出了歌聲背后的快樂、艱辛等情感。讓學員走近導師,進而走進觀眾,加強情感的傳播,向觀眾傳播“人人都可以追求夢想”的理念,從而向社會公眾傳遞正能量。
(八)打造高品質節目
娛樂節目在我國的發展的現狀參差不齊。一個優秀的娛樂節目,必然是以好的品質作為其堅實的基礎,其中打造一支優秀的節目制作團隊至關重要。娛樂節目不能僅僅憑借無止境的炒作手段來獲取觀眾的認可和關注,而必須要以高品質得以發展,并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娛樂節目市場中取得優勢地位。就央視播出的《謝天謝地,你來啦》這檔節目而言,其特色就在于借助實力嘉賓,回歸其演員的角色。嘉賓的表演并非按照特定的劇本、已知的角色,這樣就能夠很好的展現嘉賓自身作為演員的職業素養,而非是通過八卦和炒作嘉賓來贏得觀眾的注意。這些實力嘉賓從另一個角度而言也是節目高雅的體現。其可貴之處就在于將節目質量放在了首位,并且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精益求精,從而獲得了觀眾的認可。
(九)注重寓教于樂
娛樂節目不僅要堅持娛樂本位,而且要通過游戲、競猜、益智等形式,在刺激性和懸念性的包裝下,囊括一定的知識文化,使人們通過娛樂的方式從中獲取知識,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提升娛樂節目的文化品位。江蘇衛視的《一站到底》就是這樣的節目,選手與選手之間在特定時間里,通過競猜來進行挑戰,渲染一種緊張的氣氛,這種緊張的氛圍即使隔著鏡頭也能傳遞給觀眾。通過強烈的競爭性,來博得觀眾的注意。類似于《一站到底》這類益智節目很典型的一大特色就是“寓教于樂”。通過觀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式向觀眾傳遞知識信息,以達到教育的目的,這類益智節目符合我國受眾的接收信息的特點,因此在我國深受歡迎。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