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區農村婦女精準脫貧措施研究
彝區在地理條件、社會歷史背景和民族文化傳統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獨特性,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導致該地區貧困發生機制比較復雜,“多重貧困陷阱”下,彝區精準扶貧成為當前政府開展扶貧工作的重點。彝族地區農村婦女貧困狀況主要是由于傳統文化、家支制度等因素的影響,且這種狀態的改觀難度較大,農村婦女成為彝區貧困人群中的弱勢群體,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我們需要針對彝區農村婦女貧困現狀展開分析,才能夠有效采取處理措施。
一、彝區貧困婦女現狀及特征
(一)經濟貧困
首先,彝族貧困婦女的經濟支出主要應用于醫療、人情往來、生活用品購買、家庭教育支出等幾方面,結合相關調查結果可知,彝區婦女的個人經濟收入遠遠低于家庭整體支出水平。其次,經濟來源有局限性,基本以糧食作物種植、家禽養殖等作為重要收入來源,種養殖以自給自足為根本目標,用來售賣占據的比例不大。再次,彝區農村婦女的“家庭從屬性”特征顯著,彝區婦女的大部分收入來源于丈夫、成年子女以及其他家庭成員。最后,從“資源缺乏性”來看,土地資源和房產資源都比較匱乏,家族中男性長者是戶主,婦女經濟資源占有率極低。
(二)精神貧困
首先,彝區農村婦女缺乏社會交際生活,人際關系半徑較小,外出機會少且外出常用的交通工具以大巴車、摩托車為主,部分婦女缺乏自主使用交通工具的能力,多數婦女出行最遠距離就是村鎮往返大巴。出行頻次低、范圍小,使得彝區婦女缺乏社會交往的機會。其次,生活方式比較陳舊,彝區農村婦女的主要休閑生活方式就是串門聊天、觀看電視節目等。
(三)健康貧困
其一,對健康知識了解不足,很多貧困婦女僅僅依靠電視節目、抖音快手等網絡平臺或者醫生和親友傳遞的零碎的健康知識,多數婦女都存在健康知識匱乏的情況。其二,在就醫方面比較盲目,彝區農村婦女多數由于疾病常識缺乏,對自身疾病容易產生恐慌心理,在疾病治療過程中,就醫途徑不正規,對現代醫學了解不足,還存在迷信思想,聽信“神醫”的現象普遍存在。因此很多彝區農村婦女無法及時得到正規治療,可能造成病情遷延、家庭負擔加重的問題。
(四)政治貧困
其一,彝區農村婦女普遍存在“參與社會公共事務意愿低”的特點,由于她們文化水平低、身體素質不高、缺乏空閑時間,因此對于村內的公共事物不關心,依然以男性作為主導。其二,就“維權意識”來看,彝區農村婦女普遍缺乏處理糾紛的能力,在維護自身權益上意識不足,遇到問題會選擇讓步,或者其他人代為處理,也不知曉正確的維權途徑。
二、彝區農村婦女精準脫貧措施研究
(一)增加專項財政資金投入,給彝區農村婦女提供生產基礎
政府應該加大區域經濟建設的財政投入比例,加強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制定適合彝區農村經濟發展的規劃,因地制宜,實現精準扶貧目標。積極宣傳國家的扶貧政策,引導彝區農村貧困婦女了解地區產業發展情況,激勵婦女群體參與到社會就業活動中,鼓勵利用地區獨特自然資源發展特色旅游、彝族特色農業,增加彝區農村婦女的經濟收入水平,使家庭經濟收入多元化。
(二)強化對婦女群體的技能培訓,引導其建立經濟自信
首先,要提升彝區農村貧困婦女的文化知識水平,強化漢語聽說能力培養,提高彝區農村貧困婦女的漢語溝通能力,方便其擴大社交半徑,利于其順利就業,提高了彝區農村貧困婦女獲取經濟收取的可能性。其二,強化與彝區農村貧困婦女的職業技能培訓,開展多渠道、全方位的職業技能培訓活動,讓她們掌握更多謀生技能,成為獨立的經濟個體,擺脫對家庭成員的經濟依附,使彝區農村婦女逐步建立經濟自信,提高婦女群體的家庭地位。
(三)激發彝區農村婦女的參政意識,提高其政治參與能力
首先,政府要依據彝區農村貧困婦女實際政治參與情況,出臺有關的法律、政策,為彝區農村婦女的政治參與權利提供制度保障,比如增加貧困婦女在村民代表大會中的人數比例,保證彝區農村婦女群體的政治參與度。其次,婦女群體應該自覺更新政治參與意識,樹立自主意識,客觀認識自己的獨立性,改變陳舊家庭觀念,主動參與決策過程。
(四)組織移風易俗行動,抵制貧困代際傳遞
彝族地區在我國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傳統文化影響下,很多地區性的“傳統”其實對于現代文明社會來說已經不適用,想要提高地區的現代文明程度,我們需要扭轉地區陳舊的風俗文化和思想觀念,這種地方風俗和傳統思想對于農村貧困婦女獨立性提升造成了阻礙,也不利于地區經濟、文化發展,加劇了彝區農村婦女貧困代際相傳的問題。以國家精準扶貧政策為背景,彝區應該大力開展移風易俗行動,以制度推進風俗和文化再造活動,逐漸形成軟性的、群體性的社會控制機制。
三、結語
造成邊遠貧困彝區農村婦女貧困問題的原因是多元化的,當前我國彝區農村婦女貧困涉及經濟、精神、健康、政治等四個方面,想要切實解決好這一問題,需要我們立足彝區的經濟、文化、政治等因素,建立精神脫貧、物質脫貧目標能夠協同實現的精準扶貧機制。但是這顯然是一個漫長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要立足內部建設和外部支援兩個封面,內外聯合,使彝區形成健康文明的社會發展環境,政府和農村人群建立合作共建關系,立足教育發展、人口增長控制、移風易俗建設等方面展開建設工作,共同開啟文明新生活,實現脫貧攻堅戰略目標。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www.007hgw.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