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視頻傳播研究——以人民日報《中國一分鐘·地方篇》為例
作為一種新的媒介形式,互聯網的互動性、共享性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可與喜愛。抖音、快手等平臺更是提供給受眾自己制作并傳播視頻的機會,其打造的微視頻傳播形式是快節奏生活的產物。因此,了解微視頻的基本形態與制作是我們研究新媒體傳播的前提,也是剖析主流媒體微視頻實踐的基礎。
一、關于微視頻傳播的探討
微視頻一般指時間不超過20分鐘的短視頻,其主要特點是短、快、精。微視頻旨在通過幾分鐘視頻表達傳遞的主要信息,適合在移動終端進行瀏覽。其主要的傳播形式包括微電影、微紀錄片、微直播及其他短視頻傳播形式。微電影是指十幾分鐘展現劇情的短片;微紀錄片是指記錄日常生活和人物故事的短片;微直播則是指通過手機進行拍攝和傳播的短視頻,抖音等平臺為微直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平臺;其他短視頻傳播形式包括主流媒體為紀念某一事件所做的主題宣傳片等,其短小精悍的內容常受到受眾的歡迎。
微視頻作為媒介融合環境下的產物,它的出現滿足了多數個體表達個性態度的重要渠道,具有日益廣泛的受眾市場。微視頻傳播不同于以往的電視傳播和廣播傳播,內容短小,主題集中,隨時隨地都可以在手機上進行觀看,打破時空的限制,利用了人們的碎片化時間,成為人們青睞的娛樂方式。
在媒介融合的新時期,新華社、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需要不斷創新信息傳播形式,以達到輿論引導和國家形象傳播的重要效果。因此,打造高質量的微視頻作品成為主流媒體發展的重要趨勢。
二、《中國一分鐘·地方篇》的內容分析
近期,人民日報推出的《中國一分鐘·地方篇》系列微視頻,受到大家廣泛關注。它是由人民日報社新媒體中心與中央網信辦移動網絡管理局合作聯動各地推出的,是為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而推出的系列宣傳片。這個系列宣傳片主要在微信公眾號和客戶端推出,從十月一日開始,每天一期,每期會介紹一個省份的發展現狀,讓我們通過視頻感受各地的獨特風采,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地方形象傳播的積極效果。在此,我們以第一期作為內容分析案例,從其選材與話語分析、敘事手法與情感傳遞三個角度進行具體闡述。
《中國一分鐘地方篇》第一期從工業大省黑龍江入手來分析其每分鐘的發展變化,讓人們體驗以重工業為主的東北地區的獨特風貌。
(一)微視頻的選材與話語分析
不論是傳統的電視節目還是現在流行的微視頻,都要經過層層選材的過程,呈現一定的主題內容。
選材角度來看,第一期以黑龍江作為主要講述對象,選材從五大連池、漠河、松花江、哈爾濱啤酒、大興安嶺、哈大高鐵等獨具黑龍江色彩的城市名片來闡述一分鐘能給這座城市帶來怎樣的變化,通過鮮明的數字來展現一分鐘對于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作用。我們可以通過下面這個表格來具體感受一下它的語言表達。
表一 微視頻中的話語表達
一分鐘 五大連池迎來送往3名游客
一分鐘 4人到中國最北點漠河找“北”
一分鐘 146人到哈爾濱感受松花江之美
一分鐘 312人走進冰雪童話世界
一分鐘 833瓶1500聽啤酒走出哈爾濱啤酒廠生產線
一分鐘 大興安嶺人工造林50.7平方米
一分鐘 “極地特快”哈大高鐵行進4.4公里
這一段微視頻的前一部分都是以一分鐘作為時間界定,以多個城市名片作為論述對象,以鮮明的數字加上景物的圖片來展現這座城市在政治、經濟、旅游、生態等各方面的發展變化,多角度展現工業大省黑龍江的獨特風采,這在一定程度上傳遞出國家發展的支撐作用,迎合改革開放40周年的總主題;中間通過一句“改革開放40周年 書寫龍江答卷”作為過渡;后半部分,主要通過多個場景轉化,從宏觀角度對黑龍所獨具特色的方面宏觀闡述,如“一分鐘 邂逅冰雪之城”“一分鐘 致敬烽火歲月”“一分鐘 種下一份希望”“一分鐘 走進一片綠色”“一分鐘 見證交易合作”“一分鐘 俯瞰龍江大地”這幾個部分從冰雪童話、歷史變遷、農業發展、生態改善、經貿合作的角度展現黑龍江的獨特魅力,令人向往;接著,通過展現不同人的微笑畫面,表現出對這座城市的喜愛與期待;最后,以“黑龍江一分鐘 波瀾壯闊”作為收尾總結,從宏觀角度展現黑龍江的整體形象。這兩分多鐘的視頻展現了一座城市的多個側面,滿足了受眾對這座城市的視聽需求,吸引更多本地人和外地人的關注,對整座城市的形象傳播起到關鍵作用。
(二)敘事手法分析
《中國一分鐘·地方篇》之黑龍江篇完整展現了這個系列宣傳片的敘事手法。它避免了大量旁白的主觀敘述,旨在關鍵轉折處加入一句客觀陳述作為過渡,大部分篇幅都是大量圖片加字幕陳述的形式完成場景的自然轉換,客觀記錄了黑龍江這一大省的發展軌跡與步伐,完整展現該省在經濟、生態、旅游等多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美化了城市形象。從拍攝角度來看,近景與遠景、仰視與平視等鏡頭交叉轉換,既有整座城市的宏觀圖景,又有落在每個人的表情這樣的微觀表現,這種手法拉近了與受眾的距離,使觀看視頻者可以真實感受到一個城市在多方面獲得的發展,不僅在整個城市的經濟發展水平上,更在于日常生活需求的滿足上,這種拍攝手法使宣傳片整個觀感舒適,讓人有意猶未盡的感覺。同時,該片運用先進的無人機拍攝技術展現城市全景,航拍鏡頭足以在宏觀層面展現城市全貌與城市發展現狀,引起受眾內心的震撼感。
(三)情感表達分析
如今,視頻已成為傳遞情感的重要工具,微視頻內容短小精悍,依舊存在引起情感共鳴的意味,這是引起受眾關注的重要因素。新時期,情感卷入、情感引流、情感共鳴成為構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視聽形象的核心要素,情感交流已成為形象傳播的更高層面,通過情感卷入,在傳播內容和形式等方面進行情感引流,最終達到情感共鳴的效果,這是微視頻發展的重要一環。
《中國一分鐘·地方篇》第一集就選擇了工業大省黑龍江,作為我國最北端省份,其發展深受大家關注,這一省份各方面蓬勃發展的現狀不僅展現自己的形象,更表現了改革開放40年整個國家的繁榮富強,這種微視頻是對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的最好獻禮,也充分體現對國家未來發展的憧憬與期待。
從情感表達來分析,這集微視頻通過對黑龍江在經濟、社會、旅游等各方面數據的梳理,加上背景的轉換與無縫銜接,音樂輕快而悠揚,每一個場景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與單純的文本講述相比,這種場景轉化的微視頻更能讓人不自主的產生“代入感”,不論是否是本地人,都會感慨于這座城市的發展;這種情感卷入之后,通過音樂節奏和場景的變化,讓受眾能按照整個視頻的節奏和邏輯看下去,進而一步步加深對改革開放40年中國的發展變化產生感慨,對國家整體形象表現出情感認同;這種情感引流的產物,是受眾從心底里自發地產生出一種對家鄉的自豪感與對祖國發展的感慨,這種情感共鳴正是微視頻所要達到的目的之一。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始終是每個中華兒女的使命和重任,如今國家的每一處都獲得了長足發展,這是最令我們感到欣慰和自豪的。這個微視頻之所以能獲得受眾的關注,就在于在把握短小的內容和新穎的形式基礎上,滿足了受眾的情感需求。
經過對這一典型案例在選材與話語分析、敘事手法與情感傳遞三個角度的內容分析后,我們能發現優質的微視頻不僅內容優質、手法獨到,更重要的是把握人們的情感需求,這是該系列微視頻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中國一分鐘·地方篇》的創新對主流媒體微視頻發展的啟示
《中國一分鐘·地方篇》作為系列微視頻的典型案例,其在內容、敘事手法和情感表達等方面的創新實踐值得其他主流媒體學習和借鑒。
內容上,注意運用城市名片來完成多場景的有序轉換,恰當運用數字完成基本的話語分析,使整個視頻的形式統一、表達明確、主題突出。
敘事手法上,在有序交替運用各景別的照片基礎上,加入利用無人機拍攝出的城市的宏觀景象,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宏闊之感。
情感表達上,使用節奏和場景轉換,完成對受眾的情感引流過程,以此來滿足受眾內心的自豪感,這一方式使該視頻達到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總之,對于主流媒體來說,想在媒介融合的新時期完成有效的轉型,需要將“內容為王”與“創新為要”有機結合起來,以優質內容為核心,以新穎形式為手段,嘗試用微視頻的方式向受眾傳遞信息,贏得廣泛的受眾市場,以獲得長足發展。
本文來源:《記者搖籃》:http://www.007hgw.com/w/qk/2273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