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受美學角度剖析《金鎖記》中的“曹七巧”
張愛玲擅長對女性的描寫,在《金鎖記》中,作者描寫了一個悲劇的女性角色“曹七巧”。從接受美學的角度上來說,“曹七巧”這一角色的塑造是十分完美的,也是具有很高的文學價值與文學研究價值的。
一、接受美學對文學的影響
接受美學的提出改變了讀者對傳統文學的認識。其核心理念在于美學要以讀者為中心,說的通俗點,就是一本書在出版發行之后也只是半成品,只有在讀者讀了之后才真正意義上稱為一本書。不可否認,這一接受美學的提出多少有點唯心理論的成分。讀者讀之前,書就不是客觀的書了嗎?筆者認為,提出接受美學這一理論的德國姚斯教授的原意并非如此,而是姚斯教授認為,文學著作應該加入讀者的評論這一參照系數。將讀者評論作為文學著作的一個重要要點來考核。然后確定文學著作的可行性。簡單來說就像現代社會推行新軟件會實行的公測一樣,在文學著作出版時也要先進行公測然后再發行。
就《金鎖記》而言,整本書所刻畫的是一個悲劇的女性角色,而且是一個性格病態的角色。但是,從讀者的角度來看,這種角色的塑造是抨擊了當時社會的種種不公平的情況,并且呼吁女性解放,將女權的爭取蘊含在了整個小說當中。所以讀者不僅接受了整部小說,而且對“曹七巧”這一角色的塑造拍案叫絕。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金鎖記》這部小說是成功的。
從上文可以發現,接受美學對文學的創作理念有了新的添加,也讓文學研究工作人員對文學理念有了新的認識。法國著名文學批評家圣伯夫曾經說過:“最偉大的詩人并不是創作得最多的詩人,而是啟發最多的詩人。”也就是說,評價一個文學家的偉大與否,關鍵還要看他的文章是否有足夠的啟發意義以及現實意義。另外接受美學也確實反對歷史客觀主義,姚斯教授認為,一部作品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存在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和美的享受。這主要取決于歷史時期的精神文明發展的程度與生產力生產關系的匹配程度。
二、《金鎖記》對讀者審美期待的滿足
從具體的方面討論美學要以實例為準。本文就以《金鎖記》為例探討讀者的審美期待。結合“曹七巧”這一人物形象,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闡述。
1.《金鎖記》的成文時間對讀者的影響。《金鎖記》一書是張愛玲在1943年成文的小說。當時的中國正處于抗日戰爭時期,中國的百姓處于一種面對中國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時期。所以《金鎖記》一書的思想在當時是有廣闊的接受群體的,因為許多人能感同身受的理解“曹七巧”這一人物的具體思想與性格變化過程。中國百姓在面臨著反抗還是偷生的抉擇時,看到“曹七巧”的反抗對自己的思想影響極深。而且,1943年離抗日戰爭結束還有兩年的時間,許多百姓在經歷了六年戰爭時期的流離失所,已經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悲劇人生的意義。再加上中國歷代傳統思想“寧為太平犬,莫做亂世人”的影響,中國百姓此時的思想也處于一種性格病態的轉變。所以《金鎖記》的成果與其所在歷史時期有著密切的聯系。
2.中國傳統同情思想的表現。中國傳統思想中有一個特點就是同情弱者,哪怕弱者犯有大錯,也會認為是環境使然,對弱者本身的責任極為弱化。這是中國傳統思想的一個弊端,這一弊端嚴重影響著中國讀者思想的公平度。所以就《金鎖記》而言,“曹七巧”這一人物被絕大多數讀者所同情,甚至認為其一切行為都是由于環境的逼迫,以及其弱勢的定位。讀者對“曹七巧”的同情從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對整部書的全面理解。所以“曹七巧”這一人物也變成了病態美感的代名詞。
3.被黃金枷鎖困住的主人公。“曹七巧”被黃金枷鎖困住,讓她以為別人愛她是看上她的錢財,甚至任何事都是因為看上她的錢財,最終導致了自己的郁郁而終。這一設計,看似漫不經心,其實是作者深思熟慮的。中國傳統思想中為金錢喪命是個合理的解釋。所以“曹七巧”受到金錢的制約而引發的種種劣行都是有理有據的。這樣的描寫讓小說顯得更加真實化,更加貼近生活。也引起了讀者的廣泛共鳴,所以整個讀者群并沒有表現出對“曹七巧”人性的扭曲和行為的扭曲的感慨,反而更多的討論了被黃金枷鎖困住的主人公這一話題。這說明作者的構思極為巧妙。
通過以上三點可以看得出,整部小說從讀者的審美需求來講做的很到位,在迎合了讀者的審美需求的同時發人深省,將悲劇的意味描寫的異常透徹。
三、《金鎖記》對人性的探索而引發的爭論
筆者認為《金鎖記》之所以被那么多學者推崇與研究,其原因在于《金鎖記》一書對人性的探索。整本書對人性的探索也可以分為如下三個方面。
1.對舊社會婚姻不平等的探索。小說中“曹七巧”的哥哥為了攀附權貴,就把“曹七巧”嫁給了大戶人家的一個殘疾人。可以說“曹七巧”這一人物的悲劇也是從這開始的。在丈夫是個殘疾人和姜家看不起自己的雙重打擊下,“曹七巧”一直受著精神和身體的雙重折磨。又加上欲愛不能的壓迫,最終導致了她的病態性格的養成。這種對舊社會婚姻不平等的抨擊無疑是對當時社會讀者的一種振奮。張愛玲通過這種描寫為女權的爭取提出了創造性的開端。
2.對兩性的探索。《金鎖記》整本書對兩性的探索并沒有太多的著墨,而且,在1943年的社會中,張愛玲也沒有提出什么大膽與前衛的兩性思想。然而即便如此,人們通過這本書仍然得到了對兩性關系的感悟。作者曾經稱“曹七巧”為自己作品中的唯一英雄。其目的昭然若揭,那就是“曹七巧”以一種瘋子般的審慎與機智再加上她獨特的病態性格,是向整個世界宣戰的武器。尤其是作者在后來將《金鎖記》重新命名為《怨女》之后就更說明了作者的寫作本意,說明此怨女并非完全是由于黃金枷鎖的對其性格的桎梏,反而是世界對女性的壓迫造成了“曹七巧”這種悲哀的女性角色的出現。
3.對中國金錢觀的深入探索。《金鎖記》的其中一條主鏈就是以“曹七巧”的金錢觀,也就是“金鎖記”這一題目的來源。主人公緣何被黃金鎖住,主要是原因是其婚姻的失敗,感情的壓抑,思想的壓迫最終導致“曹七巧”以金錢為信仰。所以說“曹七巧”的病態性格并非是性格的病態,而是信仰的缺失,“曹七巧”從少女到破壞兒女婚姻再到自己郁郁而終,所表現的都是其信仰的缺失,最終只能以金錢為信仰,釀成悲劇。
筆者從這三個方面揭示了作者張愛玲創作的根本理念與思想深度,所以“曹七巧”這一藝術人物在根本上來說是一個悲劇的象征。代表了女權的解放,兩性的平衡,以及信仰的缺失。這也就是“曹七巧”在讀者接受后所表達出的文學美。
四、女性的悲劇美學研究
從上文的闡述來看,“曹七巧”是一種悲劇的象征。而從文學的創作史來縱觀整個女性創作,可以發現,對于女性創作的悲劇美是很多藝術大師所慣用的手法。所以筆者將進一步深入探討女性悲劇美學對文學的影響。
1.歷史女性悲劇美學。中國歷史上不少女性的悲劇美學的具體創作。從《詩經》開始就有所展現。《詩經·衛風·氓》就是表現了女性在婚姻問題上的權力缺失。但是幾千年來,始終得不到更多的改善。所以歷史上的女性悲劇美學是建立在女權喪失上的。所以在封建社會時期關于女性的作品幾乎都是悲劇的收場,然后以一種人民呼吁的形式表現出作者的思想。
2.人民對女性悲劇美學的接受。中國古代有四大民間傳說,分別是《牛郎織女》、《孟姜女》、《梁山伯與祝英臺》、《白蛇傳》。可以注意的是,這四大民間傳說的內容都是以女性的悲劇收場,但是都是賦予了對自由愛情的向往。所以中國人民對女性悲劇美學的接受是由來已久的。人民都對自由愛情充滿了向往,但是也明白自由的代價是極為高昂的。所以借助神話和幻想為女性悲劇加以平復,就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女性悲劇美學。
3.現代社會對女性悲劇美學的議論。現代社會對女權的呼聲越來越高,而女權也在多個方面得到了體現。所以現代社會對女性悲劇美學的議論多處于一種反對的狀態。反對女性悲劇作為美學與文學的載體,反對增加女性的悲劇色彩。這一提議是有進步意義的。然而,每個人都依然不能否認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在當時也是充滿了積極的意義和批判性的。
五、基于接受美學談“曹七巧”
“曹七巧”最終被廣大讀者所接受,是因為她并不只是一個小說的主人公,更多的是因為,“曹七巧”這一藝術人物在根本上來說是一個悲劇的象征。代表了女權的解放,兩性的平衡,以及信仰的缺失。所以從接受美學的角度談到“曹七巧”,是極為明智的,也是極為恰當的。“曹七巧”被刻畫成一個悲劇的女性角色,而且是一個性格病態的角色。但是,從讀者的角度來看,這種角色的塑造是抨擊了當時社會的種種不公平的情況,并且呼吁女性解放,將女權的爭取蘊含在了整個小說當中。從這些方面來看,讀者所接受的“曹七巧”是她的進步意義,而不是她的所作所為。從某些方面來講,與其說讀者接受“曹七巧”帶來的美學,倒不如說其作者張愛玲的思想為廣大讀者所接受。這也驗證了姚斯教授的看法,一本書只有在讀者閱讀接受后才真的成為一本書。
結語:“曹七巧”這一角色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對舊社會的一種抨擊。在經過筆者的系統論述之后,以接受美學的理念剖析“曹七巧”這一人物得到的結論就是“曹七巧”更多的還是代表了女權的解放、兩性的平衡以及信仰的缺失。
參考文獻:
[1] 阮廣紅.從接受美學視角看張愛玲《金鎖記》自譯本中的雜合現象[D].華中師范大學,2009.
[2] 王俊佳.黃金枷鎖下的靈魂——用接受美學解讀《金鎖記》中的曹七巧[J].現代語文(文學研究),2009,(10):99-100.
[3] 甘梅華,余榮琦.從接受美學看張愛玲《金鎖記》的自譯[J].網友世界·云教育 ,2013,(16):85-86.
本文來源:http://www.007hgw.com/w/zw/1534.html《芒種》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