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廣播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以《常亮茶館》節目為例
各地方廣播電臺主持人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有的不是專業科班出身,也不可能像中央臺的主持人那樣都是萬里挑一的人才。但只要我們根據自身的特點、特長,不斷探索,不斷打磨,用心體驗,打造個性,打出品牌,最終形成自己獨特的個性魅力,就能給廣大受眾奉送精彩紛呈的廣播節目。
江蘇省淮安市廣播電視臺交通頻率(FM94.9),在2010年1月1日,傾力推出《常亮茶館》節目。該節目以其獨特的個性化主持風格、豐富的內容、互動的節目形式,迅速在聽眾中引起反響,受到廣大聽眾的關注和喜愛。節目至今已直播兩千多期,在省、市廣播節目創優評比中多次獲獎,現已成為聽眾,特別是廣大開車人出行時首選的廣播節目之一。每天下午17:00-18:00的直播節目《常亮茶館》是聽眾的歡樂驛站,做聽眾的良師益友。
一、主持人個性化的定義與要求
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是指一個主持人在主持過程中氣質個性、思想審美個性、語言風格個性等多重因素結合表現出來的主持風格。應當注意,這種個性化并非是一味追求標新立異,使自己與眾不同而隨意張揚。嘩眾取寵的“個性化”是不會被受眾承認和接納的,更不用談自身品牌的打造。真正的個性化,應該是以高尚的人格、厚積薄發的文化底蘊為基礎,以自身個性化的語言、氣質、獨具特色的表達讓聽眾欣賞和喜愛的主持風格。同時,主持人的個性化風格還應與其所主持節目的類型相互協調,渾然一體,主持風格與節目的主題格格不入只會貽笑大方。節目主持人的個性化,能夠讓人們一想到該節目,腦海中立刻能夠浮現出主持人的形象,一提到主持人,也立馬能夠想起節目的歡樂悲傷。這樣的主持人才能夠稱為成功的主持人,否則,主持人太過鋒芒畢露,會使節目反客為主,是主持人的失??;聽眾只記住了節目,卻對主持人印象甚少,更是主持人的失敗。
二、以《常亮茶館》節目為例談主持人的個性化
(一)茶館廣播,廣播里的“茶館”
《常亮茶館》節目是我臺唯一一檔以主持人名字命名的直播節目。筆者和搭檔單超在遵循廣播規律的前提下,將相聲的語言模式和語言技巧融入到節目中,以“超常組合”的人物角色出現在節目里,猶如對口相聲中“捧”和“逗”的關系,而這種關系又與節目的“茶館”氛圍相得益彰,仿佛在“德云社”聽相聲,故而營造出極其濃烈的茶館味道。有人說,廣播節目的三根支柱分別是創意、制作、主持人。在編、采、播、制合一的廣播直播節目中,主持人新穎的語言、獨特的主持風格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以精妙的相聲語言形式來詮釋表達,甚至用演繹和角色跳進跳出等手段來立體地展現內容,使內容情景化,使廣播節目變得有聲有色、有情景。我們力求既有情有意,又好聽實用,讓受眾在獲取信息的同時又能樂在其中。我們始終把主持人的語言塑造、語言風格,同節目內容一樣作為重點進行考究,盡可能達到與眾不同。用相聲這種最貼近老百姓生活的語言讓聽眾覺得自己是與我們“相識的好朋友”。
(二)五味調和,說到百姓心里
《常亮茶館》節目中常有這樣一些社會新聞:違反交法、藏獒咬人、尋親找友、鄰里相幫、上當受騙、拾金不昧、見義勇為等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百姓事兒。這些內容愈發顯得平實而引人關注。把老百姓關心的事兒拿到“茶館”里說,就顯得順理成章、恰到好處。我們兩位主持人在業余時間里就是相聲演員,并正式拜在張永熙弟子李金鵬的門下,成為“中國相聲第八代傳人”;曾登上中央電視臺《曲苑雜壇》《歡樂中國行》欄目的舞臺。這些寶貴的經歷,無疑是成就《常亮茶館》節目的最基本的資源和財富。我們以相聲演員特有的睿智即興創作出妙語,貫穿于每檔節目中,并進行得體、辛辣、幽默的點評和調侃,效果自然尚佳。在節目直播的過程中,我們還會接通聽眾的電話,聽眾在對某個事件或社會現象發表觀點的同時,偶爾也會以善意的難題來挑戰我們的智商和反應,而我們的回答往往總是因為迅捷不俗而妙趣橫生。還有諸如“做好事救人,該收辛苦費嗎?”“的哥因送危重傷病者而闖紅燈,該由誰來買單?”“我的小區停車位誰做主呢”“當別人違法闖紅燈時,您會順從嗎”等等這些百姓生活中能聽見、能看見的話題都引起了大家熱烈的討論。我們的感受是:談論百姓遇到的問題可以觸及矛盾,聽眾在熱線中的對抗可以引發觀點爭鋒,有了觀點就有了思想,思想再次交鋒或許就化解了問題。這樣做無非是調動聽眾積極參與到節目中,進而達到 “潤物細無聲”的播出效果。
(三)堅持自己的主持風格,讓聽眾快樂吧
相聲大師侯寶林、馬季等人都是相聲表演時“現掛”的高手。“現掛”是指在相聲表演時即興發揮。而即興發揮又是相聲的主要技巧之一。這讓我們悟出,走相聲語言風格的《常亮茶館》之所以受到聽眾歡迎,正是因為它“脫口秀式的現掛”。但即興也并非信口開河,它需要“拙中含巧”“平中寄奇”以及“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表現技巧,最難的還是它“俗而不傷其雅、嬉而不損其高”的即興感中的“度”之把握。有意味的點評調侃是“金子”,反之便是“垃圾”。對此,我們的宗旨是:把握不準,寧可放棄。正如在《常亮茶館》開辦五周年時召開的節目研討會上有位專家所言:“當相聲聽的《常亮茶館》,它的價值恰恰在于它形似相聲,神是廣播。”我們帶著相聲主動去適應廣播,其實是在創新或開辟一個相聲藝術、廣播節目、大眾情誼和諧交融的“新語境”。我們將相聲在節目中“融化”了——給聽眾的是種模糊的新鮮的廣播味道。這種“妙”在似與不似之間的“獨立的認知”當然需要清醒的頭腦。只有長期在實踐中,不斷克服“假象”的困擾去品、去悟,才能創作出更優秀的廣播節目。
當然,相聲畢竟是相聲,廣播畢竟是廣播,我們清楚地知道“蘋果”和“蘋果汁”不是一碼事,但兩者又有共同之處:都是語言藝術。面對競爭,面對挑戰,只有積極應對,積極創新,使自己以開放的眼界、開闊的胸懷、兼容并蓄、揚長避短,牢牢堅守住“打開窗戶而不拆圍墻”和貼近百姓的原則,在節目中保留相聲的語言特色,保留相聲的配合與技巧,打造出個性化的主持風格,再結合廣播的特點和要求繼續創新,才有可能在廣播領域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與時俱進,從而在廣播發展的進程中,不斷拓展自身卓爾不群的人文空間,具備不可替代的社會價值。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