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舊詞新義詞語料庫建設設想
語料庫語言學是以語料庫為基礎對語言進行研究的方法。它通過對語言客觀的描述研究語言的運用, 而不是語言能力,是一種新的研究方法。將詞匯語義學和語料庫語言學相結合可以提高科研效率,而且對于深化和豐富漢語語匯語義學理論,對于語文教育、對外漢語教學,辭書編纂等都有著重要作用。
一、何為“舊詞新義”
自改革開放至今已過三十余年,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伴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文化的繁榮,新事物和新概念不斷涌出,作為語言中最為活躍的成分——詞匯,自然而又敏感地發生著變化。據統計,80年代平均每年新增700個左右, 90年代每年至少也增添300至400個。
(一)新詞語與舊詞新義詞
新詞語包括兩方面:一是形成新詞形新語義,二是在原有舊詞形基礎上增加新語義。毋庸置疑的前者是包含在新詞語中的,但是后者卻眾說紛紜,有的學者認為在舊詞形的基礎上增加新語義應該屬于新詞語,例如:趙克勤先生在《論新詞語》一文中談到:“怎樣給新詞語下定義?……新詞的不斷產生,舊詞的不斷死亡,這是發展變化的一個方面;新義的不斷產生,舊義的不斷死亡,這是發展變化的另一方面。因此,新詞語不應該僅僅限于新詞形,也應該包括舊詞形所包含的新意義。……”向超先生在其文《關于新詞和新義》中說:“新詞并不是單指新造的詞。構成新詞有四種方式……其中第二種就是,賦予舊詞以新的意義和新的用法……”持相同觀點的還有王鐵昆先生、陳原先生。然而,有的學者卻持相悖意見,比如:國懷林就曾在《論新詞語的確定》一文中說:“如果把所有產生了新義的原有詞語都算作新詞語無疑將新詞語的范圍擴大了……”徐國慶也認為:“若僅就‘新義’而將‘舊詞新義’歸入‘新詞’的行列,是不應該的,也是危險的”。盛林在其文《新詞詞典編纂中的幾個問題》中談到:“新義(舊詞新義)是指舊有詞的詞義發生語義運動,在原有詞義基礎上產生的相近語義。……所謂新義實際上只是原有詞語的一個新的義項而已”。
(二)舊詞新義詞的定義
在原有詞形的基礎上增加新義也有兩種形式,即在在原有詞形下產生的新義與舊義有關聯性和在原有詞形下產生的新義與舊義沒有關聯性。這兩種形式是不是都屬于舊詞新義詞的研究范圍也是說法不一。
我們是贊同曾柱先生的觀點,他認為“‘舊詞新義’屬于一個詞位生出若干義位的問題,新義與舊義須有一定聯系,如果沒有聯系,只能算是‘同形新詞’。”顯而易見,“舊詞新義”是不屬于新詞語范圍的,而“同形新詞”則屬于新詞語范圍。所以,語料庫中舊詞新義中的舊詞是指1978年之前就已經存在的詞形,來自《現代漢語詞典》(1978年版);新義是指1978年之后在原有詞形下產生的新意義和新用法且舊義和新義之間存在關聯關系,主要通過《現漢》(2005版)和其他新詞語詞典與1978年版對比所得。
二、建立舊詞新義詞語料庫的意義及收詞原則
(一)舊詞新義詞語料庫的建庫意義
對于舊詞新義詞的研究來說,我們的舊詞新義詞語料庫不僅可以將改革開放以來詞義中引申發展出的新義記錄下來,并進行語義演變的分析、描寫。而且還可以用于詞匯語義學詞義發展演變的研究,考察舊義發展出新義的演變類型、演變途徑,并根據詞義考察人們的認知心理、社會變化。對每種演變途徑、演變類型做定量分析,用事實語料進一步審視此前有關詞義發展演變的理論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利用對舊詞新義詞語料庫的建設和分析的研究成果,將其與對外漢語的詞匯教學相結合,幫助留學生理解和使用多義詞。
(二)舊詞新義詞語料庫的語料來源
語料主要來源有三方面:一是將《現代漢語詞典》1978年版(第一版)和2006年版(第五版)進行比較,并將其他新詞語詞典《現代漢語詞典》(第一版)進行比較。之所以選擇《現代漢語詞典》作為語料庫的語料來源原因主要是因為首先,《現漢》是一部中型詞典,不會收錄生僻的詞條。二是該詞典具有權威性且經過多次修訂與時俱進。三是該詞典的群眾基礎廣闊。
三、舊詞新義詞語料庫的建設設想、舉例和特點
(一)舊詞新義詞語料庫的建設設想、舉例
舊詞新義語料庫采用關系數據庫技術(在Access2000下實現)。共設 5個字段:詞語、舊義、新義、演變途徑、演變類型。
舉例如下:
詞 語 | 舊 義 | 新 義 | 演變途徑 | 演變類型 |
把 脈 | 診脈 | 比喻對事物進行調查、分析,做出判斷或提出解決方案等 | 同用相喻 | 轉移,虛化 |
包 裝 | 在商品外面用紙包裹或把商品裝進紙盒、瓶子等 | 比喻對人或事物從形象上裝扮、美化,使更具吸引力或商業價值 | 同狀相喻 | 擴大,轉移 |
保 安 | 保衛治安;保護工人安全,防止在生產過程中發生人身事故 | 指保安員,在機關、企業、商店、賓館、住宅區等做保衛治安工作的人 | 動靜引申 | 轉類 |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