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自媒體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如今,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具雛形,思想政治教育權威性受到影響。一方面,自媒體憑借獨有的平民化、多層次、開放性、互動性等特點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自媒體傳播存在的隨意現象,減弱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規范性。如何借助自媒體平臺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牢占據輿論制高點,有效解決自媒體負面信息造成的不良影響,成為我們面臨的一項緊迫的課題。
一、自媒體的基本內涵
(一)自媒體的定義
自媒體是依托網絡平臺等方式,使數字技術與全球知識系統相連接,供大眾向外界傳播其掌握事實和信息的新興傳播途徑。它以現代化、電子化為手段,向不特定人群或個人發布規范或非規范信息。
(二)自媒體的商業模式
自媒體的商業模式,大致可分為兩類。一類為純線性經營,即自媒體所有人通過傳媒內容運營聚集一定量的粉絲后,尋找適合的廣告主在平臺做廣告,實現廣告收益。另一類是仿效明星、名人等的做法,依靠前期自媒體積累的人氣和個性影響,通過在線渠道進行變現。
(三)自媒體的發展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逐漸走進了信息時代的全新階段。常見的傳統媒體如報紙、雜志、廣播等受到了自媒體的嚴重沖擊。放眼科技日益發達的今天,各個行業、各個年齡階段的現代人,無一不在享受著互聯網帶來的便利。新興自媒體的出現也打破了傳統教育方式的束縛,它能夠隨時隨地讓受教育者接受到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多樣的教學形式,打破了時空的界限,拓寬了教育者的教育形式和受教育者的眼界。作為一種新興媒體,自媒體在加強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鞏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地位、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自媒體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造了良好的工作環境
(一)拓寬和創新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理論
不斷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載體,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親和力的內在要求。廣大教育工作者因自媒體具有傳播速度極快、傳播內容多樣化等特點,常常將自媒體應用于教育事業中。自媒體與思想政治教育相輔相成,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特征、功能和形態得到了補充和完善,有效地解決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形式單一、可接受性差的理論問題。
自媒體的出現和發展是現代科學技術的璀璨結晶,是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關鍵途徑。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與時俱進,還要以現代科學技術手段為依托,形成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的科學方法論體系。通過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與自媒體平臺結合,拓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豐富性,擴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力。
(二) 通過自媒體實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導向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功能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來表現,自媒體平臺能夠在當代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奮斗目標與行為規范三個層面發揮導向作用。在理想信念的塑造上,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生動的視頻、語音、圖片、文字等形式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理想信念。在奮斗目標的導向上,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以明確、清晰的方式為大學生指引人生方向,讓大學生有實在的責任感。在行為規范的導向上,自媒體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正能量故事、傳播正能量聲音,把復雜、抽象化的道德、法紀準則轉化為簡單、易學的原則性規范。
(三) 運用自媒體手段能夠滿足新時代大學生差異化發展的需求
當代大學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和進行社會實踐鍛煉的過程中,對于做好志愿活動回饋社會、防范和化解風險挑戰、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等方面形成了獨特的價值觀念。大學生普遍不再滿足于“灌輸式”思想政治教育所帶來的獲得感,更愿意在自媒體平臺評論國家發展改革形勢,關注社會突發性事件,并提出原創性的解決方案。更重要的是,大學生借助自媒體可以自主開辟新的天地,發揮創新精神,滿足自我價值的實現,使其健康地成為網絡發展的建設者。
三、自媒體給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
(一)誤導了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和行為準則
網絡平臺也承載著傳播意識形態的功能。可是作為傳播意識形態的載體,自媒體直播短視頻內容質量良莠不齊。以快手為例,2020年年初,我國封殺了快手直播上的58名主播,這些被封殺的主播,都是利用假劇情騙取用戶同情心獲取利益,直播內容血腥暴力、嘩眾取寵、低俗不堪。大學生正處于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聲音的影響。在思想自由、價值觀多元化的今天,自媒體信息魚龍混雜,一些商家為了盈利常常將不良信息包裝得十分“精美”,讓大學生難以辨別其危害,一旦形成錯誤的價值判斷后會直接影響他們的價值選擇,被錯誤價值觀腐蝕的大學生會走上錯誤的成長道路。
(二)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地位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網絡技術的不斷更新,高校大學生在網絡平臺上可以自由表達自己的觀點、傳遞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正因如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以前相比有了較大變化。網絡不發達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課堂上有著絕對的權威性和主導性。網絡的發展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危機,部分自媒體披著“開放包容”“寓教于樂”的外衣肆意傳播著諸如惡搞歷史英雄、時代楷模的圖片和視頻。由于部分大學生辨別能力不高,不重視教師權威性,導致信仰缺失。思想政治教育課的核心要求是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自媒體因其開放性會造成挑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權威性的局面,從而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和地位。
(三)挑戰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的媒介素養
順應網絡發展軌跡,媒介教育已然成為當今教育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新媒介素養應該被看作是一項社會技能,被看作是在一個較大社區中互動的方式。”以前,大學生上網需要慢慢求索,主動進行信息挖掘,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如今,大學生對信息的接收更加主動,培養大學生正確辨別信息、理性判斷信息的能力是當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課題。信息如浪潮般翻涌滾動,但各大高校設置的媒介素養課程偏重基礎的操作方法和實踐能力,欠缺培養大學生信息選擇的能力,甚至有些高校的媒介素養課程形同虛設,缺乏系統化、理論化的素養體系。各大高校還存在著形式化、傳統化的媒介素養學習模式,比如貼標語、辦演講、讀報紙等。這些方法并不是沒有效果,而是流于表面,沒有設身處地考慮大學生的媒介素養需求,沒有深入調查了解大學生在媒介素養方面的疑問和欠缺。部分高校缺少媒介素養工作者的領頭人,缺少媒介素養相關制度和機制,很多教師對于自身媒介素養的培養得過且過,導致社會合力沒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媒介素養的缺乏,會導致一旦發生網絡輿情,就會顯得猝不及防,難以應對。
四、結語
自媒體因其交互性、個性化等特征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其信息傳播的碎片割裂、泛娛樂化也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消極影響,使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面臨挑戰。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利用自媒體平臺,發揮自媒體優勢,深入了解學生,合理使用自媒體,趨利避害,使廣大青年學生能更好地享受自媒體為思想政治教育帶來的便利。
本文來源:《黃河.黃土.黃種人》:http://www.007hgw.com/w/xf/265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