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見義勇為納入工傷對勞動合同法造成的影響及相關建議
見義勇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見義勇為者因見義勇為受到傷害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法律救濟與社會保障的現象屢見不鮮。因此,為了更好地給見義勇為者提供保障,我們提出將見義勇為納入工傷的具體設計,以期在更好地保障見義勇為者合法權益的同時為我國勞動合同法的完善提供支持。
1 見義勇為納入工傷的研究現狀及趨勢
目前,理論上關于見義勇為的定義是否包含保護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以及是否將見義勇為納入工傷存在分歧,各典型地市的研究現狀如下:
1.1 各典型地市對見義勇為納入工傷的規定和操作
《青島市表彰與保護見義勇為公民條例》第二條規定,見義勇為是指公民為保護國家、集體和個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侵害,同各種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排除治安災害或采取其他措施進行保護和援救的合法行為。
《南京市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條例》第二條明確規定,實施搶險、救災、救人的行為是見義勇為。第二十五條規定,見義勇為致殘人員符合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條件的,按照工傷保險相關規定執行。
《重慶市鼓勵公民見義勇為條例》明確了保護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和救人行為屬于見義勇為,并在第二十一條中明確規定因見義勇為傷殘的公民,有工作單位的享受工傷待遇。
《廣州市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實施辦法》也將保護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和救人行為定性為見義勇為,并且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的見義勇為人員,被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的,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河南省維護社會治安見義勇為人員保護獎勵辦法》對見義勇為做了狹義定義,僅指公民挺身而出與犯罪和災害作斗爭的行為,而保護他人人身安全的行為沒有明確規定為見義勇為,但司法實踐中南陽市一公司職工李東因救溺水同事身亡卻被南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認定為工傷行為。
1.2 上述典型地市理論和實踐操作的可取之處及需要完善的地方
青島市、南京市、重慶市和廣州市在維護見義勇為人員的條例中都明確規定了保護他人的人身財產安全和救人行為屬于見義勇為,這是可取之處。
不足之處在于,各地市在見義勇為的認定范圍、認定機構、鼓勵標準方面規定都不相同,這容易帶來一系列的倫理沖突。
盡管各典型地市在見義勇為規定方面有可取之處和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是將見義勇為納入工傷是大勢所趨。
2 見義勇為納入工傷的具體操作
2.1 將見義勇為納入工傷的意義
將見義勇為納入工傷能更好地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對于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此外,由于目前我國勞動合同法和相關法并沒有對見義勇為納入工傷做出規定,因此,將見義勇為納入工傷還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以下簡稱《勞動合同法》)的完善提供更好支持,真正體現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下《勞動合同法》的優勢。
2.2 盡快出臺全國層面的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的法律
盡快出臺全國層面的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的法律法規的原因如下:
2.2.1 勞動合同法與相關法對見義勇為的保障嚴重欠妥
我國的工傷保險制度對見義勇為行為和主體的范圍界定過于狹窄。《工傷保險條例》第十五條規定,在搶險救災等維護國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動中受到傷害的視同工傷。該規定限定了職工見義勇為的范圍是搶險救災,縮小了見義勇為的范圍,因為見義勇為不僅包括搶險救災。此外,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不同,該規定也沒有明確把維護個人利益行為界定為見義勇為。由此就會導致一些見義勇為者得不到應有的救濟。工傷保險制度對主體范圍界定狹窄表現在主體僅限于各類企業的職工和個體工商戶的雇工,并且見義勇為者獲得工傷保險的前提是這些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為職工或雇工交納工傷保險,而現實中很多見義勇為者并不隸屬于任何企業或個體工商戶,還存在很多企業和個體工商戶不按照法律規定交納工傷保險的情形,在這兩種情形下,見義勇為人員的合法權益都難以得到保障。
2.2.2 現行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在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方面也存在著缺陷
從我國對見義勇為人員的保障和獎勵現狀來看,各地現行立法主要是以條例為主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存在立法位階普遍較低、認定范圍不一致等不足。這就使見義勇為這樣值得社會褒揚的行為得不到國家“法律”或“行政法規”的直接認可, 容易打擊見義勇為人員的積極性。
綜上所述,盡快出臺全國層面的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的法律是當務之急。
2.3 見義勇為納入工傷的具體設計
出臺全國層面的保護見義勇為人員權益的法律應該在見義勇為的認定范圍、認定機構、費用承擔和法律責任等方面下功夫。
首先,在認定范圍方面,對見義勇為應做廣義規定。即見義勇為不僅包含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人身、財產安全,制止正在發生的違法犯罪或搶險、救災、救人表現突出的行為,還可以把負有約定義務的人員不顧個人安危,與違法犯罪分子英勇搏斗或者實施搶險、救災、救人行為,也確認為見義勇為行為。
其次,在認定機構方面,應規定一個高層次的機構來認定見義勇為。在國家層面,可以由國務院的下屬機構來處理見義勇為的認定事宜;在地方層面,可由政府某個下屬部門認定見義勇為。
最后,在費用承擔和法律責任方面應寬嚴相濟。在費用承擔方面應“寬松”一點,可設立見義勇為獎勵機制和將見義勇為納入工傷保險的雙重保護機制,讓英雄挺身而出時沒有后顧之憂。而在法律責任方面 “嚴格”規定,對行兇報復見義勇為公民及其家屬的違法犯罪分子,應當及時依法從重懲處;對弄虛作假騙取見義勇為獎勵和保護情節嚴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3 見義勇為納入工傷對勞動合同法造成的影響及相關建議
3.1 見義勇為納入工傷對勞動合同法造成的影響
我國《勞動合同法》規定,勞動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或者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的,用人單位不得解除勞動合同。
上述規定固然提高了對勞動者的保障,但客觀上會加大用人單位的成本。由于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而員工因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他人人身、財產安全受到了傷害直接被認定為工傷后,企業需要為員工的見義勇為行為買單。當員工的見義勇為行為與企業沒有任何關系,卻讓企業承擔這么高昂的財務成本,這對企業來說是嚴重不公平的。因此,將見義勇為納入工傷,勞動合同法在修改時一定要注意公平原則,這樣才能激發市場經濟的活力。
3.2 相關建議
為了更好完善勞動合同法,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下勞動合同法的優勢,為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提供完備的法律支持,關于將見義勇為納入工傷的保障,相關建議如下:
3.2.1 由企業和侵權人或其監護人來分擔見義勇為人員的花費
因見義勇為而遭受人身傷害的,在救治期間的醫療費、 護理費等合理的治療費用,有侵權人的,由侵權人或者侵權人的監護人依法承擔侵權責任。侵權人或其監護人有能力承擔而不承擔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裁決或判決并強制執行。無侵權人有受益人的,有關費用可以由受益人或者受益人的監護人適當承擔。企業可以承擔見義勇為人員停工治療期間的工資及一次性傷殘補助金或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等費用。
3.2.2 政府可在每年的財政預算中安排見義勇為專項經費
專項經費可用于市政府向見義勇為者頒發一次性撫恤慰問金等用途。專項經費的使用和管理依法接受財政、審計部門的監督。
3.2.3 各級政府可設立見義勇為基金會
見義勇為基金會的基金來源包括募集收入、捐贈收入以及其他合法收入。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向見義勇為基金會、見義勇為人員及其家庭捐贈和開展志愿服務。
3.2.4 其他保障措施
住房保障和房產行政主管部門應當按照相關規定幫助符合條件的見義勇為人員家庭解決住房困難。對符合農村危房改造條件的見義勇為人員家庭應當給予優先安排。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院校應當對見義勇為人員或者其子女在入學受教育方面給予優待。
本文來源:《企業科技與發展》:http://www.007hgw.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