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根親文化資源的開發策略
河南作為中國古代文明發祥地之一,孕育出裴李崗文化與龍山文化,是夏商文化的直接前驅。近年來,為培育特色旅游產品,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步伐,河南提出根親文化資源開發戰略,旨在向游客提供尋根問祖旅游產品及服務,充分挖掘根親文化的潛在價值。文章探討河南根親文化資源開發,并提出開發策略,以實現河南根親文化資源功能的充分發揮。
一、河南根親文化資源概述
(一)河南根親文化的內涵
河南在各朝代均占據重要的經濟、文化與政治地位,夏、商、東周、東漢、北宋等朝代均在河南建立都城及陪都,河南成為“天下之中”。當代著名人類學家張光直在“中國互作用圈”理論中提到這一問題,他認為,裴李崗文化的遷徙與擴張促進早期中國文化圈雛形的形成,中原地區對中國古代文明起源與文化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隨著時代演變以及民族延續、慶典活動、姓氏演變等文化元素的積累沉淀,河南形成根親文化,大量海內外游客依照歷史發展脈絡回到河南地區尋根問祖,根親文化成為河南歷史文明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河南根親文化資源開發的意義
在新時代背景下,根親文化資源開發的意義體現在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提高河南旅游影響力兩方面。其一,在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方面。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及各級地方政府均將根親文化資源開發視為推動旅游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自根親文化資源開發以來,河南每年接待海內外游客人次、旅游總收入、景區數量持續增加。以河南固始縣為例,其自2009年舉辦首屆固始根親文化節以來,以人文遺址為依托,重點發展旅游經濟,與亞太旅游聯合會等協會簽訂相關協議,成為海內外華人華僑尋根訪祖的首選地,旅游總收入與游客接待人次逐年穩步提升。其二,在提高河南旅游影響力方面。根親文化是河南旅游業的重要品牌,具有極強的文化凝聚力,對海內外華人、華僑具有深遠影響,彰顯獨一無二的文化價值。根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在目前可供考證的4 820個姓氏中,共計1 834個姓氏起源于河南,占比率高達38%。憑借根親文化資源優勢,開發利用根親文化資源,將持續提高河南的旅游影響力。海內外游客在尋根訪祖期間,可較為直觀深入地了解河南文化,包括神龍文化、姓氏文化、農耕文化、武術文化、詩文文化等。
(三)河南根親文化資源開發取得的顯著成果
隨著工作經驗的不斷積累以及對產品單一等問題的解決,河南根親文化資源開發取得顯著的工作成果,初步實現根親文化資源深層次開發利用目標,主要體現在豐富活動形式、形成品牌效應兩方面。其一,在豐富活動形式方面。通過早期舉辦的固始根親文化節等活動,河南積累了豐富的主題活動舉辦經驗,陸續在鄭州、商丘、信陽、平頂山、焦作等地區舉辦不同形式的根親文化活動,為海內外游客提供新奇體驗。游客可以根據自身興趣愛好參加部分活動,包括鄭州舉辦的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商丘舉辦的世界宋氏宗親懇親大會、信陽建立的固始尋根博物館以及開封規劃的開封宋都珠璣巷主題景區。其二,在形成品牌效應方面。隨著各類根親文化活動的舉辦以及根親文化資源高效利用模式的探索,河南根親文化逐漸形成品牌效應,并獲得可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
二、河南根親文化資源的開發策略
(一)優化理念,戰略引導
為實現河南根親文化資源的深層次挖掘與開發,必須樹立正確的戰略理念,制定長期發展規劃,明確根親文化概念、資源開發意義與需求、資源開發方向以及實際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圍繞資源開發目標和根親資源獨特特征制定詳盡且科學的開發規劃方案,分階段開展各項工作,有序引導社會各界參與根親文化資源開發。唯有如此,才能將河南根親文化打造為全球華人姓氏文化基地、中華文明展示地,推動河南根親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首先,確定戰略目標。為河南根親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指明方向,可選擇設定可持續、闡發展示、原真性保護和資源產業發展4項戰略目標,后續舉辦根親文化節、建立根親文化園區、召開文化研討會等工作都應圍繞上述戰略目標。以資源產業發展戰略目標為例,在河南根親文化資源開發期間,建立完善的資源開發配套產業結構,為游客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優質服務。
其次,制定長遠發展規劃。在規劃方案中明確河南根親文化資源的開發途徑與具體方法手段,將根親文化開發活動劃分為若干階段,確定各階段開展順序、階段性資源開發目標、評價指標,并在方案中標注可能出現的問題與正確應對方式。如此,工作人員需按照規劃方案,依次開展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地、打造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示范項目、建立專題博物館等工作,定期評估河南根親文化資源開發利用情況與階段性目標達成情況,并及時變更調整規劃方案內容。如此,既可以解決河南根親文化資源開發期間存在的重點、難點問題,取得理想工作成效,又可以充分體現根親文化資源開發活動的有序性、邏輯性與規范性。
最后,樹立創新意識。持續創新完善河南根親文化資源的開發方式、宣傳形式、旅游產品及服務品種,推陳出新,徹底解決早期資源開發工作中存在的產品單一、內容單調等問題。例如,信息時代背景下,利用VR虛擬現實技術打造全新的河南根親文化旅游產品內容,以三維動畫形式演示各姓氏的起源、延續、遷徙情況以及姓氏始祖的個人生平。游客沉浸于虛擬現實場景中,能更為直觀、形象地了解相關知識與根親文化,獲得新感悟。
(二)整合資源,建立共享平臺
為深入挖掘河南根親文化資源的潛在價值,當務之急在于落實河南根親文化資源開發的頂層設計工作,建立涵蓋河南全境的總體發展規劃,保持所舉辦根親文化節、宗親懇親大會等活動的密切協作關系,以突破區域間的管理障礙,將各市、縣現有的根親文化資源高度整合成統一載體,搭建整體性的根親文化平臺對發揮根親文化資源優勢以及完善配套資源產業鏈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建立共享平臺的具體措施包括完善開發組織體系、探索全新資源開發方式、開發根親文化紀念產品。第一,完善根親文化開發組織體系,需要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主導作用,由政府部門協調根親文化節等活動的開展,引導企業參與根親文化宣傳、姓氏宗親信息收集、非物質文化遺存項目的保護與開發等活動,避免因重復舉辦同類根親文化活動而出現產品內容同質化的問題。完善根親文化開發組織體系能有效解決根親文化資源開發期間存在的問題,包括協調各類活動舉辦日期、協助辦理配套旅游產品及項目審批手續等。第二,探索全新資源開發方式,應樹立“根親為主,多維結合”意識,充分利用當地旅游資源和其他文化資源,在滿足游客尋根訪祖需求的同時,向其提供優質的旅游服務,并與周邊地區旅游資源相互結合,以提高綜合效益。第三,開發根親文化紀念品,既能直接促進當地手工業等行業的發展,刺激地方經濟,又可以在文化紀念品開發期間就地取材,以河南悠久歷史、其他相關根親文化活動、當地已開發的旅游資源作為紀念品點綴,向游客提供獨一無二的旅游產品。
(三)奠定根親文化根基
深入挖掘與高效利用河南根親文化資源的前提在于,奠定堅實的根親文化基礎,持續向根親文化體系注入新活力,這也是提高根親文化影響力的關鍵。因此,需要構建完善的根親文化研究和保護體系。其中,研究體系負責協調組織非物質文化遺存項目開發、宗親信息收集、姓氏發展演變歷史脈絡整理等工作的開展,定期舉辦根親文化學術交流活動,出版相關文獻書籍,建立根親文化資源庫;保護體系負責為已開發的根親文化資源提供多重保護,包括建立主題博物館集中保護與根親文化相關的藏品,搶救修復遭到破壞的非物質文化資源與文物。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滿足傳統文化傳承需要,應打造具備鮮明特征與深厚歷史底蘊的文化品牌,持續提升河南根親文化資源的影響力。因此,必須明確河南根親文化資源開發思路,制定科學合理的資源開發規劃方案,積極采納上述策略,建立現代化、規范化的河南根親文化資源高效開發體系。
本文來源:《黃河.黃土.黃種人》:http://www.007hgw.com/w/xf/26540.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