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宜春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宜春傳承和發展紅色文化的優勢條件
(一)政府高度重視
宜春是紅色革命的重要發源地。近年來,宜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宜春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高度重視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審議通過了《宜春市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工作實施方案》,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創新紅色文化資源保護、開發、利用和宣傳手段,做好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工作,使紅色成為宜春“城市名片”的底色。
(二)紅色文化資源豐富
宜春是革命老區,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據統計全市現有革命類不可移動文物236處,依附在各類建筑物上的紅色革命標語180余條,各博物館、紀念館藏革命文物近1100件(套)。宜春革命遺址多、革命英雄輩出,可挖掘、可利用的紅色文化資源非常豐富,為講好宜春紅色故事提供了充足的史料素材。
(三)旅游基礎良好
近年來,宜春市委市政府將旅游業作為宜春經濟發展的主導產業之一,在政策支持、設施配套、管理運營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宜春傳承紅色文化、進一步發展紅色旅游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業已成熟的旅游業態可以為宜春紅色旅游不斷引流,吸納游客,使其成為旅游服務業的新增長點。
當前宜春紅色文化資源開發利用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宜春利用當地特色紅色文化資源打造了一批優秀紅色旅游資源,其中以銅鼓秋收起義紀念館、毛澤東化險福地等在省內外知名度較高,影響較大。但是總體來講,宜春紅色文化資源開發依然存在開發力度不夠、挖掘深度不夠、宣傳廣度不夠等問題。
(一)開發力度不夠
對紅色文化資源進行開發利用,其實是對紅色文化資源的一種重要保護方式。宜春紅色文化資源豐富,但其中很多紅色文化資源尚待開發。如袁州會議舊址,除了對該建筑進行了相關例行保護外,沒有進一步進行加以開發利用,該舊址位于宜春城區鬧市當中卻少有人問津,且周邊環境臟亂差,攤販林立,現狀堪憂。再者,有些地方紅色文化資源位置偏僻分散、不夠集中,相關基礎設施和綜合配套服務設施落后,也導致存在大量紅色文化資源閑置的現象。
(二)挖掘深度不夠
當前宜春紅色文化資源開發方式相對簡單,展示形式單調,吸引力不足,多以革命活動遺址、名人故居、紀念館等傳統的靜態展覽陳列為主,再配以圖片、文字解說,只是簡單地表現歷史事件或人物,未對形象進行深化加工,缺少有影響力和震撼力的表現載體,革命紀念場館同質化、形式化問題嚴重,參觀者觀看過程枯燥乏味,很難融入其中,寓教于樂、寓教于游效果不明顯。
(三)宣傳廣度不夠
除銅鼓秋收起義相關紅色文化資源外,目前宜春的紅色文化資源在全國全省范圍內知名度不高,主要原因在于對外宣傳廣度不夠。相關文物保護部門對紅色文化資源宣傳意識不強,相關新聞媒體對宜春紅色文化資源的宣傳報道較少,難以引起廣泛關注。
傳承和發展宜春紅色文化的路徑探索
傳承和發展好宜春紅色文化,就要充分利用宜春紅色文化資源,繼續加強對宜春紅色文化資源的保護、開發、利用,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涵,讓紅色文化成為宜春新的文化名片。
(一)立好宜春紅色文化品牌
謀劃宜春紅色基地建設,樹立宜春紅色文化品牌,同樣需要秉持“做大做強中心城區”的發展理念。樹立宜春紅色文化品牌,做大做強中心城區是關鍵。袁州區可以圍繞“袁州會議”主題來打造紅色基地,挖掘袁州會議背后的更多歷史細節。同時,可以利用萬載縣撤縣設區契機,將萬載湘鄂贛革命根據地與袁州會議等紅色文化資源進行整合關聯,從紅色文化資源本身出發,考慮其內在聯系與地理空間的鄰近性等,實施統一規劃,共同建設、共同開發,豐富中心城區紅色文化資源容量,提升中心城區紅色文化競爭力。
(二)講好宜春紅色故事
打造紅色文化精品,需要用好紅色文化資源,講好紅色故事。故事是文化最生動的載體,好的故事比大道理更能夠打動人、感染人。我們要加強對宜春紅色文化資源背后蘊藏的紅色精神的提煉,深入挖掘那些英雄事跡背后鼓舞人、激勵人、感染人的好故事,讓紅色文化變得鮮活起來。一是要充分挖掘宜春紅色文化資源內涵,全方位展現宜春紅色文化資源的精神魅力。二是要不斷創新宣傳手段。充分利用AR、VR虛擬現實等技術,再現互動式、沉浸式、可視化體驗,通過利用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利用平臺直播等形式,豐富宜春紅色文化的展現形式,增強紅色故事的“時尚感”和“輻射力”,拉近宜春紅色文化與群眾的距離,提高群眾的接受度和參與感。三是要加大對宜春紅色基地專業人才的引進和培養,建立一支能講好宜春紅色歷史,講好宜春紅色故事的紅色文化人才隊伍。同時,可以通過邀請當地老軍人、老黨員、黨校專家學者來講述宜春革命故事、黨史黨情,擴充紅色文化教師隊伍。
(三)做好宜春鄉村振興紅色文章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實現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宜春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主要分布在農村地區。大力發掘宜春農村地區紅色文化資源,打造紅色基地,意義重大。我們要認真做好鄉村振興紅色文章,對農村紅色文化資源加以開發利用,以農村紅色基地為輻射,帶動鄉村振興戰略進一步落地實施。近年來,袁州區充分挖掘農村紅色文化資源,發揮原中央蘇區優勢,以基層黨建“三化”為契機,著力打造了一批紅色名村示范點,水江鎮上洞村、彬江鎮三星村、新坊鎮高富村等村基本完成紅色名村建設,既強化了革命傳統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又助推了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www.007hgw.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