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智能交通系統的構建目標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進一步加快。城市人口和汽車保有量的逐年增長給城市的交通狀況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由此產生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交通事故等問題,嚴重影響著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和生活質量,同時也給社會治安、城市建設、文化教育、經濟發展等帶來許多負面效應。這些危害已經受到各方面專家的重視,并進行了相關研究,雖然在有些地市已經實行了汽車限購、限排、單雙號限行等措施,但是,依然不能有效解決這些問題。基于此,智能交通系統應運而生。所謂智能交通系統指的是在較完善的傳統交通系統的基礎之上,通過整合現代化的信息技術、通信技術、傳感技術等高新技術,從而建立一種全方位、大范圍、高效、實時、準確的綜合性比較強的交通運輸系統[1]。特別是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趨于成熟的背景下,智能交通系統可以更有效地對現有的交通狀況進行實時感知并同步進行優化調整,最大限度地提升城市道路的使用效率,改善城市道路擁擠的現狀,保障人們出行安全。因此,智能交通系統是改善交通狀況的模式和發展方向,是新時期交通運輸信息化時代的標志。如今,智能交通系統已經成為全球各國解決交通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
1.國內外研究現狀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就開始了對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創立了電子路徑導向系統并于1991年,正式提出智能交通系統的概念。隨后在車路一體化項目的基礎之上對車路協同控制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過實時監測、收集、分析各種交通流運行數據,對道路情況進行預測,制訂最佳應變措施,有效緩解了美國交通擁堵的問題[1]。
日本于上世紀70年代開始對智能交通系統進行研究。在動態路徑誘導系統試驗的基礎上,圍繞車路協調開展研究,特別加強了無線通信技術在智能交通領域的應用。目前,日本主要圍繞車輛信息與通信系統、不停車收費系統、先進道路支援系統等智能交通系統進行推進。并且為推廣應用研究成果,日本還先后制定了智能道路計劃和先進安全型汽車計劃[1]。
歐洲對智能交通系統的研究與日本同步。在80年代中后期,歐洲還開展了車輛安全道路結構計劃和高效安全交通系統計劃。另外,歐盟各國于2016年通過了歐洲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統戰略,其目標是到2019年在歐盟國家道路上大規模配置合作式智能交通系統,實現車與車之間、車與道路設施之間的智能溝通。
我國在智能交通系統研究上成績斐然。2002年,“十五”國家科技攻關“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開發和示范工程”重大項目正式實施,期間,智能交通運輸被納入“863 計劃”。“十一五”期間,成立中國智能交通協會,并選擇了北京、上海等11個特大型城市開展智能交通系統的試點,取得不錯的進展。近些年,智能交通系統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如北京市的“1700處綜合信號控制系統建設項目”及“CBD智能交通系統”、烏魯木齊市智能交通系統、呼和浩特市建設的“智能交通管理與視頻監控系統”、嘉興市的“智能交通總體建設”、柳州市的“智能交通系統”等。2019年6月14日世界交通運輸大會在北京開幕,大會理念是智能+綠色,與會者一致認為智能交通,引領未來生活。
2.菏澤市構建智能交通系統的必要性
2018年9月中共山東省委、山東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若干意見》指出,加快完善現代綜合交通體系,統籌布局建設一批事關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打造便捷高效、綠色安全、智能現代的綜合交通網絡,為突破菏澤、魯西崛起提供強力支撐。2018年6月菏澤市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工程”加快推動菏澤后來居上的意見》指出,按照“統籌規劃、適度超前,合理布局、優化結構”原則,加快構建外快內暢、互聯互通、舒適安全、經濟綠色的現代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力爭2022年基本建成國家區域交通樞紐城市。2018年10月,菏澤市規劃局發布《菏澤市城市總體規劃(2018-2035年)》指出,要全面提升交通服務水平,完善客貨樞紐建設,構建區域多向、立體交通網絡。把菏澤打造成為山東省“雙向開放”的橋頭堡和魯蘇豫皖四省交界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
近年來,菏澤市城市建設蓬勃發展,路網建設投資巨大。但隨著大量人口涌入市區,以及機動車保有量的持續激增和兩輪電動自行車的龐大數量,給城市交通帶來巨大壓力。另外機動車隨意停車、隨意轉向、不禮讓行人現象屢屢發生,電動自行車經常橫穿馬路、逆行、隨意亂闖信號燈,由此造成交通事故頻發,主干道堵車問題突出。
3.菏澤市智能交通系統的構建目標
從菏澤市的交通規劃目標和城市交通軟硬件狀況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構建菏澤市智能交通系統的可行性,所構建的智能交通系統包含:高清交通監控系統,交通流量監測、分析、發布系統,城市停車管理系統,公交車監管系統。
(1)高清交通監控系統。通過識別車輛特征、交通違法行為,協助交通管理人員進行交通指揮調度、制止交通違法、維護交通秩序,并且給治安防控帶來極大便利。
(2)交通流量監測、分析、發布系統。可使民眾及時了解道路擁堵狀況,合理選擇出行路線,有效規避擁堵。
(3)城市停車管理系統。可以通過路邊車位誘導屏實時告知駕駛員停車場位置、空余車位等信息,使停車不再困難。
(4)公交車監管系統。可實時監控和調度公交車輛,提高車輛運營效率,實現運營管理的智能化、科學化。
4.國內一些城市的成功案例
國內一些城市,一線城市如北京,二三線城市如烏魯木齊、柳州、嘉興等,在智能交通系統建設方面起步較早,成績斐然,值得借鑒。
(1)柳州智能交通系統
柳州市的智能交通系統始于2012年,主要由精準感知系統、綜合應用系統、
傳儲運算系統三大部分構成。
精準的城市交通監控感知系統為柳州市的交通環境提供了點、線、面多維的立體防控體系。該系統包括:交通數據采集、人臉卡口檢測、高空交通檢測、違章停車智能抓拍、聯網智能自適應信號控制、電動車違法抓拍、交通事故檢測、無人機高空遠程管控等模塊。
柳州市建成的集模塊化機房、多融合指揮作戰室、交通執法監督中心、立體化數據處理中心、多維度實戰工作平臺為一體的智能交通指揮中心,為海量的交通數據提供了一整套采集、傳輸、儲存、顯示、控制等功能,堪稱柳州市智能交通系統的智慧大腦。
功能強大的核心應用系統包含人、車、事大數據研判分析管控系統、綜合指揮系統、云資源中心系統,為智能交通提供了最佳的研判以及最精準的情報信息。
(2)烏魯木齊市智能交通系統
烏魯木齊市的智能交通系統發展于2008年世界銀行項目——智能信號燈路口交付使用。截止2019年,烏魯木齊市構建成精細的勤務管理、快速的警情處理、智能的燈控配時、同步的預警研判、可視的交通調度、多元的交通誘導的智能交通系統。如緝查布控系統對駕駛員變道、開車過程中打電話、闖紅燈、不禮讓行人、未系安全帶、超速行駛、車輛套牌、逾期未年檢等違法行為看得到,識別得出,從發現到APP手機推送,只需短短的三十秒。快速的數據傳輸系統能夠第一時間把交通事故現場情況、道路擁堵情況、突發事件情況以視頻的形式出送到交通平臺上,指揮中心可以據此作出快速的反應;全市的交通實時狀況可以以紅色表示擁堵、黃色標色輕微擁堵、綠色表示暢通無阻反映在指揮中心電子地圖上,并結合全市的信號燈聯網系統,可以給出最佳的一路暢通行車路線。另外,烏魯木齊市正在逐步啟用立體斑馬線、夜晚發光的人行斑馬線、消除視覺盲區的新型信號燈的行人守護系統以及行人闖信號燈、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文明出行抓拍系統。
(3)北京市CBD核心區域智能交通系統
北京CBD區域智能交通系統建成于2019年。主要功能有:1)智能調節信號燈。智能交通信號控制器會基于所處路口交通大數據綜合分析合理劃分高峰、平峰、底峰時段,然后根據不同時段采用不同的控制策略調節紅綠燈放行車流。比如在高峰時段,系統會利用大數據分析區域內各個路口的交通壓力,選取最合適的路線疏導高峰車流。在交通平峰時段,控制器將采用實時自適應優化結合雙向綠波協調機制調節紅綠燈,從而使車輛等紅燈的時間最小化。違停抓拍系統可以非現場處置闖紅燈、壓實黃線、超速、逆行、占用專用車道、開車打電話、不系安全帶、不按車道行駛、違章停車、大彎小轉、違章左右轉等交通違法行為。行人守護系統能夠語音告知行經路口的行人:“現在綠燈,可以通行”、“現在紅燈,請在安全線內等候”,當行人闖紅燈時,系統會持續告知:您已闖紅燈,請退回安全線內等待;另外斑馬線兩側還設有夜間會隨紅綠燈顏色變換的智慧道釘,以及建設有智能斑馬線、自行車停車位、自行車專用道等設施。
(4)嘉興市的智能交通系統
嘉興市的智能交通系統包括集免費無線網絡、天氣信息顯示、路線信息顯
示、一鍵呼救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公交電子站臺系統,覆蓋城區1613個道路停車收費泊位、集道路停車收費功能、清結算功能、誘導服務功能、信息發布功能、停車監管功能于一體的停車誘導服務系統。
5.構建菏澤市智能交通系統的可行性
構建良性發展的智能交通系統,需要解決道路建設、裝備建設、出行服務系統建設、營運監管體系建設、交通指揮中心建設、交通樞紐體系建設等方面的問題[5]。
(1)政策支持
首先,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中原城市群規劃》以及山東省委、省政府《關于突破菏澤、魯西崛起的若干意見》等文件中均對交通設施建設有政策支持。抓住機遇,爭取資金投入是關鍵的突破點。其次,菏澤市政府文件《菏澤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強智慧城市建設的意見》(菏政發[2017]31號),明確指出完善智能交通體系,依托現有資源,搭建智慧交通綜合管控服務平臺,推進城區智能停車建設,整合各種資源,通過手機APP等發布停車誘導信息。另外,2018年11月,菏澤市出臺的《菏澤市人才新政30條》為構建智能交通系統急需的人才引進提供政策保障。
(2)交通基礎設施得到極大改善
近三年來,菏澤市投入巨資進行全市的路網建設。菏澤市城區的主要干道(中華路、長江路、黃河路、人民路、廣州路、西安路等)及縣區的主干道的交通基礎設施得到了全方位的建設。
另外,菏澤市初步建成了包含城市公共視頻共享服務平臺、城市公共視頻專網、城區高點視頻監控、公路高清視頻監控系統、主干道及市城區高清卡口系統、移動警務系統、LED公路交通誘導系統等系統和平臺的城市公共視頻共享服務平臺系統。
其次,菏澤市初步建設了包高速公路高清智能監控系統、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管理應用平臺、高速公路高清卡口系統、高速公路應急車道抓拍系統、LED可變誘導系統、霧天防撞系統、高速公路收費站攔截卡口系統、氣象監測可變限速抓拍系統等系統和平臺的高速公路智能交通安全防控系統。
再次,菏澤市初步建設了包含指揮調度平臺、交通信號控制系統、路口高清監控系統、LED可變誘導系統等平臺和系統的城區智能交通系統和縣區智能交通系統。
(3)技術與平臺的支持
①大唐網絡5G微基站產業落戶菏澤
5G網絡的數據傳輸速率遠遠高于目前的4G網絡,并且網絡響應的時間大幅度縮短,可以打破城市智能交通發展進程中最重要的技術壁壘,為智能交通系統的數據獲取、數據傳輸和數據處理提供巨大的技術支持。5G技術在智能交通系統中使道路綜合環境信息的獲取更加便捷、信息的處理更加的高效、信息的傳輸更加迅捷。2019年被視為“5G元年”,而2020年被普遍認為是智慧交通的關鍵年。大唐5G網絡菏澤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規劃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是以生產、運營、實景應用為一體的5G微基站產業生態。大唐網絡將充分發揮該公司在5G領域的技術領先優勢,根據菏澤市產業發展的總體趨勢,在開放自身云平臺、大數據為前提條件下,推動我市各類5G創新應用場景落地,并最終形成“網絡、云端、應用、大數據、產業、人才、資金”全覆蓋的“5G ”產業生態。
②魯西南大數據產業城項目開工建設
大數據技術是我們認識、了解復雜大系統的新手段,是推動智能交通系統健康穩步發展的“倍增器”,基于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可進一步確保智能交通系統網絡運行中的性能更加可靠,進一步提高海量數據的處理效率,為城市道路交通建設事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支持。基于行業需求和響應國家規劃,由菏澤市市政府牽頭,聯合當地的菏澤市財金投資有限公司、菏澤市開發區市政開發有限公司與山東水發集團、清華大學紫光集團共同出資成立了山東水發紫光大數據有限責任公司,進行魯西南大數據產業城項目規劃建設。
魯西南大數據產業城主要有為智慧菏澤提供數據存儲和計算的魯西南大數據中心以及為區域大數據產業應用服務的魯西南大數據智慧城。該項目可成功構建公共信息大數據和云計算平臺,有力地推進菏澤市智能交通事業的發展。魯西南大數據產業城將打造“智慧菏澤”新引擎,讓全市的交通資源運行更加高效。
③菏澤市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上的規劃
2020年8月,菏澤市人民政府在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出臺的《數字山東發展規(2018-2022年)》、《山東省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的基礎上,圍繞加快推進菏澤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步伐,以5G、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構建“泛在連接、高效協同、全域感知、智能融合、安全可信”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出臺了《菏澤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菏澤市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實施意見》(魯政辦字〔2020〕34號)。
意見要求加快部署智能交通基礎設施建設:1)統籌推進汽車、公路、城市道路及附屬設施智能化升級,提升“人、車、路、云”融合協同能力。2)建設智慧機場,加快部署人臉登機、行李自助托運等智能服務設施,推廣智慧旅檢通道等創新應用。3)到2022年年底,全面建成菏澤市智慧交通運輸平臺,形成數據資源共享交換體系。4)部署協同化智能交通設施,推廣應用具備多維感知、高精度定位、智能網聯功能的終端設備,提升交通載運工具遠程監測、故障診斷、風險預警、應急處置等能力,加快構建多式聯運智能綜合運輸體系。5)到2022年年底,完成“菏澤智慧交通升級改造及數據應急指揮中心”項目工程建設。
④牡丹區智慧交通數據指揮中心規劃建設
交通數據就如同沙漠里的一顆顆沙子,散落在各個子系統中,我們需要通過大數據的手段,將它們分析、融合,從而達到“聚沙成塔”的效果,交通數據指揮中心正是使交通系統上下聯動、內外融通的中樞與大腦。2020年,牡丹區智慧交通數據指揮中心規劃建設為實現菏澤市真正的智能交通提供了平臺支持。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www.007hgw.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