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大衛.梭羅《緬因森林》文學思想賞析
梭羅曾三度流連于緬因森林,他把這座森林稱之為“處女般的原野與天神的花園”,在自然的恩澤中,他曾呼喚“要永遠住在這里,永遠活在這里,永遠長眠在這里”。這幾次愜意的緬因之旅也化為真實感動的文字,飄進了每個讀者的心中。書中主要記述了主人公——伯恩德.亨瑞克在阿尓德溪旁造了一座木屋并生活了一年的奇妙體驗。主人公在這一年里追隨麋鹿,聆聽眾鳥合鳴,欣賞群蝶起舞,和一只形影不離的渡鴉——杰克詩意地生活著。這本書對人們的吸引以及帶給人們的震撼絕不僅僅是因為所描繪的美好的生活畫卷,更多的是它深邃厚重的文學思想,以及給予人們學會如何生活的靈感。
一、學會欣賞自然,發現美
對一個事物的愛來源于發現這個事物的美。這本書用靈動的文字勸說著每天奔波的人們必須找機會欣賞大自然。自然會用最包容的心態去接納你所有的苦悶。學著欣賞一顆破土而出的小草,試著去體會土壤的博大,落紅的無私,試著去了解小草的害怕與勇敢,試著去感受春天的生機與明媚……大自然擁有許多有生命的景色,它們都值得我們去欣賞,去感受。
二、學會尊重自然,生態文明
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是整個自然界的微小存在,只是自然把我們的生命孕育的更加完美而已。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溫柔、平等地和自然相處。對于自然的其他生物,我們所應該做的是跨越語言的障礙,盡可能的給予它們溫暖,而不是對動物的囚禁和獵殺;對于同一片土地,我們應該保護與愛惜,考慮到每一個深深扎根土壤的花草樹木,而不是恣意的砍伐、濫用,僅僅為了人類自身的利益去剝奪它們的家。生態文明才是自然的存在形式,也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前提。只有彼此尊重的關系才能長期且和諧的維系。文明的時代應該文明地對待自然!
三、學會融入自然,探尋價值
真正的融入自然,與自然同呼吸、共命運才是一個健康的生活方式。自然的價值包括外在價值和內在價值兩個方面。因此,我們應該從這兩個方面去了解自然然后融入。關于外在價值,包括自然界的所有供人類生活所需的資源,比如水,礦物,空氣等等,我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在利用這些價值的同時尊重這些價值。它們不該被理所應當的使用,而是作為朋友、家人給予我們的禮物。也是這個原因,它們通過實現自身價值的方式擁有被尊重的權利。另一方面,自然孕育了太多的歷史,陪伴了太多次的滄海桑田,它們是宇宙間最古老的存在。正因為它厚重的文化積淀,才能總是不離不棄的陪伴著我們,溫暖寬宏的接納我們。為了更好的融入自然,我們必須了解這些內在價值,從歷史中更正、學習,從大自然中積蓄力量。然后,學著像自然一樣,那么寧靜,那么包容。
四、生命的存在息息相關
生態系統的統一性和整體性也預示著:世界上的每一個個體雖是獨立存在,但是他們和其他的事物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很多事物因為我們而存在,我們也因其他事物而存在。比如,人和自然,它們是不可分割,息息相關的。因此,我們必須養成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對待生命中的任何事物,都應該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為準則。
五、簡樸生活,精神富足的真諦
這本書的字里行間都透露出作者對一種簡單,淳樸的生活的追求。這種生活,不是一味的清貧,而是精神上的絕對富有。我們應該推崇這樣的生活:不是為了追逐物質上的享受而爾虞我詐,不是因為對現有生活的抱怨而追名逐利,不是在現實世界的殘酷無情中迷失自己。而是,慢下來,靜下來,學會去品味人生。在奔跑的同時,更應該學會在美景前駐足,懂得從微小的事物中去感悟生活,學會在包羅萬象的天地間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被自身的痛苦所束縛。通過對自然的觀察與感悟,認識到自己的渺小,并從中得到力量,真正的實現精神上的富足。
【總結】自然是一種神圣的存在。可是,在現代化的時代,我們越來越缺乏和自然溫柔相處的機會與時間。取而代之的是,因為人類自身的利益對自然所造成的戕害。在追求、奮斗的路上,在迷茫、苦澀的時候,靜靜的閱讀這樣一本書,靜靜的觀賞著人類和自然如何相處。它所帶來的震撼不僅是清靈的文字,還有為我們的思想播種一方凈土。總之,它在教會我們如何和自然相處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如何與自身相處。我們應該追求一種簡單的生活,應該學會掙脫名利的束縛,盡情地享受精神的自由與富足!
本文來源:《文學教育》:http://www.007hgw.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