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個結合”中推進人類文明新形態
人類文明新形態是中國共產黨立足百年黨史的經驗教訓,將中國具體實際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實踐相結合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人類文明新形態的提出是對西方現代化模式的突破和超越,對發展中國家發展現代化的模式選擇以及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創新產生了重大影響,為人類進步事業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具有深遠的世界意義。
一、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產生緣由
1840年鴉片戰爭的戰敗,標志著延續千余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徹底終結,中國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階段。為扭轉中華民族內外交困的危局,無數愛國知識分子前赴后繼,展開了艱苦卓絕的探索與抗爭。直至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為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的火種,在新思想的指引下,中國終于開辟出一條嶄新的革命道路。19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始終肩負起引領中國人民學習、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的使命,并堅定不移地運用這一科學理論指導中國革命實踐。正是在革命征程的成敗得失中,中國共產黨人逐漸領悟到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重大意義。
當今時代,越來越多的國家深刻認識到:現代化絕不等同于西方化,西方模式亦非現代化的唯一范式。現代化進程猶如多選題,世界文明的多元化決定了各國現代化路徑的多樣性。每個國家選擇的現代化道路,皆與其獨特國情和文化基因緊密相連。中國式現代化正是中國共產黨立足中國具體實際、深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探索出的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現代化道路。這條道路孕育的人類文明新形態,既契合全人類共同價值追求,又展現出廣闊的發展前景,為世界現代化進程貢獻了獨特的中國智慧。
二、人類文明新形態蘊含豐富的明新形態
每一類文明形態的鑄就,皆深深鐫刻著本民族獨特的文化印記與價值映照,皆是對自身文化血脈的賡續與革新,人類文明新形態亦未能免此規律。一方面,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中華文明注入時代新內涵,賦予其全新活力。在構建這一新形態時,中國共產黨秉持辯證否定觀,對中華文明中過時腐朽的部分予以揚棄,對有益于文明進步的要素加以弘揚,推動古老文明在新時代實現創造性轉化與創新發展,使其重煥生機與創造力。另一方面,人類文明新形態有力推動了中華文明向現代形態的深度轉型,將其整體性地納入現代文明的廣闊視野之中。
在文明演進的長河里,傳統與現代的辯證關系始終是繞不開的核心命題,而人類文明新形態以其獨特的智慧,科學地厘清了二者之間的內在聯系。其蘊含的現代要素猶如催化劑,為古老的中華文明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其在歷史演進中得以突破固有桎梏,實現創造性轉化。這種文明形態既秉持“以史為鑒、知古鑒今”的文化自覺,將中華文明的優秀基因代代傳承;又秉持“革故鼎新、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在守正創新中推動古老文明煥發新的生機,最終達成了傳統與現代、繼承與發展的有機統一。
文章來源:《重慶科技報》 http://www.007hgw.com/w/qt/3527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