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紀錄片創作手法分析——以《人生果實》為例
《人生果實》是由日本電視節目制作人伏原健之導演,日本東海電視臺制作并于2017年初發行的一部電視紀錄片,是近幾年生活紀錄片的成功范例。影片講述了日本一對九旬老夫婦——建筑師津端修一和妻子津端英子的日常生活。他們生活在日本愛知縣春日井市,兩人攜手走過60多個春秋,并且在自家院子里種植了上百種作物,為自己的人生培育出珍貴的果實。該片至今已在日本各地約120個線下影院進行公映并飽受贊譽。海外口碑方面,《人生果實》在豆瓣電影平臺上獲得高分9.6分,在互聯網電影資料庫(IMBD)中獲得8.0分。
本文分析了紀錄片《人生果實》中運用的藝術手法,探求該片在眾多生活紀錄片中脫穎而出的關鍵因素。
一、平實紀錄展現寧靜生活
在時長90分鐘的影片中,《人生果實》以極致簡約的視聽語言讓觀眾跟隨鏡頭進入主人公津端修一和英子的生活場景。影片用平實的鏡頭和自然的聲音,記錄下主人公的平凡生活,充分發揮了紀錄片的紀實特性。
首先,全片采用單機位拍攝,單一視點的展現方式為觀眾提供了自然的觀看體驗,富有生活氣息;其次,鏡頭調度上,大部分采用固定與跟拍鏡頭。在影片中,固定鏡頭用以拍攝老兩口坐在桌前吃飯、看電視、聊天、休息等場景,給人恬靜安逸之感,而跟拍鏡頭主要用以展示買菜、出行、勞作的場景,富有親和力;再次,本片鏡頭大多使用較深的景深。幾乎全部實焦的畫面貼近于日常人眼觀察的狀況,有利于展現主人公晚年的生活狀態和生活環境;再者,在景別和拍攝角度的運用上,《人生果實》全片多是全景和中景,使畫面顯得樸實易于接受。拍攝角度也多是在與人眼齊平的角度進行拍攝,為觀眾提供自然的舒適的視角。
影片后期的手法上,《人生果實》的剪輯自然流暢,節奏較為緩慢。配合主人公相對緩慢的動作,《人生果實》中長鏡頭運用較多,一些鏡頭持續時間甚至達到數十秒,使影片呈現出安靜祥和整體氛圍。影片中鏡頭的組接平滑自然,沒有因特意表現某些場景而使用跳切等非常規的剪輯方式,符合敘事性剪輯的手法。
聲音方面,解說詞的配音由日本影后樹木希林擔任。樹木希林扎實并富有滄桑感的聲音與影片的氛圍相當吻合,富有感染力。配樂部分由作曲家村井秀清擔任,他為《人生果實》所作的配樂靈動、活潑,配合老兩口在院子里勞作時的場景顯得十分清新,增添了影片的趣味性。
二、獨特手法傳遞生活意趣
倘若單獨觀看紀錄片《人生果實》的原始素材,多數人可能會覺得乏味,但影片最終卻為觀眾呈現了一個安詳平和又充滿意趣的二人世界。《人生果實》的創作者在制作這部影片時并非簡單地記錄俢一和英子生活,而是“在表達思想內容和再現物質現實之間創造出一種美學聯系”。《人生果實》制作者通過對影片敘事的合理安排,將平實的影像整合成一部具有豐富審美意味的影像藝術。
首先,在敘事結構方面,該片通過運用主人公自己的詩句和建筑家的名言給影片分段。“風吹枯葉落,落葉生肥土,肥土豐香果,孜孜不倦,不緊不慢。”這句詩和“落雨養肥土,肥土豐香果……”一句貫穿全片,將影片分成四個篇章,分別對應老兩口生活狀況、家庭住房的變遷、攜手的出國旅行、修一的最后一份工作這四部分內容。富有哲理的詩句緊扣“人生果實”的內涵,配合節奏舒緩的鏡頭語言,讓觀者在感受果樹陰涼的同時思考人生的意義。
在敘事手法上,《人生果實》運用前后對比的修辭。在影片進行到3/4處,導演向觀眾展示了津端修一離世的場景。作為影片的關鍵節點,修一的逝世給這個家庭帶來的改變也被清晰地展現在影片之中。過世之后,由他生前負責做的事情如制作木制窗戶、糊窗戶紙以及用竹竿開關天窗等,均是換由英子繼續做下去;修一生前收集用作肥料的落葉也在其過世之后由妻子英子灑向土地。這些真實的細節,制作者運用對比敘事一一交代。影片雖然沒有刻意創造煽情的情緒,卻能讓人感到痛心和惋惜,增強了情感表達。
除了影片整體的對比敘事,影片中的一些特別的設計,也給觀者帶來清新有趣的審美感受。例如,修一在院子里放置了一個供小鳥喝水的水缸,在他去世后,水缸因為開裂而破碎,但在影片的最末尾,導演安排了一個彩蛋:水缸被女兒們修好了。再比如,在向觀眾展示老人種植的核桃時,導演安排了一個小懸念。由于日常生活中剝除果肉前的核桃較為少見,在展示核桃青色果實時并沒有像介紹其他水果時一樣將名字直接附在一旁,而是先向觀眾提問,待英子撥開果肉露出核桃時才揭示謎底。
三、深刻主旨訴說人類情感
紀錄片的對于人類社會的價值不僅在于其作為人類真實影像具有紀實性,也在于其對人類社會的觀照而傳達出的人文關懷。一部優秀的生活紀錄片,往往能夠將其內涵與主旨建立在人類共通的情感之上。《人生果實》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即是其通過對修一、英子這對夫妻的晚年生活的紀錄,表達出對愛情、人生、死亡的問題的關注與思考。
細節里的愛情影片的主人公修一與英子,共同生活長達60余年,他們的感情早已化作涓涓細流,在其生活的空間中流淌。影片在對夫妻倆晚年生活進行紀錄時,巧妙地捕捉到兩人的脈脈深情,并恰到好處地呈現給了觀眾。影片的部分篇幅展示了夫妻倆每日食用的飯菜以及與之相關的諸多動人的細節:英子親手制作各式各樣的醬料、菜肴、甜點,足見妻子對丈夫的體貼之心;因為先生喜歡有土豆的飯菜,即使土豆是英子最不愛的食物,她也經常做給他吃;在丈夫對自己做的飯菜表示稱贊后,英子稱自己最大的心愿就是丈夫說自己做的飯菜好吃。同樣,在對倆人的采訪中也能夠看出夫妻倆感情之深:“我愛你這種話啊我是說不出口的,就想著盡量做到讓他舒心吧。”英子女士的這句話,展現其含蓄的性格,也體現出東方文化中內斂的特質,引起觀眾的共情體驗。
人生與果實在《人生果實》中,除了津端俢一和津端英子夫妻外,果園中的植物也是影片中的重要角色。在影片幾個段落的開頭,導演將鏡頭聚焦在夫妻倆培育果實的場景。對“果實”的展示不僅與《人生果實》的片名相呼應,也向觀眾傳達了影片的中心主旨:人生就像培養果實的過程,春天播下種子,經過漫長的辛勤勞作,在金秋收獲甘甜的香果。影片由表及里地展開敘述,告訴觀眾主人公的人生果實并不僅是他們培育的果蔬,英子為丈夫制作的各式美食、修一建筑設計的諸多成果、夫妻之間甜蜜美滿的愛情以及他們優秀的女兒后代,都是他們的人生“果實”,是他們一生的寶貴財富,也是影片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跨越生死的紀錄生與死,是千百年來困擾人類的話題,也是影視作品中常被涉及的表現對象。《人生果實》中最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對修一先生的逝世的片段的展現。在修一先生去世當天,拍攝者用長鏡頭拍下修一先生安詳入睡的畫面和英子女士在先生身邊的呢喃和抽泣。在展現這一場景時,導演并沒有添加額外的后期效果,僅播放了現場畫面和同期聲。這種不夾雜個人觀點的展現體現出紀錄的力量。在修一先生去世這一時間點前后均有影像紀錄,使得修一先生的晚年生活被較為完整地記錄下來。也因為這段跨越生和死的紀錄,“使人們感受到對真實生命完整的呈現”,并感受到“來自真實生命的情感”,使得《人生果實》具有超越一般生活紀錄片的力量。
四、結語
日本紀錄片《人生果實》以平和的視聽語言、清新的敘事手法和深刻的思想內涵,給觀眾帶來了充實而有意趣的審美體驗,《人生果實》的成功告訴人們生活紀錄片可以在實現紀錄真實的同時以不乏味的方式展現真實。在我國正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紀錄片作品的行業背景下,如何制作出形式優美、內容充實的生活紀錄片是所有從業者關注的問題。在不斷的探索實踐過程中,如《人生果實》這樣成功的案例或可成為有益參考,使我國的生活紀錄片創作走上新一級臺階。
本文來源:《視聽》:http://www.007hgw.com/w/xf/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