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信息化辦公談國土資源檔案數字化
摘要: 近年來,壽光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國土資源部“金土工程”建設總體要求和省國土資源廳一個平臺兩個市場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信息化資源成果,從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系統建設、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標準規范建設、人才隊伍建設及網絡安全服務等方面進行檔案信息化建設,促進黨風廉政建設,全面提高壽光市國土資源行政管理效能和社會化服務水平。
關鍵詞: 電子政務; 檔案數字化; 壽光市
Talk about Information office basic on Land and Resources digital files
SANG Maoyi#, LI Bo, WANG Chuanbo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Shouguang City, basic on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Golden Land Project" of the Ministry of Land and “one platform for the two markets” requirements of Provincial Department , making full use of existing information resources results, carry out fil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aspects of network infrastructure facility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system construction, files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standards specification construction, personnel and network security services and so on. Promote clean government, improving the administration performance of land and resources and social service level in Shouguang city.
Key words: E-government; Digital archives; Shouguang city
1、引言
近年來,全省國土資源系統將信息化建設作為提升國土資源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大力實施“一個平臺,兩個市場”建設,各種信息技術在國土資源管理中得到廣泛應用,發揮了重要作用,推動了國土管理檔案數字化建設快速發展。
國土資源檔案作為一種原生的信息資源,其重要性日益凸顯。受土地和礦業權開發量不斷增加的影響,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業務量也在逐年增加,相關管理崗位滯留的紙質業務案卷常常堆積如山。如何充分應用信息技術,建好用好電子政務平臺,推進國土資源檔案掃描、光盤備份、網絡查詢等數字化管理,成為國土資源現代化管理的當務之急。
2、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化工作現狀
近年來,隨著國家加大對信息化建設的力度,要求政府部門政務信息公開、業務網絡化實現高效服務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國土資源部門制定了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二五”規劃,將國土資源信息化建設提上了重要日程,并通過在 2007 年開展的“金土工程”項目的重點實施,加快國土資源主要業務信息化平臺的建設步伐,取得顯著成效。2007 年 7 月開展的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全面了解全國土地利用狀況,掌握真實的土地基礎數據,并對調查成果實現信息化、網絡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土地調查、統計制度及登記制度,實現國土資源信息社會化服務,實現對國土資源的宏觀調控和管理,基本構建國土系統國家、省(區)、市、縣四級網絡信息化建設,推進國土系統政務公開、網上業務辦理等信息化工作向縱深發展"但是,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化的實施情況不容樂觀,從推出這項工作到現在出臺的國土資源信息化”十二五”規劃等一系列工作中,都沒有涉及到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工作內容和明確要求"當前,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各縣級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化發展參差不齊,存在重業務信息化,輕檔案信息化的傾向,加上基礎設施滯后,設備陳舊,缺少信息化技術人才,問題較為嚴重"。
壽光市國土資源局現有館藏檔案資料70多萬頁,其中館藏土地地籍資料檔案60多萬頁,土地規劃圖紙300多張。館藏檔案資料的歷史跨度40年。保存年代最早的是建國初期的土地資料,保存最多的是80年代以后的檔案,約占館藏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館藏檔案以紙質為主,還包括錄音、錄像、照片、光盤、電子等載體的檔案。
3、壽光市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措施
壽光市國土資源局自2010年10月份開展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主要工作內容包括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系統建設、檔案信息資源建設、標準規范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等。
3.1 網絡基礎設施建設
壽光市國土資源業務網通過SDH專線向上連接濰坊市國土資源業務網,在局內部建設局域網,通過中心交換機、樓層匯聚交換機連接到每個工作人員的桌面電腦,實現內部辦公、檔案查詢等。
在數據中心機房,根據需要部署了服務器、存儲、不間斷電源、環境監控等設備。
檔案庫房環境監控系統,能對機房溫濕度、電壓、空調運行狀態、門禁等進行實時監控,以短信方式向管理員發送機房狀態值和異常告警。在出入口、閱覽室等重點部位配備了高質量的安全監控系統,確保物理環境安全;在庫房區安裝了氣體消防報警及滅火系統,并通過空調系統實現庫房溫濕度的自動控制;建設有消毒、防磁等現代化設備,對館藏檔案進行科學管理,對重點檔案加強保護和搶救。
3.2 應用系統建設
國土資源電子政務系統采用MAPGIS國土資源電子政務系統,檔案管理系統采用“清華紫光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兩者之間通過web service實現數據的共享和交換、用戶同步和單點登錄,通過電子政務系統滿足國土局日常工作人員的查詢功能,如需進行借閱、打印等操作時,則跳轉至檔案管理系統進行審批。方便了不同應用層次的需求,也保證了檔案數據的安全性及保密性。實現檔案信息化管理,方便檔案管理、利用,包括收集整編、檔案管理、鑒定銷毀、檔案借閱管理、檔案編研、系統維護、檔案設置、權限管理、檔案管理工作量統計等功能模塊,基于壽光國土現有組織架構和技術環境,以檔案和資料信息的全方位利用為目的,以數據庫為管理手段,以使用掃描等技術數字化檔案,并利用先進的開發平臺及網絡技術、信息處理技術、圖像處理技術、光盤刻錄技術、壓縮存儲技術,全面建設符合現代檔案管理發展方向的檔案工作體系,提高檔案管理和利用水平。
3.3 檔案信息資源建設
檔案信息資源建設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位檔案掃描,第二為檔案信息采集入庫。
檔案掃描:國土行業檔案主要以業務檔案和文書檔案為主,業務檔案又包括地籍管理檔案和建設用地檔案,占整個檔案數量的絕大多數。而且,因為業務檔案內容較多,包括各種用地審批表、身份證復印件、各種粘貼的收據、A3A4以及各種幅面檔案資料混合在一起,很多情況下無法直接用高速掃描儀直接掃描,需要把不同幅面的資料分開單獨掃描、處理;還有一些收據等資料因為是多聯無碳復寫紙,針式打印機打印的不是很清楚,掃描后幾乎看不到內容,需要單獨用高分辨率掃描后做特殊處理;規劃圖紙需要使用專用工程圖紙掃描儀一次性掃描成像,不能采用多份掃描進行拼接的方式,以避免影響使用。
檔案采集:壽光國土資源局針對檔案信息的提取采集主要針對業務檔案。采集信息嚴格按照國家相關標準執行,如《城鎮地籍數據庫標準》,《土地利用規劃數據庫標準》等。通過將業務檔案關鍵信息輸入到系統中,形成數據庫,業務部門在辦理業務時可隨時調用相關檔案信息,為業務部門在辦理業務時提供依據,避免工作人員在辦理業務時臨時去檔案部門查找檔案信息,從而減輕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
3.4 標準規范建設
在嚴格執行國家和省、部頒標準與規范的基礎上,結合我省實際,建立壽光國土資源檔案檔案利用制度、檔案員崗位職責、檔案保密制度、檔案庫房管理制度、檔案室及專職檔案員工作制度、各單位及兼職檔案員工作職責、檔案保管制度、立卷歸檔制度、檔案利用制度、檔案保密制度、檔案的統計、鑒定和移交制度等,確保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高質量運行。
3.5 人才隊伍建設
立足檔案管理實際,積極創造條件,協調各科室,加大檔案行政管理人員的培養、選拔和培訓、教育工作力度,建立了一支高素質的檔案管理人才隊伍。加強人才培訓教育。綜合運用全社會的教育資源、學習資源和文化資源,重點培養檔案人才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著力提高人才的創新能力。鼓勵各類人員通過各種形式,參加繼續教育和自學成才。
4 、壽光市應用情況
國土資源管理局檔案信息化的意義十分重大, 將徹底改變傳統的業務檔案管理模式. 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來提高國土資源管理局的業務檔案管理水平, 更好的為國土資源局的業務人員、辦公人員、相關企業、個人提供服務。
主要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國土資源檔案管理模式的改變: 使用檔案管理系統后, 將改變原有的手工業務檔案管理檔式, 采用電子化的業務檔案管理模式, 簡化了流程, 提高了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 大量的業務信息從業務系統中直接歸檔, 減輕了他們的工作壓力和難度; 使檔案管理人員從純粹的檔案管理中解脫出來, 把工作, 心放在怎樣利用好這些寶貴的國土檔案資源上來, 做到職能從管理向服務及研究過渡。
國土資源檔案存儲模式的改變: 使用檔案管理系統后, 大大減少了對紙質資料的查詢, 實物檔案可以采用真空封存等技術來保管, 降低了珍貴的紙質檔案遭到破壞的可能性, 減少了保存實物檔案的經濟成本。
國土資源檔案管理模式的改變: 可以直接使用檔案管理系統對國土檔案進行查詢, 也可通過接口將檔案查詢集成到業務系統(如O A系統/地籍系統)中, 可以跨系統地對國土檔案資源進行訪問. 大大擴大了檔案查詢途徑及查詢效率, 提高了檔案的利用率。
參考文獻
[1] 馬健.加快國土檔案信息化 實現國土資源信息共享[N];泰安日報.2011年
[2] 張文波.加強檔案信息化中的建設資源共享與整合[J];北京檔案.2008年09期
[3] 劉韻瑩.信息化管理方式在國土檔案管理中的應用[J];河南科技;2010年08期
[4] 陳玲芽.論新時期的國土資源檔案管理[J];科技信息.2007(14)
[5] 鄭海艷.檔案信息化建設及檔案服務工作問題[J];經營管理者.2013年30期
[6] 莫曉蘭;;淺談縣級國土資源檔案信息化建設[J];南方國土資源;2013年07期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