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時代電視新聞制作的新秩序——新聞論文
一、數字時代的新聞消息來源
目前數字化設施已經滲透于生活各個層面中,使得其負有守望環境、報道傳遞信息的新聞媒體,也必須注意數字化設施的使用者。這些使用數字化工具、參與數字化活動的人們,我們常統稱為“網友”。當網友成為新聞報道中常見的消息來源時,就好像網友代表了一個新世界,提供一種特殊的觀點;而新聞媒體則無法對這個世界充耳不聞。不少學者認為,繼民意調查之后,網友成為記者呈現、描繪、具體化“公眾意見”的最方便渠道。
我們好奇的是,在新聞專業規范已經非常明確的前提下,當新聞制作遇上五花八門的網絡活動時,電視新聞選擇了什么來報道?當“網友”是這些“網絡相關”新聞的重要(甚至唯一)消息來源時,這種“消息來源”的特質又是什么?這些屬于網友消息來源的特質,回過頭來又展現了什么樣的新聞選擇?本文將針對上述問題所存在的實際新聞選擇狀況,稱為“新聞制作的新秩序”,以別于傳統新聞學中所稱“新聞價值”或“新聞選擇”。
二、新秩序中的網民與論壇
在我國的新聞媒體環境中,“網友”在脫離了“公民意涵”之后,表現出的個人化、分殊化的內容,是常被新聞圈使用的語境脈絡。這個變遷指出了新聞圈對互聯網理解的形變。應當在理論層面上清楚區分“具有網絡關懷意識的人”,以及“任何一位網絡使用者”,而且網絡討論應該側重后者,否則就會失去一大部分該觀察的對象。
一般認為,論壇代表了web 2.0 的革命性應用,甚至重新定義了大眾媒體與讀者的關系。論壇的公共論述性格,在21世紀之初就已被廣泛地承認,Lasica就認為論壇是一種帶有互動性質的草根社群。所謂“我們就是媒體”(we the media),或“草根媒體”則更是論壇最具體的公民參與表現。從“論壇”到“公民記者”,互聯網含納的言論多元復雜,這使得從互聯網取材的大眾新聞媒體,必然會遇到篩選題材的問題。由于新聞與其它媒體內容最大差別是對事實的側重,因而當前實務上已發展出“專業義理”的報道技巧,其中“引述消息來源”是說服讀者的關鍵。
三、對數字時代電視新聞制作新秩序的迷思
“網友”這兩個字代替了傳統上“相關部門”,以及“據指出”、“內部文件顯示”等常見匿名消息來源,成為模擬世界新聞報道與數字網絡活動接觸時的實質樣貌。再配上翻攝計算機屏幕畫面、根本模糊看不清楚的大批留言,傳統媒體新聞記者原本通過采訪消息來源所建立的新聞可信度,似乎就已經完成。于是,這種消息來源打破了過往新聞媒體特別偏好的重要、顯著,乃至于專家等身份,反其道而行地越來越不在意報道者(the informants)的社會類屬與發言權威。在這個情況下,觀眾既然無從指認網絡匿名消息來源與新聞報道本身的關聯,也就無法確認新聞的確實性。這么一來,這種消息來源再也不是為事實背書的依據。
不僅如此,已經有學者從“意見”的角度指出,來自互聯網的賬號、匿名消息來源,被新聞界操作成“民意”或“公眾”的來源,進一步成為“一般公眾的意見與心聲”,它的作用則在于將(私人)意見公開。這個解釋一定程度上拆解了過去認為新聞是由專家、政府官員以及特定階層人組成的意見,將“一般人”納入到報道的可能視野中。更有甚者,過去新聞中所呈現的“一般人”多以量化的集體材料(如:民意調查結果)來呈現,現在,則可以通過網絡搜集到具體的言論內容。這樣看來,作為民意或公眾的“網友說”,似乎具有促進溝通的民主功能。
比較樂觀的理論家從這個角度出發,甚至認為“網友說”的部分型態(如:影片上傳、提出意見等)乃是“主動觀眾”的證據,有助于集體智慧的自行運作。這么一來,大眾媒體新聞工作者的原本具有守門人資格,似乎被拆解殆盡。然而,從“貼文”這個動作,到“主動觀眾”這個理論詮釋之間,忽略了專業新聞編輯臺從頭到尾并未被取消的“選擇權”;也就是說,在信息量龐大的網絡上,電視新聞以其有限的播出時間,仍舊必須篩選、可以篩選,并且實際操作著某種新聞價值選擇。
四、結語
總體而言,“網友說”新聞可能展現出數字時代下電視新聞制作的新邏輯。本研究主張,如果我們將電視與網絡置放在同一個體驗空間中,那么,對單一觀眾來說,看待“網友說電視新聞”時,我們其實不僅僅只是電視觀眾,同時還參照了使用網絡的經驗與對網絡的想象。同樣地,對電視新聞記者來說,上網搜尋材料,也不是單純“懶惰”可以解釋的。在許多情況下,網友表達出的夸張言論,網友上傳的影片,反映了社會的某個向度,而這些向度正是職責在守望社會的新聞記者不該忽略的。不過,大量而無規則的匿名消息來源,仍舊相當程度削弱了“網友說”新聞的真實性。也許正是因為過度使用匿名消息來源,使得電視新聞在引用“網友說”時缺乏專業規范,造成了許多錯誤轉載、過分解釋,乃至于無中生有。本文認為,這有可能是網友說新聞產生的新的專業倫理議題。
參考文獻:
1. 李錦.與時俱進和新聞報道——經濟改革二十四年報道的啟示[J]. 中國記者. 2002(04)
2. 盧笛.增強新聞報道同群眾的貼近性[J]. 理論觀察. 2003(04)
3. 郭剛.不要以新聞報道形式發布廣告[J]. 內蒙古宣傳. 2003(05)
4. 王云霞.關于教育新聞報道的幾點思考[J]. 蘭州學刊. 2003(05)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