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電影中角色造型的創意思維
1902年,法國人梅里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的出現,標志著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的誕生。此后各國紛紛效仿,拍攝了一大批充滿想象、情節奇幻的電影,統稱為科幻電影。科幻電影作為眾多電影類型中的一種,數量龐大,如《侏羅紀公園》、《黑客帝國》、《變形金剛》系列等,這些都是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它們自產生之日起就深受觀眾的喜愛。例如,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的電影《阿凡達》不但獲得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等多個獎項,更是刷新了全球影史票房紀錄,由此可見科幻電影的票房號召力之大。目前學術界對于科幻電影的研究可謂成果頗多,主要集中在科幻電影的敘事研究、科幻電影中的意識形態、主題分類、科幻電影的海報設計的要素研究等方面。應該說,目前學術界對于科幻電影的研究主要是從內容、情節等方面入手進行分析。事實上,科幻電影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其中的角色造型,因此也有學者從視覺文化的角度對其進行分析。本文在借鑒諸多學者的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擬從科幻電影中角色造型的分類、富有創意的角色造型設計、角色造型創意思維的意義三個方面,淺析科幻電影中角色造型的創意思維。
一、科幻電影中角色造型的分類
縱觀科幻電影的發展歷史,其角色造型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即超人造型、機器人造型、外來生物造型。以下分別論述。
首先,科幻電影中的角色造型有超人造型。超人形象在美國的好萊塢大片中隨處可見,這體現了美國人對自己的認知與定位,其深層文化內涵就是認為自己是世界的救世主,因此超人情結便成為美國精神的外化表現。在科幻電影中的超人一方面是普通人,他們也是蕓蕓眾生中的一員,過著再普通不過的生活,每天也有自己的憂愁與煩惱;另一方面,他們又具有超于常人的能力,是拯救世界的救世主。例如,電影《超人》系列就是刻畫了一個平日里看似柔弱、笨拙的記者,總能在緊要關頭卸下偽裝,披著他那紅色的披風、穿著藍色的緊身衣,用自己的超能力與邪惡的敵人戰斗,最后取得勝利。這樣的情節雖然老套,但卻總能抓住觀眾的心弦,究其原因就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這樣的超人情結,科幻電影只是為觀眾圓了一個個不可能實現的夢而已。
其次,科幻電影中的角色造型還有機器人造型。機器人的出現是科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不同于現實科學技術條件下所創造的機器人,二者有明顯的區別,但是也不能將兩者完全對立來看。現實世界的機器人是人類在已有科技的條件下所能達到的制作水平;而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是人類對于未來機器人的想象,是現實機器人有望達到的目標。也許這個目標遙不可及,但人們始終相信在未來世界的某一天,人類的創造水平是可以發展到電影中畫面所呈現的圖景。科幻電影中的機器人造型數不勝數,從《星球大戰》、《終結者》再到《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出現,機器人由角色的點綴逐漸變成電影中的絕對主角,因此機器人造型在科幻電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數字影像技術的迅猛發展,為機器人的造型設計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持。在科幻電影中機器人被賦予了人的感情、人的思維,這一方面是為了電影情節生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人類對于機器人技術的憧憬與深思。例如《人工智能》中渴望變成人的11歲機器人大衛,《機械戰警》中的機器人墨菲等等,都是科幻電影中的經典造型、形象深入人心。
最后,科幻電影中的角色造型還有外來生物造型。人類始終對地球以外的太空世界充滿了想象,這在科幻電影中有很好的體現。以太空作為背景講述科幻故事也是科幻電影常用的手段之一,如《星際穿越》。在科幻電影中的外星人形象最初多是邪惡的象征,統治地球是他們的目的。這樣的異化的外來生物的想象是出于人類的自我保護意識與憂患意識所產生的結果;此后一段時間外星物種的形象也有轉變,如《第三類接觸》中的外來生物一般是充滿善意的形象。
二、富有創意的角色造型設計
科幻電影中的角色造型一般都會給觀眾留下深刻的印象,出現這種想象的原因是其角色的造型設計富有創意。在科幻的大背景下,設計師充分發揮自身的創造力與想象力,設計了一個個迥異于其他造型的“這一個”,因此,觀眾在觀賞之余才會對人物的造型印象深刻。
富有創意的角色造型設計首先體現在人物本身的設計上。科幻世界中的人物形象眾多,可能是人類、動物、超人、人獸合體……科幻電影打破了人類的正常思維,把我們帶入了一個充滿奇幻、想象的異度空間。在這里現實的一切都變了形,另類的角色造型使得人物在直觀的外型上就具有新想感,審美與審丑的激烈碰撞,刺激的人們對于角色造型的禁錮想象。所以,科幻電影在人物本身的造型上給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的盛宴。例如,在科幻電影《蜘蛛俠》中,主角是蜘蛛與人的造型的合體;在《阿凡達》中,主角是巨人與豹的造型結合在一起的形象,等等。科幻電影的人物造型本身就具有創造性,是設計師創造思維的體現,也是觀眾在科幻電影中尋求的一種視覺的刺激享受。一般來說,科幻電影中的角色造型介于人與動物之間的臨界點,主角的造型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不夸張的說,科幻電影中的創意造型只有觀眾想不到的,沒有設計師做不到的。
其次,富有創意的角色造型設計體現在角色的服裝設計上。對于科幻電影來說,除了電腦特技之外,服裝也成為導演著意關注的細節組成部分,在電影中起著錦上添花的作用。科幻電影可以發生在過去、現在或遙遠的將來,那么怎樣才能將“科幻”二字更加直觀的表現出來呢?服裝作為外化的顯性符號代表,便成為科幻電影在視覺上極力所表現的一點。在這里,夸張的服飾,大膽的用料,神秘顏色的運用……服裝為科幻電影的創新涂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使得人物的表現力十足。科幻電影中的服裝以另類、大膽博取觀眾眼球。如在《第五元素》中的角色造型十分前衛;又如《人工智能》中的人物會以一身皮衣的造型出現,女角色因此顯得性感,男角色因此顯得十分神秘。又比如曾獲得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的《星球大戰》,在角色服裝的設計上也是用心良苦,女主角幾套華麗的服裝造型給人以美輪美奐的遐想感。
三、角色造型創意思維的意義
創意思維的存在是科幻電影長盛不衰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可以說,創新是科幻電影在前進路上不竭的動力支持。
首先創意思維在角色造型的設計上要遵循一定的原則,這樣才能把科幻電影中的科幻發揮到極致。其一,科幻電影的角色造型要遵循創新性。科幻電影中的科技一般都發展到了一定高的階段,在這期間角色的造型設計也要充分考慮到科技的力量,力求打破常規的想象,在創新上多花心思。例如,《阿凡達》中的人物怪異造型就是在創新原則的指導下設計出來的,人物雖怪異卻不失可愛,而且把科幻從另一個側面很好地表現了出來。其二,科幻電影的角色造型要遵循夸張性。科幻電影營造了一個夢幻般的想象世界,在這里角色擁有超能力,可以上天入地,無所限制。在科幻電影中無論是角色本身的造型,還是服裝道具都有一定的夸張性,正是這些夸張元素的存在才使得科幻電影留給觀眾深刻的印象。
其次,角色造型的創意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創意是藝術的核心,沒有創意思維就沒有科幻影片,可以說,創意是科幻影片的靈魂,因此具有創意思維的角色造型在科幻電影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其一,角色造型的創意思維有利于故事情節的演繹。科幻電影的內容相對比較簡單,故事情節緊湊。在有限的時間里如何講述驚心動魄的科幻故事,這就需要借助具有創意的造型設計來實現。其二,角色造型的創意思維有利于完善整體風格。科幻電影是借助科技,把觀眾的想象帶到未知的目的地。充滿荒誕、虛幻的科幻電影要借助或夸張、或大膽、或變形的角色造型來實現自己的敘述表達。富有創意的夸張造型直觀地體現了科幻電影的環境主題,很容易把觀眾帶到科幻的氛圍中盡情馳騁與想象。此外角色造型的創意思維也有對商業目的、文化價值觀等方面的考慮在其中。
角色造型的創意思維是科幻電影中的核心,它維系著整部電影的情節的展開,是一部科幻電影能否成功的關鍵所在。法國雖然是科幻電影的發源地,但是科幻電影卻是在美國人的創意思維的引導下而大放異彩,成為科幻電影發展史上最具光彩的一抹亮色。中國的科幻電影還處在發展的瓶頸期,如何在發揮本民族特色的基礎上大力發展科幻電影事業,這給中國的電影業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科幻電影在依靠科學技術的基礎上,融入創新思維,這才是美國科幻夢工廠之所以能獲得成功的關鍵,值得我國科幻電影的從業人員深思與學習。
參考文獻:
[1] 江曉原.好萊塢科幻電影主題分析[J]. 自然辯證法通訊,2007(5):1-7+110.
[2] 張東林.科幻電影:在幻象與本體之間[J]. 電影藝術,1994(1):40-45.
[3] 張翔宇,吳航行.中國科幻電影的現狀及其思考[J]. 電影評介,2011(13):10+38.
本文來源:http://www.007hgw.com/w/zw/1534.html 《芒種》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