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網絡輿情向健康的方向發展任重而道遠
網絡輿情作為社情民意中最活躍、最尖銳的一部分,已經成為社會管理者了解公共問題和社會輿論的窗口,對網絡輿情的監測成為社會管理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網絡輿情的分析報告也成為制定現實管理制度和策略不可或缺的依據。基于以上所分析的網絡輿情的獨特個性,對網絡輿情的監測及數據分析一定要慎重、科學,切忌隨波逐流。管理部門只有對輿情出現的源頭、發展、走向做全面科學的匯總分析,才能發揮網絡輿情監測的作用。要想提高網絡輿情與現實民意的一致性,還需要多方面的努力。
1、增強“守門人”的作用
“所謂守門人,顯然是指在大眾傳媒中可以決定什么性質的信息可被傳播、傳播多少以及怎樣傳播的人或機構。”②增強“守門人”的作用有兩層意思。一是增強網絡“守門人”的作用。網民們可以自由發言,很多言論是沒有經過“守門人”審核的。只有增強了“守門人”的作用,才能較為有效地篩選出積極、健康、具有輿論引導力的意見和言論。二是增強媒體“守門人”的作用。無論是傳統媒體還是網絡媒體,對公開發表的新聞和言論要嚴格審核。審核,不但要審核報道事件的真假,還要審核新聞報道的語言表達是否準確。2015年12月初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學生掏鳥窩被判十年半”的輿論事件就是最好的教訓。雖然是真實事件,但由于媒體報道措辭不當,且報道者過多采用了被告方的言論,導致輿論走向出現了大逆轉。若不是有專業知識的網民發表對該判決的詳細分析,恐怕僅網絡輿論就會成為處理此事的司法部門不可承受之重。
還需要指出的是,網絡信息發布中的“守門人”與傳統媒體的“把關人”相比有一定差別。傳統媒體信息發布是從媒體內部發出,依靠媒體自身把關即可。而網絡信息發布則是人人皆可為之,因此僅僅依靠網站或者論壇的“守門”是遠遠不夠的。信息發布者人人都應為信息把關人,這才是對網絡信息有效把關的唯一方法,需要網民的共同努力。
2、嚴格執行網絡實名制
繼續嚴格推行網絡注冊后臺實名制。網絡實名制的推行,表面上看是限制了網民的自由,實則是給了網民最大限度的自由。“網絡實名制的最大意義,在于它可以以法律形式來保障互聯網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③網絡實名制,對真正的理性發言者是一種保護,對造謠生事者則是可畏的利劍。現在,不少網民的網絡注冊不僅在后臺使用真實姓名,在前臺昵稱也是使用的自己的真實姓名,如發展比較成熟的微博、微信,不僅方便自己的同事朋友識別,更是對自己言論負責的表現。尤其是微信,提供了同事之間交流生活的平臺,增進了人際關系。網絡實名制使網民們看到了更有責任的言論,有利于建立社會主義信用體系,提高個人信息的準確度,使人與人的聯系建立在更方便安全的基礎之上,從而更有利于網民之間的交流和表達。法律是一種外部約束機制,強制規范人們的行動,使用網絡實名制,可以追究造謠生事者的法律責任,從某種程度來說,用法律的形式實現網絡上的人人平等也是社會的進步。
3、網民們要進行自我約束
想讓網絡輿情更真實地反映現實民意,網民們的自身努力才是根本之道。如前面所提到的,網絡上的信息發布者都要成為信息“守門人”,不要讓網絡成為藏污納垢的所在。若人人都可以多一份責任心,就會少一些諸如某某“被去世”的消息。網民們要珍惜在網上發言的機會,在每一次表達意見之前多多思考,做出自己的觀點表達,發出理性的聲音;對其他人的網絡言論,要學會辨別分析,切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切勿成為別有用心之人利用的工具。網絡水軍對網民們來說并不陌生,網絡水軍的言論都是為達到某種目的而人為操縱的,普通網民要多多辨識,不要成為網絡水軍的無心幫手。總之,網民們要提高自身素質,在任何情況下都要多思慎講,對自己網上的言論、行為負責。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