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電視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感
當一件事件發生后,來自不同方面的各種聲音匯集起來,受眾應該如何選擇?在各媒體競爭激烈的今天,對于電視行業來說既是挑戰,同時也是機遇。電視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就顯得尤為重要,必須堅決維護電視的權威公正性,同時生產更多優秀作品。
一、電視從業人員社會責任感問題的提出
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這是對新聞從業人最貼切的形容,也提出了電視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問題。早在20世紀20年代,關于社會責任的思想就已經被提出來了。1923年,美國報紙主編協會制訂《報業法規》,提出報紙的責任問題。1924年,美國報紙主編協會主席C.約斯特著《新聞學原理》一書,指出報業要對社會“負責”,并認為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運用法律限制出版自由。社會責任理論認為,自由是伴隨著義務的,報刊應對社會承擔責任,并以社會責任作為報刊業務政策的基礎。社會責任理論對自由主義理論作了重大修正,認為自由主義理論只是一種“消極的自由”,唯有對社會承擔義務,負有“責任”的自由才是有實效的“積極的自由”。
盡管社會責任的理論早有提出,但是這么多年來它依然是一個“新問題”,從幾年前在全國乃至世界鬧得沸沸揚揚的“紙包子”事件便不難看出。某電視臺記者想出名又想掙錢,變味的新聞價值觀驅使他制造了這起假新聞。記者刻意找來群眾演員自導自演,甚至編造了駭人聽聞的同期聲。這條新聞一度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各路媒體競相轉載,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導致人們談包子色變,包子業生意受到沉重打擊。日本、美國等媒體也對此事有所報道,在國際上產生了不良影響。后來經工商、食品安全部門徹底盤查,都未有發現“紙餡包子”,最終確定這條新聞為無中生有的失實報道。
該事件的發生也引發了公眾對新聞真假、對新聞從業人員社會責任感等問題的討論。制造這起新聞的記者為了追求個人經濟利益和欄目高收視率的做法,顯而易見是違背了新聞從業人員的職業操守。新聞從業人員要有社會良心,要始終堅持站在黨和國家的立場上,客觀公證地報道新聞事件,這可以說是新聞工作人員的生命。“正確的導向是新聞的根本,真實是新聞的生命”,從字面理解,新聞導向和新聞真實,一個是“根本”,一個是“生命”,同等重要。這也就要求我們的新聞工作者要用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受眾。
二、電視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感的內涵
所謂電視新聞工作者的社會責任,筆者認為包括堅持新聞真實性和客觀公正性這兩方面。
(一)真實性
電視新聞的功能是傳播信息、輿論導向。電視新聞作為一種傳播媒介,必須
要傳播一定數量的信息。在傳播信息的同時,電視新聞也應該建立正確的輿論導向。電視新聞的重要使命就是表達、反映輿論,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必須要站在黨性的原則上,實事求是。電視新聞離開了真實性的后果是相當嚴重的。
就拿本人所了解的事例來說,前兩年,本人在廣西某地駐站,當地一位年輕記者接到群眾報料稱在海邊發現一只體型巨大的海龜,估計這只海龜年齡不小。出于對這類題材的趣味性等考慮,那位記者前往海邊對報料人進行采訪和拍攝海龜畫面。可是當這位記者想了解海龜的具體年齡時,在場群眾都是你一言,我一語,從100到1000歲的各種聲音都有。后來記者向報料人求證,這位報料人自稱從小在海邊出生長大,對于推算海上生物年齡頗有一手。他估計海龜至少有200多歲,電視臺記者采用了他的說法。當天晚上新聞報道出來后,碰巧一位專家看到了報道。從電視畫面上看,這位專家覺得這只海龜的實際年齡并沒有那么大,于是聯系了電視臺,對這只海龜的年齡進行現場推算。后來經過考查,這只海龜的年齡也就100多歲。當天晚上的新聞報道便成為失實的。
從這一事例不難看出,現在一些電視從業人員受到環境的影響,心情比較浮躁,在一些新聞題材的調查上沒有做到認真核實,往往人云亦云,反而誤導了電視觀眾。所以新聞工作者必須要對自己所報道的新聞負責。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記者要有責任感。
(二)客觀公正性
新聞報道的客觀公正性,既要求電視從業人員除了要客觀公正地報道新聞事實外,還必須要有一顆正義之心,在對待每一次報道時,都要將自己融入新聞里,用心去報道潛藏在新聞背后的事件真相。
結合本人工作來說,本人目前從事新聞采編工作,在將近10年的新聞報道生涯里,對待每一次不同的采訪報道,都會時刻告訴自己既要堅持新聞事實的客觀公正性,同時也要多了解和反映老百姓所關心的問題。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百姓關心的問題。前段時間,本人和同事接到群眾報料,稱在南寧本地發現多處私宰豬肉窩點,這些沒有經過安全檢疫的豬肉流向市面上許多大的市場,其中不乏病死豬,已經嚴重影響了大眾的飲食安全。接到報料后,本人和同事在報料人的帶領下,喬裝成豬肉攤點收購戶,實地去到幾個私宰窩點進行調查了解。在取證過程中,由于私宰窩點老板十分狡猾,暗中安插有暗哨,想接近這些私宰窩點并不是那么簡單。但電視新聞要做到客觀公正,必須要有真實的畫面和讓人信服的同期聲作為依據。因此暗訪私宰窩點宰殺未經檢驗合格的豬肉并流向市場的過程就顯得尤其重要。經過將近一個禮拜的不斷努力,本人和同事嘗試了許多辦法,包括熟悉私宰窩點內交流使用的語言、在談價時經常會說到的“行業術語”,并嘗試多去幾次以此打消私宰窩點老板的戒心。終于,本人成功采集到私宰窩點從各個地方收購未經安全檢疫的豬肉進行私宰并銷往各大菜市場的暗訪畫面,并且在跟私宰點老板的談話中錄制到他們收購以及銷售的過程。這組報道歷時半個月,“3·15”期間在新聞欄目中播出。通過暗訪得到的私宰窩點私宰豬肉并流向市場過程的畫面,向觀眾全面地展現了現狀,并采訪到相關安全檢疫部門對這些豬肉攤點的處理以及教市民如何辨認安全豬肉,讓觀眾在了解新聞事實的同時也增強了辨認常識。
三、如何培養電視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感
電視作為大眾傳播媒體,擔負著精神引導的功能。在現如今的市場背景下,一些電視臺或電視從業人員為了廣告收入,為了追求收視率,常會播出一些與事實背道而弛的新聞,以此取悅觀眾,取悅他們的廣告投放大戶。對于廣告投放大戶的負面新聞不能報,而對于一些芝麻綠豆大的“正面”新聞卻要大報特報。這樣一味追逐收視率的結果,就是放棄批判的功能而去一味順從觀眾,最終喪失了電視本應具有的社會監督功能。所以培養電視從業人員的社會責任感必須要貫徹以下幾點:
(一)提高自身道德修養和敬業精神
提高電視從業人員的道德修養和敬業精神,對提高其社會責任感至關重要。總的來說,電視從業人員要先學會做人,再學做事。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和教育,通過自律與制度約束,來履行自己的義務和責任。在提升道德修養的同時,還要提高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多借鑒和學習國內外優秀的電視節目理念,為提高節目質量和社會責任感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以人為本,實事求是
新聞報道要本著客觀公正、用事實說話的思想,堅持以人為本、公平公正的原則。電視從業人員不論在寫稿時,還是在報道時,都要實事求是,不要為了吸引觀眾眼球,而對事物片面描述和分析,更不要為了激發群眾的反應,對真實的事物夸大其詞,這樣不僅違背了從業人員的自身道德規范,而且往往會給社會造成不良的影響。
(三)完善新聞媒體的管理制度
電視新聞媒體除了從業人員自律外,還需要有一定的管理約束制度。要完善電視媒體與社會互動的制度。加強內外監督,建立專家評閱和問責組織,對違反相關規定的要從嚴查處。要對不實文稿、虛假報道、片面和夸大言辭的報道明確處罰措施,真正做到嚴懲不貸。
四、結語
我國的電視宣傳事業是黨的“喉舌”,我們必須要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用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用優秀的作品鼓舞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所以我們必須要進一步加強電視人的社會責任感,并不斷提升媒體的水平和輿論引導作用。在新興傳媒發達的今天,傳統的電視新聞報道更應該具備良好的社會責任性和引導作用。電視從業人員除了提高政治素質外,文化素質和理論素質的提高,也將直接關系到能否把握住電視主流媒體正確的輿論導向和確立規范、公正、令人信服的形象。
欄目分類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