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學視角解析新武俠商業電影為何叫好不叫座——以《三少爺的劍》為例
《三少爺的劍》勝在使用了領先的特效技術,畫面質感驚艷,特效團隊更是首創水墨人分身特效,使充滿想象力的動作得以具象化,完美呈現出角色的武藝動作,令人稱奇,視覺奇觀和動作效果做到了無懈可擊。然而電影蒼白的臺詞、浮夸浮躁的情節設計、拖沓松散的劇情、僵硬的場景銜接、說教化的敘事邏輯,把故事弄得太粗淺簡化,陷入了特效大過劇情的尷尬,從而使影片在某種程度上淪為一場華麗空洞的視覺盛宴,這是非常可惜的。那么我們是否應該思考:在電影藝術和大眾接受面前,怎樣才能達到雙贏的效果?
一、對比蒙太奇的有功無用
對比蒙太奇在片中大量使用,反而使有的關鍵人物形象在對比中立體感不足、趨于扁平化。人物間彼此雖有聯系,但缺少交界又互相隔膜,故事的表現失去了縱深感。
首先,男主謝曉峰與燕十三之間亦敵亦友亦師亦知己的多維關系塑造不夠立體豐滿。對比蒙太奇把燕十三要與男主決斗的特效場景表現得過猛,卻把二者的多維關系表現得平淡化,人物情感的厚度和濃度無法有力融合找到準點釋放。當敘事線從特效延伸回歸至平靜時,貧瘠的人物情感表現和素淡單薄的演技使觀眾無法切實地感受到復雜而豐滿的人物情感。
其次,在男主與娃娃之間的愛情敘述上力道不足偏于寡淡。影片的成功處之一在于重筆墨地充分表現了男主和慕容秋荻之間的愛恨情仇。江一燕飾演的慕容情感拿捏得很到位,但是基于這樣的對比,把與之處于同等重要位置的男主與娃娃的感情戲反襯失色。二人在妓院相識相知的過程中突然間男主為娃娃挨了刀,沒有飽滿的情感鋪陳就掀起了人物的愛恨情仇,這種尬開尬止、尬起尬落的劇情轉折讓觀眾感到莫名其妙。通過對比蒙太奇剪輯出來的這種外豐內干、夸張有余的人物情感使影片患上當前影視作品中泛濫的“空心病”,在荒誕的劇情和浮夸的演技中,觀眾難以產生心靈的相通和情感的共鳴。
再次,在第二情感線方面,竹葉青與慕容秋荻的畸形關系表現得略顯蒼白。鏡頭下竹葉青更多地表現了他為愛而癲狂扭曲隱忍的一面,然而這種情緒無法對故事的豐滿勾勒和藝術內涵的沉淀添磚加瓦。竹葉青是聽命于天尊的一個配角,即使他嫉恨他的情敵男主,但他對故事的關鍵發展也并沒有實質性的推動。在此人物下的猛藥導致男主的形象塑造愈發失色,人物塑造也失去了重心。似乎男主三少爺的形象全是別人硬生生賦予他的,完全出于應有的主角光環而不是經由他的情感歷程和人物魅力自發地表現出來的。
二、敘事鋪墊和轉化的欠缺
影片對敘事鋪墊轉化的大面積缺失,導致影片無法架托起人物情感的濃度和厚度,這是該片的一大硬傷,存在著相當大的缺憾。
劇本粗糲化的打磨使故事在高潮前缺少應有的鋪墊和交代,男主始終在尋找一種形而上的主題即找尋生命的意義,但這背后的成因鋪墊極為不踏實。因為影片對主角的成長著墨甚少,剛開始出場的三少爺缺少與之對等人物的思想深度和城府,他時而呆滯木訥時而突兀激烈的行為,顯得人物性格的塑造缺少平滑自然的過渡,淡化了豐富而矛盾的人物內心的復雜性。加之燕十三與男主的對戲說教意味濃厚,使劇情發展變得僵化生硬。
一部好電影的前提是要在人類情感相通處下功夫,引發觀眾的代入感和情感共鳴。影片對人物行為背后的推動誘因打造不扎實,使觀眾對劇情的變化轉折始終處于莫名其妙的情感狀態,導致了觀眾與影片的情感疏離。實際上男主是故事中最具有矛盾沖突和戲劇沖突的角色,但是影片更多地表現了他離家遠走成為沒用的阿吉和他的逃避懦弱心理,在如何變成沒用的阿吉的情感鋪陳中卻缺乏精細的處理。男主精神成長脈絡的表現模糊到幾乎沒有,后面又為了敘事的完整性把回憶鏡頭硬拉上去來拼湊,從而使人物性格、劇情張力以及動作場景三者的關系均失衡。
三、非線性敘事的運用失誤
熱奈特曾說:“研究敘事的時間順序,就是對照時間或時間段在敘述話語中的排列順序和這些事件或時間段在故事中的接續順序。”這包含兩個時序,即故事時序和敘事時序。故事時序是被講述故事從開端發展到結束的自然時序,它是不變的,但敘事時序可以變化。影片采用故事時序與敘事時序不一致的非線性敘事,從燕十三決心要與男主一戰高低的場景開始敘述,在敘事時序發展中穿插回憶的片段,把事情的前因后果慢慢補充完整。這樣的敘事選擇可以給觀眾留下懸念,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感受劇情發展,然而影片在起承轉合處銜接不順暢,火候不夠就轉換到回憶的鏡頭變換時空,使劇情整體發展經不起推敲失去和諧,觀眾也難以良好消化其中的愛恨情仇。
一部嚴謹的影視作品,每一個鏡頭都是很重要的單元,正是這種單元組合,才能構成完美的藝術作品整體。電影是一門時空限制很自由的藝術,非線性敘事手法的運用并不少見,但前提是劇本具有夯實的敘事基礎。若運用得當對影片而言是質的飛躍和升華,若運用失當倒不如踏實選擇線性敘事使效果來得盡如人意。
四、使用第三人稱敘事的出戲感受
從敘事學角度來看,第一人稱敘事與第三人稱敘事的實質性區別在于二者與作品中塑造的虛構藝術世界的距離不同。第一人稱敘事中敘述者生活于故事本身,是其中活生生的角色,與其他人物一樣同等感受著悲歡離合。而第三人稱敘事中敘述者不存在于故事中,是置身于影片虛構藝術世界外的一雙眼睛。因此,第一人稱敘事更容易給觀眾一種強烈的代入感,帶動觀眾的觀影情感共鳴,而第三人稱敘事帶來的更多是一種整體感,是觀眾從客觀的角度來出發,理性看待分析劇情。
《三少爺的劍》很明顯是第三人稱敘事,敘述者的眼睛似與攝影機鏡頭同位與故事保持著一段客觀距離,置身于一個冷靜客觀的位置來觀察整個故事。然而該片在敘事上匠心的缺失使觀眾就像在電影資料館里看一部黑白老片,熒幕上男女主人公鶼鰈情深,在場觀眾各惴笑意。第三人稱敘事的運用使觀眾如隔岸觀火般權當盡了自己的本分,捧著爆米花和可樂坐在影院消遣完一部電影的娛樂時光。假若該片換成第一人稱敘事,敘述者可以是燕十三也可以是三少爺,將到位的情感表達與本來就已精湛的特效技術和失真的棚景感結合在一起,觀眾的觀影感受一定會相當出彩。
五、結語
電影的視覺奇觀能夠引發觀眾的生理快感和審美享受,能快捷地滿足觀眾的視覺期待,使其感受到耗資不菲所打造的視覺震撼,彰顯出電影作為一種視覺藝術的獨特魅力。但電影更是一種通俗藝術,武俠商業電影的觀眾想要的不只是武林高手逼真的打斗交鋒、驚艷震撼的視覺場景,他們想要的還有引人入勝的劇情和走心的人物情感表現。在當代魚龍混雜的影視生態海洋中,新武俠商業電影在新技術的特效加持下要想實現既叫好又叫座,就必須實現故事性、技術性、藝術性三者完美結合,既有美好的情操,又有誘人的情節,還有震撼的視覺體驗。
《三少爺的劍》作為一部失敗的武俠商業電影是很遺憾的。古龍筆下的江湖其實貼近并隱喻著現實生活,都充斥著人心的欲望算計、人與人之間有諸多羈絆以及身不由己的無奈,每個人在故事中的江湖里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一面。該片的奇觀場面有可能幫助它成為一部成功的商業片,斥巨資的特效場面把核心觀眾想象的江湖還原得很到位,迎合了大眾的審美趣味。然而該片視覺奇觀統治以至敘事缺陷突出,將敘事肢解為碎片從而喪失整體性。劇本細節的打磨粗糲化、人物形象塑造的扁平化、影片風格和技巧的刻意化都影響到了影片主題思想性的表達,進而在不同程度降低了該片的藝術性和受眾口碑,在一定程度上也喪失了影視作品所應承載的文化內涵與人文關懷。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