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感在當下藝術創(chuàng)作的重要性
從畫時間不長,也已十余載。打不懂事時,深夜被父親摁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眼淚逼著畫,到現(xiàn)在快近不惑之年,繪畫作品基本得到了父輩們的認可,可以說我打小就與畫結下不淺的緣份。從2001年考進天津美院國畫系那刻開始,我也就不自覺的將自己的人生和抱負與國畫緊緊的綁縛在了一起。還記得,入學那天老師們與新生的見面會上,一位導師問了我這樣的問題,“你為何選擇畫畫?”我當時的回答甚是干脆。“因為我喜歡唄!”可就是這樣一句輕易的回答,便使自己在內心深處不經意的已背負上了一個畫者對于國畫的責任與擔當。就如同哥們說的“生孩子只是個生命中的偶然,但隨之而來的作為父親的責任感的萌生卻是必然的”,一切好似皆有定數(shù)。畢業(yè)后,我的部分同學已因生活所迫另謀他業(yè),而我還是把成為一個職業(yè)畫家為目標做著不懈的努力。
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讓藝術為自身服務,而有的人卻選擇了為了藝術而活著。前者是因為想通過畫來陶冶情操和遣情逸志,使自身修養(yǎng)借此可以得到升華;后者跟前者差不多,但唯獨多了一個信念——他們對繪畫抱有一種責任,一種不離不棄的信念。假如有一天藝術給我們帶來不再是享受和聲譽,取而代之是窮困潦倒或身敗名裂,有些人依舊會執(zhí)迷不悔,這樣的人皆屬后者,那是一種對藝術由衷的熱愛和癡迷,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縱觀近代美術史的幾位巨擘,徐悲鴻先生一位江蘇宜興鄉(xiāng)村小鎮(zhèn)的貧寒畫師之家的清苦出身,就憑借著對藝術的一腔熱忱,最終成為了近代中國美術界有重大影響的畫家,在國內外享有一代宗師的盛譽。還有齊白石先生,出身也很貧困,世代務農,幼時學木匠討生活,就是憑借著對繪畫的執(zhí)著,從民間畫工入手,習古人真跡,學詩文書法,游山川名勝,作幕僚寓客,終成了詩、書、印、畫全入神品的近代大師。他們對藝術熱忱的背后均背負著一份繼承和發(fā)揚民族藝術的使命。
年幼時,我對父輩們那種藝術重于家庭重于親情的價值觀很是困惑,他們可以為了自己熱愛的藝術去拋妻棄子,放棄安逸的生活而選擇常年在深山里奔波寫生,終日躺在自己的畫板上睡覺。為何我們的前輩們的價值觀永遠都是把大我的存在看的重于小我?他們窮其一生的夙愿就是想要為后世留下些什么和帶來些什么呢?當我們面對著厚厚的美術史,看著那寥寥的好似被鐫刻在石碑上歷代名師的姓氏,我依稀看見的是一座屹立在美術史上的巨塔。千年的文化積淀夯筑起來的是悲壯堅實的基座,唐宋元明清的歷代諸家們,就是那巨塔之身的層層脊梁,沒有留下作品或姓名畫師們便化作了塔心內部的灰與石,今人則立在這座未封頂?shù)木匏捻敹藷o奈地彷徨著,在那里我們的自身顯得是那般渺小可憐。如真有此情此景,平時孤高自傲的我們站在那里會不會汗顏呢?
如今嘈雜的社會環(huán)境讓我們這代人就生活在一個充滿誘惑的時代里,在我們內心中滋生的是復雜的利益糾結,很少有人還會去憧憬著前輩們當年那股以藝術安身立命,以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的責任感和熱忱——那筆寶貴的精神財富。所以才有評論家們斷言,吾輩不可能再出現(xiàn)那些影響力和穿透力能貫穿整個時代的大家的原因。且拋開這些客觀的現(xiàn)實,與我而言,時代是不可逆轉的,有無大師也非現(xiàn)世所能期盼的,我們唯能把握的就是當下,就是有沒有膽量繼承前輩們給我留下的這份對繼承和發(fā)揚本民族藝術的責任和擔當。要么就讓藝術服務于自己,以此討個生活,最后默默的卸下帷幕;要么真誠的畫下去,為了藝術的真理甘于貧困和孤獨,最后站在那美術史的巨塔之上慨嘆著此景何其壯觀,就算若干年后化作一抹塔內青灰也已無憾了!
經歷十數(shù)年社會的我如若再被人問及“為何而畫?”我想我再也無法像當初那樣回答的那么輕率了。我得承認是繪畫給了我太多的社會的認可,也證明了我存在的價值,由此使我產生了前進的目標和動力,使我不再迷茫卻步。但我更深切的了解著,藝術這條路越走下去越會面對曲高和寡的境地,真正的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家永遠都是孤獨的,這是必將是一條苦路。就如文森特.梵高,其作品中所包含著那種深刻的悲劇意識,強烈的個性和在形式上的獨特追求,遠遠走在時代的前面,但卻被當時的人們所排斥詆毀,最終釀成了其自虐式的郁郁而終。藝術的發(fā)展依賴著開路者奉獻與探索,也正是這些人有力的推動著美術史的前進的腳步,但他們的特立獨行始終脫開集體審美的范疇。獨樹一幟的畫風或藝術嘗試讓其最終脫離了群體,他們自然也放棄了社會的對其的認知,孤芳自賞著。單憑著對藝術的執(zhí)著和擔當,孤獨的,但卻真實的活著。因為他們心里深信藝術的進步和發(fā)展絕離不開勇敢者的殉道式的犧牲和奉獻。正如余秋雨先生說過的“藝術家都要經歷孤獨,他們的存在本身也即是孤獨”。
由于長年的受到父親和導師的耳濡目染,隨著閱歷的增長,責任感的增強,我越來越確信自己應該去繼承前輩們那種對藝術的責任和擔當。短暫的社會認可絕非就是真正的人生價值所在,真正的勇者就要參與到歷史的洪流中,作為那渺小的一份子,去做一個渺小的嘗試,把自己的短暫的青春和熱情燃燒進去。我想我要減去身上或多或少的浮躁,從輕率的浮夸的風氣突圍出去,把眼光從嘈雜的市場轉向畫室,在喧嘩與騷動中保持一份寧靜,回到自己的內心,傾聽性靈的呼喚,真正的做一回藝術家,我想這樣到我垂暮時應該可以無悔了吧!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www.007hgw.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qū)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qū)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fā)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fā)布,論文寫作規(guī)則發(fā)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guī)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jù)?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yè)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shù)四顆星,附好發(fā)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