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學院視角下的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傳承與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9年全國中醫藥大會上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
孔子學院作為一項空前的中外合作跨國辦學項目,在黨和國家“一帶一路”發展大中醫藥事業的戰略部署下,已成為了一個特殊的文化教育組織和國際中醫藥文化推廣和傳播的重要平臺。孔子學院承載中醫藥文化國際傳播,作為中醫藥跨文化傳播的一種特殊且具體的形式,有利于發揮中醫藥在密切人文交流、服務外交、促進民生等方面的獨特作用。以孔子學院為平臺,講好中醫藥故事,搭好民心橋梁,全方位展示當代中國活力和中醫藥文化魅力,對于提高中華文化軟實力和開創中醫藥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具有深遠意義。
一、關于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是我國和國外機構聯合在海外設立的跨國非營利性教育機構,在進行漢語國際推廣的同時,更重要的是承擔了傳播中華文化和促進世界多元文化交流的使命。孔子學院總部是中國教育部直屬事業單位,負責管理和指導全球孔子學院,具有一定的“官方色彩”,在孔子學院的發展規劃、資金支持、政策制定方面均扮演重要角色。
各孔子學院按照中外合作的模式建立而成,是國外機構、國家漢辦/孔子學院總部和中國機構三方合作的辦學實體,其運營經費由漢辦和外國大學共同出資,雙方承擔比例約為1:1。孔子學院每年的工作計劃和預算,須報孔子學院總部審批。各孔子學院由中外方共同選舉產生的理事會管理,采取由理事會的方式共同進行決策、日常行政管理等。
二、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傳承與創新
(一)堅定文化自信
堅定中醫文化自信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源頭。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標記和靈魂,也是一個民族賴以延續和發展的根本。堅定中醫文化自信是建立在全面學習、充分認知、客觀觀察、實踐驗證基礎上產生的自信。從內心認可中醫藥的科學性,堅定中醫藥發展的前景,肯定其內涵和價值,拓寬外延,才是實現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傳承與創新的根本所在。
(二)繼承優良傳統
中醫藥學以中國古代“天人合一”、“天人同構”思想為指導,運用陰陽五行理論、象數思維研究人體生命活動、治療康復、預防保健,幾千年來為中國人民的衛生健康和生存繁衍作出了巨大貢獻,得到中華民族的極大信任。中醫藥文化兼俱“道”與“術”之特征,包含的不僅僅是中醫醫術,更包含了中華文化的思想底蘊、認知方式、思維特點和價值觀念等。在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傳承上,借力使力孔子學院平臺,大力挖掘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和中醫學的科學、人文雙重屬性,加強中、西醫文化交流與互鑒,不僅要讓中醫藥神奇的療效惠及全球的民眾,更要讓中醫藥獨特的知識體系包括中醫藥文化的“仁、和、精、誠”[4]核心價值觀展現在世界的舞臺。
(三)引領科學現代
在醫藥全球化的背景下,孔子學院應引入當今先進的現代科學技術,多角度、全方位調集、整合一切中醫藥學科內部和其他領域的資源力量,打破傳統的學科壁壘,開拓創新地推動中醫藥事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一方面孔子學院要密切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及國內、國際中醫行業組織的聯系,“里應外合”;同時,同時助力“以我為主”的國際化水準的中醫藥規范和標準制定,最大限度地爭取中醫藥文化的國際認同。
通過世界各國(地區)中醫藥、針灸團體行業組織了解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中醫藥發展情況是孔子學院進入海外當地中醫藥文化傳播角色較為便捷的一個途徑。通過世界中醫藥聯合會、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等國際性中醫行業組織,加強與世界各國(地區)中醫藥、針灸團體行業組織的互動交流,及時捕捉、了解國際中醫藥市場需求,在充分尊重和理解海外已有中醫藥業態的前提下,中醫行業組織做好當地孔子學院傳播中醫藥文化工作的協調工作,獲取相關方面的充分支持,使孔子學院的中醫藥師資選派、中醫藥海外教育以及中醫藥文化活動的安排匹配當地的主脈主線。既發掘、引導和滿足的海外當地民眾對于中醫藥文化的需求,又便于孔子學院制定因地制宜的海外中醫藥傳播工作方略,使中醫藥的預防保健、疾病治療、學術交流、教育培訓和文化傳播等工作開展有效率、不偏航。
此外,國際化中醫藥標準建設能為日后我國原創的中醫藥產品、服務的技術和貿易提供國際認可的解決辦法,消除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中醫藥文化壁壘,是中醫藥事業真正融入國際醫藥體系的必經之路。借力使力孔子學院平臺,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積極開展中醫藥術語、信息、診療技術、設備等國際標準的制定工作,對孔子學院承載中醫藥事業的海外發展進行科學預判和規劃,把中醫之軌鋪向世界。
總之,孔子學院承載中醫藥事業海外發展是孔子學院發展到一定階段,面對國際社會多元化需求,圍繞著“中醫藥”打造自身特色的過程中應運而生的。孔子學院與中醫藥事業發展攜手并進,以中醫藥特有的“簡便廉驗”造福全人類健康,其“意義”表達切實讓海外受眾感同身受,最有利于跨文化雙方形成“文化理解”,充分發揮中醫藥文化軟實力的作用。如何適應全球化話語脈絡的需要,孔子學院需綜合考慮中醫藥“符號”接收端的異文化語境,因地制宜,保證海外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長足發展。
本文來源:《魅力中國》:http://www.007hgw.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