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浙商回歸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自2012年開始,浙江省政府啟動了浙商回歸工程,并將各級官員的政績與引進浙資的成績掛鉤后,正式將浙商甬商回歸作為近年來政府“頭號工程”。 寧波也將浙商甬商回歸作為重點工程,自 2017年以來,寧波以助推“名城名都”建設為主線,創新機制、破難提效,推進浙商回歸和國內招商引資工作又上新臺階。截至2017年1至6月,寧波市浙商回歸項目289個,實到資金341.42億元,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8.9%,完成省定目標任務的70.5%(寧波日報,2017年8月15日)。這么龐大的資源優勢,對資源日益短缺、周邊城市發展加速、產業結構升級存在壓力的寧波來說意義非凡,浙商甬商回歸和隨之而來的有效投資,催化和加速了寧波經濟轉型升級。然而,要繼續在招商引資中領跑全省,做好產業規劃和對接、政策牽引和扶持、效益評估和可持續發展、鄉情感召和情感培育上形成寧波的機制和特色,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和實效,是寧波在吸引浙商回歸中必須關注的重要問題(勵佩珍,2015)。
1 寧波浙商回歸工作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 重點項目為抓手,輻射帶動效應明顯
以重點項目為抓手,根據項目特點和運行規律,構建梯次推進項目格局,突破一批重特大項目,形成項目輻射帶動效應。調查顯示,5年來,寧波引進世界500強和中國500強項目分別為40個和75個,引進項目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顯著提升。從項目投資額來看,引進27個重大項目中達到百億元以上項目的有13個,總投資超過50億元,項目重要性和輻射力進一步凸顯。以杭州灣康泰博醫藥生物園項目為例,在投資56億元基礎上,通過中高端科研人才集聚,將基于寧波輻射到服務整個長三角。
1.2 區域產業為基石,發揮產業集聚效應
聚焦八大千億級產業和“3511”重點產業,以“優、新、高、特”為選擇標準,通過大力招引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等產業,推進寧波產業從中低端轉型到中高端快速發展。以寧波均勝集團為例,通過跨國并購,成為全球汽車技術供應商,構建了全球產業體系。同樣,大榭開發區基于循環經濟理念,通過引進引進中海油、東華能源、利萬集團等一批重量級石化企業,構建了一條海外輕烴資源化利用的產業鏈。寧波通過充分發揮制造業產業優勢,實施引進來與走出去齊頭并進,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1.3 平臺服務,多項舉措促進回歸
寧波市根據省浙商辦及時實施浙江省支持浙商創業創新促進浙江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 “十三五”時期重大項目、重大平臺、重大政策,并出臺了規劃,全市、縣、區聯動協同的規劃指導體系。并依據個性化責任清單,落實了項目推進會、發揮商會效應、積極頂人頂項目,加強監督考核、項目落實和服務、政策配套等,通過寧波周、寧波行和投資環境推介會等活動,吸引更多要素聚寧波。
1.4 寧波浙商回歸存在的問題
1.4.1 資源瓶頸
寧波雖然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但經濟發展無法擺脫資源瓶頸的限制。雖然國家對投資規模和經濟結構進行調控,但如何克服投資要素的瓶頸制約,如何充分利用土地、勞動力這些要素,對如何更好地吸引浙商回歸來說是迫切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土地缺乏使不少浙商回歸面臨困境。一方面,受制于土地指標的控制,一部分回歸工程不能落地,即便落地也面臨著無法擴大再生產的矛盾。
1.4.2 融資環境
寧波的經濟環境最突出的特點是大量民營企業,由于其散、小、不穩定等特征,自身經營存在資金壓力。但在目前信貸政策中,銀行和相關金融機構對民企審核要求遠遠不能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因此,造成了回歸企業中的民企對金融環境的種種顧慮,有回歸意愿卻受制于資金限制,造成回歸障礙。
1.4.3 人才制約
寧波的人才基礎、人才環境和相關政策也是制約浙商回歸的因素。在寧波,高等教育培育需要人才的基礎薄弱,寧波創新環境和產業基礎以及人才政策難以吸引更多人才,也無法留住人才,這成為了制約寧波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1.4.4 社會環境
除了經濟環境之外,社會環境對企業家的影響不容小覷。調研顯示,回歸企業家對家鄉的投資環境存在“水土不服”現象,主要集中在投資軟環境、辦事效率、服務水平感知上的不如意。對于企業家來說,要融入到寧波社會經濟大潮中,由于對本土社會網絡、資本網絡的不熟悉,造成回歸服務需求得不到滿足。另外,浙商回歸涉及整個家庭,而很多人的企業家子女對于寧波甚至浙江并沒有歸屬感,子女求學、工作、醫療等綜合顧慮也是重要因素。
2 完善浙商回歸的對策和建議
2.1 政策傾向,服務有保障
政府在浙商回歸過程中起到重要導向作用,要發揮政策的吸引力,需要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深化職能部門改革,完善浙商回歸政策,傾向于解決浙商回歸中的簡化項目審批流程、推進土地使用進程、降低稅費征收、加大融資貸款扶持、培育專業人才等關鍵問題提供政策支持,為企業發展提供支持性拓展市場服務給予政策支持。通過對浙商重大項目和高新技術項目實行全程服務,提升項目回歸效率。營造優越、適宜的社會環境,解決浙商回歸的子女教育、醫療環境、住房保障和口岸通關等方面的不便,有效保障回歸浙商的權益。
2.2 載體搭建、回歸有途徑
項目是吸引浙商回歸的重要載體,根據產業發展方向,制定適合浙商投資的項目,建立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庫,在深入了解浙商投資意愿的基礎上,制定投資和項目的準確匹配,能夠大大提高浙商回歸效率。另外,要加大項目宣傳力度,通過網站建設、微信公眾號等網絡和電子手段,及時發布、傳遞項目信息;通過項目對接會,推動和實現項目落實項目落地。根據寧波經濟發展和產業需求,結合浙商投資意愿和條件,實現總部回歸、智力回歸、技術回歸、資本回歸、服務回歸等多種回歸路徑。
2.3 加強溝通,情感有著落
寧波要發展回歸經濟要繼續發揚浙商的企業家精神。通過建立組織,方便與浙商的溝通和交流,及時發現問題并解決,通過人文關懷,用情感留住浙商。通過“走出去”,進一步拓展海外渠道,建立主流媒體浙江回歸專欄,增強寧波文化和思想的交流和影響力。
2.4 資本引導,推進新產業
寧波區位優勢明顯,具有堅實的制造業基礎,但如果浙江企業回歸只是在傳統產業基礎上的重復,土地、能源等資源限制依舊會制約回歸。但浙江大量活躍的資本,利用資本資源吸引和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引導資本回歸到新興產業,不僅能夠突破資源限制,而且是實現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2.5 金融多元化,盤活企業活力
浙商回歸后的項目投資,充足的資金是企業發展的重要基礎,能夠有效獲得金融機構融資對企業發展至關重要。對于生存唯艱的民營企業來說,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阻礙企業的發展瓶頸,通過競爭促使銀行改進服務,降低貸款利率,是解決企業資本限制的關鍵。另外,考慮引進民間資本參與銀行業務,設立回歸企業特色金融服務,實現企業發展資本的多元化,從而盤活企業運營活力。
本文來源:《企業科技與發展》:http://www.007hgw.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