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模式進入新階段
未來消費模式會進入到升級的新階段。在國際經濟環境波動中,擴大消費拉動內需成了保持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2018年8月2日中國國家發改委舉行了一場以“擴大消費”為主題的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了中國上半年消費內需的情況,以及下一步擴大消費的舉措。中國的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新階段相較之前有兩個特別的趨勢:人群分化加劇,更垂直更具差異;消費觀更迭,理性與價值開始回歸。
人群分化加劇
中國市場足夠大,大到層級與多樣性在世界范圍沒有先例。每個人心中與選擇的升級大相徑庭:亞馬遜海外購、小米生態鏈、網易嚴選、拼多多。消費升級的新階段中,不同人群在消費觀、消費能力與消費結構上綜合差異巨大。
過去30年,中國逐漸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與規模最大的市場。歷史上沒有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在如此短時間內創造并聚集了巨量財富??捎^的小康人群的消費紅利由之而來,小康人群消費的先鋒性與支撐性顯而易見。
同時,北、上、廣、深不是中國的全部。中國社會總體富裕了,并不意味著大家都能躍遷到新的階層,人均收入依然有上升的空間。
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7年全國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為25974元。全部按薪資計算,月薪為2164.5元。更進一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中,有20個低于這個平均值。拼多多CEO黃崢說:“我們不是讓上海人去過巴黎人的生活,而是讓安徽安慶的人有廚房紙用有好水果吃?!比绻巧秸踔林萍偈奂?,當然不道德且違法;如果安徽安慶人通過從未曾嘗試的社交、拼團、秒殺,有了廚房紙用有了好水果吃,這就是消費升級。每個人都希望,在自己支付得起的范圍,有人為自己創建一個更豐富多樣的世界。
理性與價值回歸
如果說《戰狼2》的57億票房,是小鎮青年愛國主義的爆燃在支撐,那么《我不是藥神》的31億票房,則體現了一類人群的焦慮與價值觀。片子切中了人們的痛處,也凝聚了廣泛的價值共鳴。一個中年人遭遇生存危機,鋌而走險開啟蛻變,從救贖他人再到自我救贖。相較物質上的豐富,現在的人群更向往對善與生命的質樸追求。
高價格等于高價值的時代已經過去,價值的判定標準已經轉變,“值得”再被重新定義。階層流動的過程中,消費者經歷了多樣的洗禮:都市化、物質化、品牌化、個人化。作為中國最先接觸新鮮事物的小康群體,歷經過世面的他們,現在更有能力與愿望追隨內心。不再迷戀LOGO,關注體驗價格比;崇尚價值觀匹配,愿意為態度與精神買單;重視健康與生命質量,不斷保養與自我充值。
理性回歸是消費升級新階段的另一重要趨勢。特別是一二線以及人口流動性較高的城市,高房價產生的擠出效應大于財富效應。人們出于對長遠扎根的規劃或可能風險的擔憂,自然地調整消費,日用百貨、食品煙酒、服裝鞋帽等生活用品消費開始降低。這種降低并非所謂“消費降級”,而是消費結構的局部變化。一方面人們在教育、醫療健康、文化娛樂上的支出在不斷提高,另一方面生活用品本身仍然在升級,進一步聚焦細分人群,講求體驗價格比的品牌仍舊脫穎而出。
抓住消費升級的本質
作為品牌,如何定位更分化的人群?如何讓人們感受到品牌的價值觀與態度,收獲物有所值的體驗?在消費升級新階段,我們有兩件事值得大力去做:因人而異,抓住消費升級的本質;全力轉型,由產品交易全面轉向品牌服務。
過往的品牌,視角通常“由內而外”,從品牌內部與行業內部出發。打造品牌的方式也主要依靠營銷手段。一批品牌因此成功:王老吉、九陽、格蘭仕等。但在消費升級新階段中,營銷三大基石:媒體、渠道、消費者的改變進一步巨大。品牌無法依靠營銷達成定位目標。媒體不斷細分垂直,不斷去中心化,效用無法精準衡量;傳統流通渠道緩慢沉重,集客難度越來越大;消費者的偏好持續更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化。
不少想法做法,已經過時。比如“某某行業領導者”這類模糊的定位,消費者切實感知乃至心智被占據的難度非常大。如果再加上粗暴的洗腦式灌輸,會令人與品牌漸行漸遠,甚至連接斷裂。再比如“性價比”的過時。是否值得的新標準是“體價比”(體驗價格比),體驗不止五感,也超越了問題的解決,體驗已經包含了心理、精神和關系。越來越多的人更關注:品牌是如何看待我的?希望和我建立怎樣的關系?我們之間的三觀搭嗎?
對未來更具影響力的人群,非今天的00后莫屬。不同于80后和90后成長在社會變革中,00后的原生基礎更完整,經濟基礎、政策完善度、文化多元性、開放程度與數字化程度都大幅提高。所以他們的性格、三觀、眼界、能力的綜合性是前人所不具備的,堪稱最“精明”的一代。他們是互聯網體質,諳熟商家的套路,對個人數據與隱私敏感;他們擁抱變化與不確定的程度超乎想象,膽子大,勇于嘗試和迭代;他們看中顏值,堅信只有膚淺的人才不會以貌取人。00后的一些系列特質使品牌正在迎來“溝通直白化”“共創滲透化”“賦能游戲化”等重要趨勢。
定位目標用戶,最重要的是視角的轉變,從“由內至外”轉變為“由外至內”。首先聚焦人,人是一切改變的本源。從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再到信息經濟時代,人們不斷基于新的科技手段刷新對世界的認知與理解,生成新的需求。人們并不理會品牌如何經營渠道,每個人的腦海里只有對品牌場景的定格畫面,以及美好或糟糕感受的記憶時刻。人們在與品牌的每次接觸時都在生成體驗。所有消費者體驗聚合,就是品牌在心智的真實占據。有多少人知道Supreme的完整定位語?知道與否,甚至有沒有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潮”已經深入人心。大眾點評擁有超過2.5億條真實評價。“X是種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在知乎的關注人數超過400萬,具體互動數不勝數。我們在研究中也發現,每個人每天在社交行為中至少分享6次與品牌相關的體驗。這些都是體驗經濟時代的縮影。
定位目標用戶,最重要的是視角的轉變,從“由內至外”轉變為“由外至內”。首先聚焦人,人是一切改變的本源。
新品類、新品牌、新增長
消費的本質與兩類沖突有關:一個是,消費者對體驗的預期和現實的沖突,即體驗落差值;另一個是,消費者支出成本與收獲體驗的沖突,即體驗價格比。創新者們在這兩類沖突中,找到了自己的機會與空間。瑞幸咖啡半年做到獨角獸;小罐茶,3年半營收超20億做到行業第一。消費升級新階段中,人們進一步分化躍遷,消費在不同圈層同時升級。每個圈層的先鋒用戶,都在不同的核心場景中,生成不一樣的核心需求。這激發了新的解決方案乃至新業態:以weWork、氪空間為代表的聯合辦公;以蔚來汽車、威馬汽車為代表的智慧出行;以得到、喜馬拉雅為代表的知識付費;以盒馬鮮生、超級物種為代表的新商業綜合體。
幾乎所有的傳統產業格局都在被改變。近年不少品牌遭遇增長遲滯與利潤下滑,甚至在2014~2016年出現虧損。此情況多見于傳統領域領導品牌中。他們追求市場份額與滲透率,強調資源整合與上下游管理,壓低成本的同時通過做大規模提高盈利。這類規模型戰略的企業占據行業統治地位,曾經被認為不可超越。沃爾瑪、麥當勞、寶潔等品牌在華業績的下滑,先前引以為豪的優勢和資源,正成為瓶頸與負荷。在金融、汽車、地產、零售這樣消費升級的代表行業,VISA、招商銀行、上汽集團、戴姆勒集團、萬科集團、瑞安集團、安利這樣的大品牌大公司已經先人一步啟動了新一輪轉型。大家都在努力為精確的目標用戶提供高體驗價格比的服務,從產品交易向品牌服務轉型。
商業的重心已經從“把東西如何賣給誰”轉向“為誰打造怎樣的體驗”。通過對目標用戶的定位與全局品牌體驗重塑,可以幫助品牌完成在消費升級新階段的轉型。品牌體驗的重塑,不是狹義的VI/UI升級,而是以可持續發展的態度,設計商業生態的升級。在多方干系與利益的交織中,尋求更佳平衡(消費者、企業、上下游合作伙伴、政府與有關部門),有效幫助企業內各組織或部門理解彼此對未來的發展策略,并達成一致,從而更好地規劃人與品牌如何接觸,經營消費者的預期,制造令人驚喜的記憶時刻,不斷推進人與品牌的關系,從陌生到了解,從喜歡到分享。
商業創新沒有窮盡
消費升級的大勢中商業高速發展,不斷推動體驗的賦能范圍,體驗開始彰顯戰略價值。10年以前,體驗咨詢主要做用戶研究與可用性測試;8年前,體驗咨詢多指為消費電子產品設計UI和ROM;6年前,體驗咨詢開始幫助品牌規劃產品與服務;3年前,最頂層的體驗咨詢已經是與合作伙伴一道,完成企業轉型與品牌體驗的重塑,從戰略到落地一以貫之。中國經濟在有自己特色的道路上不斷前行,會自然形成自己的商業哲學。
這個時代越來越復雜、快速、多元?;鶚I長青,表面看需要穩健的業績增長,實則需要擁抱變化與不確定性,積極應對,持續領先一步。體驗思維,是商業創新的有效之道。體驗思維帶給我們的最大價值,是整體賦能的全局解決方案,更是對消費者與商業的認知迭代。從事體驗咨詢的14年間,我曾與超過400家合作伙伴一道改善了超過21億消費者的體驗。商業創新沒有窮盡,道阻且長,行則將至。
消費升級重構品牌關系
消費升級給很多細分市場帶來新晉品牌的機會,老品牌面臨挑戰,需要順應消費升級,對產品進行創新,新品牌需要思考怎么樣從更細分的市場,去滿足消費者個性化需求,打造更極致專業細分的品類。
過去在消費市場叱咤風云的傳統品牌,不管是寶潔、還是歐萊雅等等,包括在中國過去三十年里做到品類第一的大品牌,在如今消費升級的時代,面臨著品牌老化的問題,如果一個品牌被稱之為“爸爸媽媽用的品牌”,未來將會遭遇巨大的挑戰。
相關機構研究了50多個近幾年興起的“新優品”,發現共同的特征:高度細分、專注極致、有流行度,例如,三只松鼠、韓都衣舍、樂純酸奶、野獸派、全棉時代等等,這些品牌在通過極致專業的方式,切割大品牌的機會,而給大品牌帶來的啟示是:品牌打造的模式已經變化,單靠知名度已經不能吸引消費者,能不能創造流行文化,才是當下抓住消費者的關鍵。
那么,如何抓住消費升級來進行轉型?三個策略:第一是結構化升級,要應對不同群體推出不同的產品;第二是從消費時間和空間上,滿足更多場景化消費;第三是打造引領生活方式的產品和服務,引領新的消費潮流與趨勢,品牌需要重新定義,需要新的溝通話語,需要新的傳播界面。有6個未來的消費趨勢值得關注。
創意的表達方式在不斷進化,傳播已到達分秒必爭的時代,而對于品牌來說,要建立內容生態化IP運營,建立品牌人設以及內容生態化,讓更豐富的內容觸達更多的消費者。
6大未來消費趨勢
趨勢一:精致的悅己主義
過去,很多中國消費者更多在追求符號化、有炫耀性的感性的需求,用品牌來彰顯自己的身份,盡管今天在奢侈品領域依然存在這樣的傾向,但是在很多領域,消費者的觀念已發生改變,逐漸從社會認同、消費符號轉向注重自我個性表達,品牌不是消費者必須仰望的,消費者希望品牌是代表自己的品位,代表自己的一種生活理念,這種“悅人”到“悅己”的轉變值得關注。
而對于商業與品牌,也從大眾時代的功能商業轉向精眾時代的精神商業。消費者不再僅僅注重商品的功能,對于外包裝,產品理念等元素也同樣看重,每個品牌都要給用戶賦予精神標簽,而且要反復強化,就像大家都說,我是小米的粉絲,米粉代表著一種文化認同。
甚至大家追求細節的精致,例如,野獸派賣的已經不再是“花”,而是一種美好的生活理念,戴森吹風機帶來了新的體驗。類似的“精致”還體現在:買不了大件就買小件,或者不在產品層面精致,就在配飾層面精致,比如,一個故宮的膠帶都是一種時尚。知萌與青島啤酒全麥白啤一起合作,將全麥白啤這個新產品的消費場景,演繹于個人小酌、閨蜜共飲、家庭場景的“斟享”,共同通過“斟享七式”的喝法,以及“白啤書”等內容營銷方式建構“精釀生活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趨勢二:情緒經濟愈演愈烈
今天當你拿到一個產品的時候,你如何能夠做到消費者愿意分享?因此,產品今天已經成為消費者情緒和情感表達的界面,品牌力在于你對消費者情緒的卷入度和帶來的社交擴散力。就像可口可樂做歌詞瓶、臺詞瓶、城市瓶,讓產品包裝也成為一種新的表達式媒介。抖音上流行的答案茶,也是情緒經濟的典型案例:奶茶本質沒什么不同,不同的是就是這個奶茶可以安撫我的情緒。
情緒經濟在商業上如何應用?要對消費者的小情緒進行洞察與表達,讓消費者感受到超越產品的情緒體驗,激發情緒共鳴的社交觸點,形成有態度有主張的品牌建構。
趨勢三:年輕人的消費主場時代
今天我們所有品牌最焦慮的事情就是怎么樣爭奪年輕世代,不管是千禧一代還是進入舞臺的95后。很多時候很多品牌都在講搞定年輕人,但是,發現年輕人不買單。
中國年輕人反對權威,獨而不孤,不屑解釋,活在當下,要學會這樣一群人的語言,你要真正能夠和他們玩在一起。這兩年有很多老品牌,在這個領域做了很多的創新,比如小茗同學,以“認真搞笑,低調冷泡”為品牌口號,與年輕人打成一片,與中年大叔對立和互動,比如,日產汽車“為年輕怒放”,百威啤酒在講“敬真我”。這些都是嵌入年輕人心理,和年輕人進行深度對話的改變。
趨勢四:虛實無界,文化增值,內容賦能
所有互聯網語境和互聯網內容,如果和現實生活進行融合,必將產生新的一股力量。就像大家看到的農夫山泉和網易云音樂合作以及故宮的合作,數字內容和實體進行交叉賦能。
虛實的融合會創造新的場景消費,就像我們看到知乎開酒店,嚴選開酒店,很多酒店里面開設了電影院的主題房,甚至羅森和bilibili開的超市。
新零售不僅僅是智能技術的應用,更重要的是讓內容為渠道賦能。奔馳在全球開了7家咖啡廳,三里屯奔馳的咖啡廳,一年來到咖啡廳的人有100萬人,大家可以想象一下,通過多大的成本可以找到100萬人進到4S店?
生活方式的體驗場將會改變傳統零售業的形態,改變純粹的交易的功能,而變為更大的體驗空間,我們最近在幫助一個木地板品牌,打造木文化體驗,賣地板和賣木文化給消費者帶來的體驗是不同的。
趨勢五:量化自我與智能陪伴
解放時間的產品越來越受歡迎,人工智能將會成為未來每個消費者的私人助理,是懶人經濟的表現,也讓更多消費者通過智能化量化自我生活,同時,智能化會成為消費者的新的陪伴。
我們看到各種各樣的懶人智造的產品,大家都在追求智能,甚至一雙跑步鞋都有各種各樣的芯片,能夠記錄你的軌跡。未來,在智能化時代,萬物皆媒體。人工智能將會讓信息時刻觸達,會串聯所有終端和所有智能化設備,然后提前預知你的需求,更重要的機會在于智能化怎么樣提供更多消費者需要的服務。
趨勢六:流動的內容輕量化傳播
今天我們是一個流動的內容傳播時代,是一個輕量化傳播時代,每一個品牌都期待自己做出更加傳奇,更有影響力的,更現象級的傳播,這個時代已經結束了,再無傳奇的傳播,只有不斷流動的內容。
流動的內容、創意帶有年輕化、互動化和跨界的趨勢。從圖文到TVC,到微電影,到短視頻,從長到短,從慢到快,創意的表達方式在不斷進化,傳播已到達分秒必爭的時代,而對于品牌來說,要建立內容生態化IP運營,建立品牌人設以及內容生態化,讓更豐富的內容觸達更多的消費者。
今天的中國消費升級正逐漸呈現出多元化、個性化的發展特點,傳統的品牌格局被新興勢力所打破,而傳統的商業也面臨著移動互聯網帶來的新基因物種的沖擊,如何捕捉變革時代的消費動向,將成為各個企業品牌應對新時代消費浪潮的共同話題。
- 2025年中科院分區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區
- 2023JCR影響因子正式公布!
- 國內核心期刊分級情況概覽及說明!本篇適用人群:需要發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學者
- 我用了一個很復雜的圖,幫你們解釋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錄有效期問題”。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錄,有心的人已經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錄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錄換屆,我們應該熟知的10個知識點。
- 注意,最新期刊論文格式標準已發布,論文寫作規則發生重大變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學術論文編寫規則
- 盤點那些評職稱超管用的資源,1,3和5已經“絕種”了
- 職稱話題| 為什么黨校更認可省市級黨報?是否有什么說據?還有哪些機構認可黨報?
- 《農業經濟》論文投稿解析,難度指數四顆星,附好發選題!